如何做好縣域經濟的產業結構調整

2022-07-22 07:21:03 字數 2896 閱讀 2059

一、 前期調研

1. 調研方式有:資料收集、資訊查閱、內部訪談、實地走訪、專家訪談等。

2. 收集相關資料,了解當地的氣候、優勢資源、城鎮與農村的人口比例、經濟發展方式、交通物流、地理區位等基本資訊。

3. 全面了解支撐當地經濟發展的第

一、第二、第三產業在5年內的變化趨勢;產業結構的構成比例,各產業內部構成部分所佔的比例,對地方財政收入的貢獻;在解決就業、增加百姓收入等方面所佔的比例。並與全市、全省、全國的平均水平做比較,找出差距以及產生差距的原因。

例如:產業之間第

一、第二、第三產業所佔的比重。

產業內部如第一產業內農、林、牧、漁所佔的比重。

4. 走訪參觀當地企業了解生產經營情況,了解企業的管理水平,了解產品的銷售情況等資訊。

5. 查閱資訊,對整個行業的大背景和發展趨勢有方向性的掌握,例如:新和縣的石油天然氣、煤化工作為新和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那麼全國、全世界石油天然氣、煤化工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如何?

國家對石油天然氣、煤化工的政策導向如何?當地石油天然氣、煤化工的經濟增長方式如何等重要資訊。

6. 收集資訊,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資源與環境承載能力的關係,了解當地的城市功能布局、城鎮化水平,了解當地的人才儲備、科技創新、資金、資訊、物流等要素的發展環境。

7. 了解當地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情況,了解招商引資情況。

8. 了解當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就業、收入等資訊。

以上是關係到做好縣域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資訊,應事先做好詳細的調研計畫書,對關於產業結構的主要資訊等重要內容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調研,拿到撰寫方案的第一手最新的、有價值的資料。

二、 對調研資料進行分析

1. 根據調研收集的資料,可用swot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等工具來客觀分析當地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和主要障礙。

2. 優勢如資源優勢,勞動力優勢,區位優勢,資本優勢,科技優勢等。

3. 劣勢如產業發展環境不良,科技支撐力不足,上級重視不夠,經濟開放程度不高等。

4. 機會如大的政策導向,時期大環境的影響,上級的重視,當地功能的重新定位等。

5. 挑戰如與經濟發達地區懸殊的懸殊,外部競爭的壓力,技術人才的挑戰,科技創新的挑戰等。

6. 綜合分析找到產業結構不合理之處,找出產業內部各部門之間構成比例不協調之處,分析產生不合理的原因,作為今後調整產業結構的方向。

三、 產業結構調整具體措施

1. 產業結構合理的比例:合理的產業結構一般應是第三產業大於第二產業大於第一產業的倒金字塔結構,第三產業所佔的比例越大越好,最好達到70%以上。

2. 找出主導產業,輔助性產業和基礎產業,前提是立足於當地的優勢資源,了解國家的產業政策導向,產業結構調整的前提是符合國家的政策導向。

主導產業是支撐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通常是指第二產業中通過運用高新技術和創新而得到迅速發展的製造行業,主導產業的發展要立足於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源;輔助產業是支撐主導產業發展的配套產業,起到保障性的作用;基礎產業是滿足區域內基本需求的產業。

3. 做好資源的有效配置,大力發展主導產業(第二產業),靠科技創新推進主導產業向集約化、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促使形成產業集群,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如可以有針對性的建設工業園區,進行招商引資等;協調好主導產業與輔助產業、基礎產業的關係,目的是更好的保障和支援主導產業的發展。

4.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資訊科技產業;加快城鎮化程序,努力實現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鎮化程序的加快可以使更多的農民由農村向城鎮轉移,而第三產業的高速發展可以為農民提供基本的生活居住條件(如住所、就業崗位等等),第三產業的繁榮更能激發城鎮活力。

5. 農村經濟向生態農業和產業化方向轉變,促進農產品深加工等輕工業的發展,注重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廢物的**與利用,以第一產業帶動和促進向第

二、第三產業的發展和轉化。

6. 推進主導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公升級,要從調整三次產業內部結構入手,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公升級。例如:

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

依靠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產品的種植水平,擴大畜牧業的養殖規模;水果走名、特、優和深加工的路子,蔬菜走發展錯季無公害生產基地的路子;加大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引進,推進產業化、規模化經營。

工業產業結構的優化:

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朝產品品牌化、規模化的方向邁進;促進產業鏈的延伸,優先發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經濟效益高的高新技術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與高校展開合作,在企業內部設立研發機構,增強企業發展的後勁;淘汰傳統的高耗能、高汙染的產業。

服務業的優化:

依託地方特色和歷史文化加快商貿流通、旅遊文化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加強服務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資訊網路的建設;加快現代銀行業等金融體系的建設。

7. 以技術含量更高,經濟效益更好的產業代替原來的產業,帶動一批更具先進水平的關聯產業的發展;或者進行科技創新,實現產品結構的公升級換代,使主導產業向產業鏈的上游移動;也可以進行制度創新改變組織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使主導產業煥發出更大的活力。

8. 資源、資金、技術、人才是調整好產業結構的重要因素,比如健全和豐富金融體系的建設,有效的開展全民創業可以促進更多的資金在市場流動;與高校科研機構展開合作可以明確產業公升級的方向;借助外腦、出台政策是用人留人的基本策略等等。

五、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可行性評估

評估標準:

1. 是否有利於當地可持續發展

2. 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導向

3. 是否符合行業的發展趨勢

4. 是否符合當地發展的功能布局

5. 是否充分利用了資源的比較優勢

6. 是否滿足了百姓需求

7. 是否與外部發展環境相適應

8. 是否提高了企業效益

六、**在縣域經濟產業結構調整中起的作用

1. 思想意識的轉變,**干預政策要合理有效,產業政策的制定要符合社會整體利益和社會福利。

2. 確定政策的制定符合地區中長期發展規劃,勿以單方面的財政收入增加為導向,而導致重複建設。

3. 尊重技術、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加大這三方面的投入。

張鑫2023年11月8日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2011年本 解讀 石化產業 石化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產品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 人民生活 國防科技等領域,對促進相關產業公升級和拉動經濟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全行業擁有3.67萬家規模以上企業,約690萬從業人員,包括石油煉製 石油化工 天然氣化工 煤化工 鹽化工 生...

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關係研究

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制度變革和技術進步帶動了中國三次產業結構變動。在產業結構變動的過程中,國民經濟也在高速增長,中國從乙個經濟發展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為工業門類齊全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本文參閱以往的研究文獻,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執行的具體情況,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解讀

2007 12 29 字型 大中小 2007年12月14日,在其 公布了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徵求對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2007年本 徵求意見稿 的函 的通知,通知中公布了 2007年本 的內容。2007年本 首次提出要鼓勵汽車模具等通用裝置和柴油車 柴油車尾氣淨化裝置的設計與製造,同時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