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對教學活動設計的基本要求

2022-05-06 18:12:02 字數 1638 閱讀 5972

在新課程理念下,物理課程的標準中將科學**作為內容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正確處理好各種學習方式與**式學習方式之間的關係,做到既充分發揮傳統教學方法的作用優勢,又能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每乙個教師都必須面臨和思考的問題。

一、正確處理傳統教學模式與**式學習和關係

**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在物理教學中,應注重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以形成優化的教學模式,改變以往以書本、教師、課堂為中心的狀況。在物理教學中需要不同的教學模式相互補充,相互借鑑,發揮各自的作用。另外教學方法的選擇:

乙個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另乙個是學習的目標。

二、教學活動設計的基本觀點

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活動的方式集中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設計思想。在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應明確的基本觀點如下:

1、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全面理解和把握教學的基本內容和初中階段學生應達到的層次和要求。

2、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3、教學活動的設計要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能力。

4、積極創設科學**的情景,按照科學**活動的過程要求來設計、組織和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

5、合理開發利用教學活動設計所需要的實踐資源和素質資源,切實提供和保證學生進行科學**的機會。

6、在**活動中,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確定和合作學習的開展。

三、教學活動設計的環節

1、科學**活動內容的選擇。一類是教科書本身強調的內容,另一類是源於與物理學有關的實際例子。

2、確定教學組織形式。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知識結構和基礎確定相應的教學組織形式,對於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通常是用教師引導下的**學習。

3、活動材料的準備。**活動方案確定後,應準備好相應的材料或器材。

4、**活動時間根據**活動內容而定。如有的**內容可將一節課分成兩節課進行。

四、多種形式**性活動過程的設計

由於學生的心理因素、不同地區學校環境資源、不同教師特長等,**式活動設計必須是靈活多樣的。

1、科學****可根據**內容引導學生觀察、描述物體和事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或由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在把握**內容與科技前沿、社會生活的關係。

運用判斷思維和邏輯思維,考慮作出各種可能性的解釋。根據現有的物理知識對所作解釋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加以體驗。組織學生把自己的看法用不的方式表達出來。

2、**活動的形式和順序。**活動的順序可按照標準順序,也可以不按標準順序進行。關鍵是在活動過程中體現科學**的思想和基本特徵。

例如:筷子插入圓柱形玻璃杯內會看到怎樣的情景

1、觀察:注水後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看到哪些現象?由看到的現象能提出哪些問題?

2、交流:個人或各組看到的現象和想到的問題。

3、分析與解釋: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解釋。

4、實驗和觀察:對提出工某些問題,你能用實驗的方式來證實你的分析是正確的嗎?實驗觀察到的結果怎樣的?

5、交流:**的結果和心得。

五、**活動認識的誤區

1、把**式學習等同科學**。

2、科學**的「泛化」傾向。

3、**活動的「僵化」傾向。

六、**活動設計理念的變化

科學**學習方式具有促進學生的內在價值,有利於物理學知識、技能、方法、能力、態度、情感在學生自身人格中內化,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以全面提公升。因此,在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將科學**過程作為物理課程組織與實施的主要形式。

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a 制定國家課程標準,替代一直沿用的教學大綱,為學生的經驗進入課堂開啟了方便之門。b 課程標準把 過程與方法 作為 知識與技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同等重要的目標維度加以闡述。2 追求個體 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發展。a 個體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會中,個體與自然和社會構成乙個有機的整體。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

新課程理念基本要求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備課的基本要求 1 備課要體現預設與生成的內在聯絡。所謂預設,就是根據教育目標和學生的興趣 學習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各種形式有目的 有計畫地設計教育活動。所謂 生成 是指師生依據學生的興趣 經驗和需要,在與環境互動作用中進行有效的動態性調整,以引導學生生動 活潑 主動地進行新知...

打造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活動

打造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活動 修改稿 城伯小學楊曉紅 新領導班子上任以來,城伯小學的全體教師按照本學期制定的工作計畫,團結協作,真抓實幹,全面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以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目的,形式多樣地開展各科教學工作,具體做法如下 一 認真學習理論,更新了教育觀念 全體教師認真研讀 新課程標準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