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教學計畫 小製作 角的初步認識

2022-05-04 10:45:05 字數 3971 閱讀 5892

第三單元教學計畫

教學內容:初步認識角,比較角的大小,畫角。

教材編寫的特點:

1、較好的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教材中選擇了學生最熟悉的教室內的活動作為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同時教材又適時地將其中的數學資訊抽取起來,讓學生觀察、分析,理解知識,努力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2、強調了學生的動手操作。教材從學生對角的已有認知入手,讓學生在量一量、畫一畫、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等實踐活動中認知角,借助學生所喜歡的小製作活動引起對角的大小的**,使抽象的內容變得直觀,容易理解。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能借助三角尺認識直角、銳角、鈍角,會用直角符號表示直角;會用簡單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初步學會畫角。

2、在認識角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形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體會身邊處處有輸血,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角的認識。

教學難點:比較角的大小。

學與教建議: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展開學習。角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雖然學生沒有形成角的概念,但是能夠初步辨認出現實生活中很多的角,對角有一些朦朧的認識。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事物中抽象出角的過程,切實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

2、引導學生充分運用觀察、比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學習。教學中,可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剪一剪、擺一擺、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動,充分感知角的形狀、建立角的空間觀念。在比較角的大小及認識銳角和鈍角時,還可以組織學生把實踐操作與有效的觀察比較結合起來,在操作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教學課時數:4課時

三、小製作

——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角的初步認識,教科書23~27頁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景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個部分的名稱;認識角。

2、在認識角的過程中,初步培養觀察、分析、動手操作和形象思維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角,會表示角,分清鈍角、直角、銳角。

教學用具:

課件、實物(扇子、鐘錶、五角星)

學生用具:

三角板、剪刀、紙板

教學時數:

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製作嗎?有一天,、小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後,突然像發現了乙個大秘密似的叫了起來:「快來看,紅五星上有許多——」(老師故意停頓)

學生觀察五角星 。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師:對就是角,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

看到這兒 ,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學生觀察情境圖,表達自己的看法,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那裡有角?2、什麼是角?…..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師:在圖中你發現**有角,能上來指一指嗎?

同學交流觀察到的角,再到前台指給全班同學看。

師:你能說說你觀察到的角是教師什麼形狀的嗎?

學生通過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話談談對角的感受。

(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的指角方法,讓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形狀。重視利用已有經驗進行學習)

課件演示角從實物(鐘錶、三角板、扇子)中抽出來的過程。

結合剛抽取出的圖形講述什麼樣的圖形是角。

理解角,認識角

學生通過自己的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話談談對角的感受。

(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的指角方法,讓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形狀。重視利用已有經驗進行學習)

(將上面提到的扇子更換為張開的剪刀這樣所提供的三個物體所含有的角,都是由直邊組成的,都是標準意義上的角,而對於弧線,又在何時辨析呢?總不能直接告訴吧。為突破這一認識的障礙,我們又設計了摸角的遊戲。

師:閉上眼睛,從你的學具袋中摸出有角的物體?(有三角尺,半圓、圓等)

(生舉出三角板)

師:你是憑什麼感覺摸出它有角的呢?

生1:刺手,尖尖的。

師:再閉眼摸一摸,幾樣物體感覺有什麼不同?

生1:半圓形有一邊是直的,另外地方是圓滑的。

生2:圓形四周是滑溜溜的,三角尺四周是直直的。(師板書:直直的。)

師:看來有角的地方總是尖尖的,直直的,尖尖的叫頂點,直直的線叫邊。

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在觸控、比較、體驗的基礎上找到了角的感覺,辨清了角的結構,提煉出了角的組成要素,這是學生自己的感知,而不是教師的灌輸。)

師:你能給角的個部分起個名字嗎?

學生命名。

(知道角的組成)

小結:角有乙個頂點,兩條邊。

師:你能做出乙個角嗎?

學生獨立做角,可能會根據情景圖的提示剪一剪,擺一擺,也可能用畫一畫,折一折等方法做角。

(能夠充分發揮想象,想出不同的做角方法)

(三)師:你能指一指圖上其他的角嗎?

到情境中找角

(關注學生的觀察能力)

課件展示在實物中抽象出來的角。

觀察並再次認識角。

師:觀察這些角,你能發現什麼?

小組交流,學生可能發現

(1) 這些角有大有小

(2) 第三幅和第四幅圖中的角形狀一樣

(關注學生的發現過程)

師:這樣的角叫做直角,我們可以給它標上直角符號。你看,直角符號像什麼?你還能在**見過直角?

在直角上標出直角符號。

學生可以在教室裡找。

(讓學生通過觀察、回憶、想象,加深對直角的感知)

(四)全課總結

學生談談自己有什麼收穫,對自己的表現做出評價。

(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正確評價他人)

教學反思

1、生都認識角,但在總結角的特點時,不會歸納。

2、在講解角的頂點時,不夠到位。

3、銳角和鈍角學生分辨不清,不會畫角,教案設計中必須有專門講解。

第十單元教學計畫

教學內容:簡單的兩步四則混合運算。

教材編寫的特點: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

本單元的設計依然遵照以解決問題為框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這樣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現實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運算順序。另一方面,有助於學生體會計算的價值。

2、突出了運算法則形式的層次性。

對於學生來講,理解「先乘除、後加減」的運算順序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教材在設計內容時採取了「減緩玻度、留有空間」的策略。

一方面,教材注重引導學生在解決一系列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積累概括和提煉;同時,還注重將一部分空間留給學生,在他們獲得了「先乘後加減」的經驗後,主動推廣,概括出「先除後加減」的結論,最後形成完整地認識。這樣一安排,有利於學生對運算順序的理解和數學素養的提高。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運算順序,掌握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的技能。

2、在具體情境中,提出運用混合運算解決的問題;能結合具體情境表述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混合運算在解決日常生活問題中的作用,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掌握運算順序。

學與教建議:

1、結合具體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

本單元選區的素材使學生們都非常喜歡的,因為大部分學生有外出旅遊的經歷,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根據親身體驗簡單談談最難忘的一次旅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先乘除後加減的道理,體驗運算順序規定的合理性,而不要把這個規定強行灌輸給學生。

2、注重相關資訊的選擇,提高學生選擇資訊的能力。本單元的兩個資訊窗都提供了較多的資訊,欣喜地呈現有的是對話,有的是標示牌,還有的需要學生親自數一數。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仔細看圖,從眾多的資訊中選擇有用的資訊來解決問題。

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多角度評價。本單元的評價,要注意考查學生是否能理解和掌握乘(除)加(減)兩步混合運算的順序,是否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還要注意考查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是否願意與同伴交流等,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課時數:4課時

第三單元單元教學計畫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圖形的運動 一 教材分析 本單元讓學生感受並通過動手操作來認識軸對稱圖形,平移和旋轉等圖形的變換,從運動的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圖形,發展空間觀念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要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一些豐富有趣的活動直觀感知軸對稱 平移和旋轉現象,從而感受到軸對稱 平移和...

第三單元 測量 單元教學計畫

1 教材分析 測量 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密切聯絡,實踐性比較強。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長度概念和質量概念是本單元的乙個重要任務,也是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基礎。讓學生感受1公釐 1分公尺和1千公尺的長度,1噸的質量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估測在生活中用得很多,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表現。本單元的學習不僅是學生今後學習...

第三單元 分數乘法單元 教學計畫

第一單元 分數乘法 單元教學計畫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整數乘法 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正確計算分數加 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學會應用分數乘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而且能為進一步學習分數除法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教材分三段安排 第一段教學分數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