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的研究」的開題報告

2022-05-01 13:39:02 字數 4971 閱讀 9639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現在高明區不少小學數學教師認為:新課改中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更嚴重,具體是向上分化和向下分化的增大;兩極分化時間前移,從原先的小學三年級前移至

一、二年級。「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而課程改革最終目的是學生的發展,這也是數學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基於此,我們有必要對新課改中的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進行研究,希望通過對新課改中的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的成因進行分析,找到預防和減少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的有效措施和途徑,在數學教學中實踐,從而全面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主動、活潑地健康發展。

本課題的研究能使我們在全面了解高明區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的基礎上,分析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分化這一現象的本質和原因,制定預防和減少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嚴重現象的對策和方法,從而使教師在教學中善於尊重差異,利用差異去因材施教,真正實現因人施教,提高教學效益,為學生的終生發展負起責任,使課標精神落到實處,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時為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預防「學困生」 過早出現和轉化「學困生」提供借鑑。該課題的研究能解決教與學的一些矛盾,使教師從數學新課改的誤區中走出來,讓新課程的春風沐浴每乙個學生,進一步推動高明區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二、國內外研究的現狀

省內外有很多教師過去對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作了一些**,有些教師認為從學生方面看造成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一)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內在心理因素。(二)學習數學的意志薄弱。

(三)掌握知識、技能不系統,沒有形成較好的數學認知結構。(四)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不適應數學學習的要求。減少學習分化的教學對策主要有: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二)教會學生學習。(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抽象邏輯思維的訓練和培養。

(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五)及時指導幫助,防患於未然。(六)設計教法,因材施教。

(七)激發動機,誘發興趣。(八)共同參與,相互交流。(九)教法創新,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但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研究得不多,還值得我們深入**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比較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的成因和對策,盡量杜絕和減少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比較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標和假說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小學生數學學習」是指學生對整個小學階段所學習數學知識的掌握、理解和運用的狀況。

「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是指一部分小學生出現數學學習成績的明顯分化,學生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這裡主要研究「優生更優,學困生更多」這一現象。

「學習困難生」簡稱「學困生」指的是智力屬於正常範圍,但在學習上有困難,難以達到義務教育數學《指導綱要》所規定的基本要求,與實際教學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學生。這些學生與同齡的大部分學生相比,在學習上有明顯的困難,需要特殊教育措施給予補償。學困生強調的只是學習困難,學習差不等於智力差,更不等於就是差生。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可能與基礎知識、學習時間、學習策略、學習動機與興趣、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等有關。

(二)研究目標

通過課題研究,希望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1、能改善小學生數學學習狀況

2、提高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3、有效地減少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

4、大面積提高高明區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三)假說

進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的研究能改善小學生數學學習狀況,提高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有效地減少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大面積提高高明區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的學習分類理論

奧蘇伯爾根據學習材料的內容及其學生認知結構的關係,把課堂學習分為了機械學習(rote learning)和有意義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機械學習是不理解的重複學習,學習結果遺忘迅速。而有意義的學習,知識的聯絡是建立在領會、理解的基礎上的,學習結果是能持久保持的。

2、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乙個情感與認知相結合的整個精神世界的活動。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教育的乙個主要認識就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情感和認知是學習者精神世界的不可分割部分,是彼此融合在一起的。

學習不能脫離兒童的情緒感受而孤立地進行。在兒童的學習過程中,情感的教育與對數學、閱讀的指導同等重要。從人本主義的角度來看,最好的課程也只是乙個骨架,要使整個學習活動生機盎然,就得深入學生內在情感世界,以師生間的全方位的互動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否則,僅是乙個訓練的過程。

學生在學校中並不是一塊任意由學校加工的原木,他的自我意識的成長、潛能的發揮才是真正的學習和教學的意義之所在。

3、多元智慧型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gardner(1983)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認為人類至少有7種認識世界的智力方式,即:語言、數理邏輯、視覺空間、身體動作、**、人際和自我等,2023年他又增加了第八種智力(即認識自然的能力)。他認為,不同的人可能擅長於特定的智力方式學習,因而人類的知識表徵與學習方式有許多不同的形態,個別差異在教學中不可忽視。

如果不能對學生不同領域以不同認知過程和學習狀況做準確的評價,那麼,最好的課程改革也沒有多大的作用。多元智力理論告訴我們:學生智力乃至素質表現是多方面的,要注重學生智力的多元性、素質的綜合性來因材施教。

4、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教學論認為,知識的建構通過學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調節完成,由於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一套最佳的學習方式,因而各人的知識建構方式不一定相同。而只用單一的、統一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容易忽略每個學生知識建構的獨特性。

5、人的動機理論

根據馬斯洛(maslow)的「人的動機理論」,人都希望獲得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而且人是有巨大潛力的,只要條件適宜,這種潛力就會極大地釋放出來。因此,學生的學習只要得到恰如其分的認可,得到尊重,只要教師的教學能夠促進和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他們就會以加倍的努力去實現更高的目標。

麥格雷戈(mcgregor)的理論也為「人的動機理論」提供了理論依據,這一理論認為,人不是天生好逸惡勞的,人的行為受動機支配,只要創造一定條件激發學生的動機,學生就會努力學習,就能在實現整體目標的同時,滿足自身的需求。如果學生沒有積極性,就要檢查防礙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原因,主要用引導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和具體做法

(一)研究的內容

1、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的具體表現

2、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兩極分化現象的主要原因

3、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兩極分化現象的措施和方法

(二)具體的做法

1、通過和大量的小學數學教師座談以及設計和發放學生、家長的調查問卷,全面了解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的具體表現,分析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的主要原因。

2、根據分析出來的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的主要原因,制定出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兩極分化現象的措施和方法。

3、將制定出的預防和減少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兩極分化現象的措施和方法,在實驗班進行實踐。實踐時,為了使研究落到教育教學的實處,首先期初根據課題階段計畫落實好各項工作,然後在實踐過程中,定期召開課題研討會,要求實驗教師根據自己的課題研究情況,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所做、所悟、遇到的問題等拿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研討解決,根據研究過程反饋的情況,加強研究過程的指導,以保證研究按計畫有序地開展,使研究過程科學化、規範化。

4、學期末根據所蒐集的研究資訊、資料,認真篩選資訊資料,分析預防和減少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兩極分化現象的措施和方法的有效性,得出實驗效果,根據實驗結果,調整預防和減少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措施和方法,在新學期初繼續開展實驗,並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改進和調整,盡可能使預防和減少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的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有效,操作性強,能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5、增加實驗班,擴大實驗範圍,將總結出預防和減少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的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再實驗,以進一步檢驗實驗效果。

6、根據實驗效果,總結出成功的經驗和做法,供高明區其他小學數學教師借鑑。

六、研究方法

(一)研究物件

本課題的研究物件為每乙個實驗教師所任教的班上所有學生。

(二)研究方法

主要採用文獻法、行動研究法、分析法、比較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個案研究法。

(三)效果檢測

1、通過合理設計的問卷調查進行前測、中測、後測,對比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並對比師生關係和生生關係。

2、根據各個階段的測驗或考試卷,對每乙個學生的學習數學成績進行跟蹤對比。

3、根據實驗教師的觀察記錄對重點關注的學生的學習能力、數學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進行實驗前後效果對比。

4、實驗班學生各類測驗、競賽等成績跟校內外同級學生的成績進行實驗前後效果對比。

七、課題研究的步驟

第一階段:2023年1月——2023年8月,準備階段。

1、蒐集有關課題的大量文獻資料,對課題進行充分論證,研究課題如何開展和開展哪些方面的研究,填寫課題申報書。

2、對課題組研究人員進行相關理論培訓。

3、去高明區各個學校和大量的小學數學教師座談以及設計和發放學生、家長的調查問卷,全面了解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的具體表現,分析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的主要原因。

4、根據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的主要原因,設計預防和減少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兩極分化現象的措施和方法。

5、制訂課題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2023年9月——2023年7月,實施階段。

1、按照課題實施方案,各實驗教師在自己的班級實施,開展各項研究工作。

2、要求實驗教師在實施過程中認真觀察各類學生的表現,勤於記錄,認真填寫學生跟蹤記錄表,勤於反思,每學期至少完成一篇探索預防或減弱小學生數學學習出現兩極分化的心得體會。每學期圍繞課題上好研究課,並進行自我評價。期末反思這一階段實施效果,寫出階段小結。

3、隨時收集、整理好各類資料。要求課題組成員做有心人,用研究者的心態,認真蒐集研究資訊,仔細篩選資訊資料,寫好情況綜述等。

4、整理前期研究過程中在實驗點收集的資料和資料,形成階段性研究報告,反思前期研究工作,調整和修改中期研究工作計畫。

5、整理前一階段積累的資料和資料,形成中期階段性研究報告。根據中期階段性研究報告所得出的實驗結論,反思中期研究工作,調整和修改後期研究工作計畫、方案。

第三階段:2023年8月——2023年12月,總結階段。

農村小學生兩極分化對策探析

摘要 農村小學生兩級分化現象嚴重,應通過確定乙個好的穩定的班主任,研究嘗試分層教學法,正確看待和轉化學困生,培養學生的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等方法,提高整體教學水平,使每個學生都能全面 健康發展。關鍵詞 農村小學生 兩極分化 對策 學生的兩級分化是乙個老生常談的教育問題,令...

初中數學學習兩極分化形成原因及對策

摘要 從事多年數學教學的教師,普遍有這樣的反映和感受,那就是中學生的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現象特別嚴重,尤其是初中階段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比小學階段更為嚴重,這種狀況直接影響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那麼,造成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的原因和對策,值得我們去思考 研究。關鍵詞 數學學習分化原因對策 正文 消除兩...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作者 何東 教育界 2012年第01期 摘要 新一輪課程改革順應時代潮流,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其中,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要求也放在了顯要的位置。新課改強調學生自主閱讀 自主理解 自主分析,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小學階段,作為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起始階段,是培養學生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