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日常管理,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2022-04-11 02:01:43 字數 5241 閱讀 6713

加強學校日常工作管理促教師專業化成長

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教師專業化水平則成為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提公升教育質量,是我們每乙個教育工作者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加強學校日常管理,建立與教師專業化成長相適應的學校管理制度,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學習培訓,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基礎。

教師應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而學習是教師知識獲取的最基本途徑,也是打造個人競爭力的根本途徑。先進的教育理念對教育教學起著指導作用,只有加強教育理念的學習,才能深深領悟教育本質,並把這種領悟轉化成責任感、發自內心的工作熱情和對教育教學工作精益求精的態度。

(一)、讀書學習:

要求教師每天利用早讀時間堅持與學生一起讀書半個小時,讀有關教育教學的理論書籍。教育理論的學習不僅有利於新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樣對老教師的專業發展也是十分必要。實踐證明,教師的教學理念決定著教師的教育態度和相應的教育教學方式。

只有注重教師的自我提高動機,調動教師積極的自我反思與實踐,使其以主體身份投入其中,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為才會有本質性的提高,專家型教師的成長與造就才有可能。

(二)、培訓提高:

我們注重教師的培訓,除了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我校每二周組織一次業務學習與培訓活動。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1、外出培訓:

每次培訓外出學習老師帶著任務去學習,回來後首先要寫乙份學習感想與收穫報告,然後教師們把看到的教學活動,根據自己班級孩子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進行一些調整,展示給全體教師看,然後教師對這些教學活動進行課後講評。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去的教師要認真學習,沒去的教師也通過學習教師帶回來的教學活動,學到的許多東西。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

2、青年教師的培訓:

如何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是學校的一項主要工作。我們的主要做法有:

(1)「師徒結對」進行幫扶。「師傅」進行常規培訓,如:日常觀察,直接提示,間接引導,上示範課等;(2)校長帶領學校有經驗的老師隨機聽課時的當場點評、預約聽課後的特別指導與整改後的二次教學等;(3)給新教師更多的外出學習機會,回來後一律要求上移植課。

使她們在專家的引領和自己的嘗試與反思中快速成長;(4)專門組織新教師進行說課、評課與上課比賽。此項活動雖然比的是這類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但是同時比的也是「師傅」的培養能力和認真態度,從而促進「師傅」對「徒弟」進行更嚴謹的培訓,預期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優化機制、規範學校管理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保證。

作為學校管理者,必須做到與人本管理相結合,與管理創新結合起來。我們要研製好有利於教師發展的評價方案,努力為教師的發展提供最大限度的理解、支援和幫助。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質與量的評價應從多個角度來評定。

根據個人的量的完成、質的規定情況,評定結果,按照期初方案的規定給予考核評比。考核評比與年終考核、職評、評優、評先掛鉤,以此不斷提公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與素養,形成良好的積極的工作氛圍。

三、落實制度是日常學校管理中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助力器。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必須建立一套可操作,可檢查的常規管理制度及課堂教學評價等一系列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對教師從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成績檢測到課外活動等教學全過程提出切實可行的基本要求,為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提供依據,有效地避免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同時,力爭讓教學常規「內化」為每個教師的自覺行為,促使教師專業化成長。

(一)抓備課:

備一節教材容易,可是真正的備一節好課卻不是那麼容易。首先要打破原有的備課思想,真正的做到備學生,備教材,備環境。全面了解學生和教材、環境,真正做到三者的結合,組織適合自己學校自己學生的教學活動。

1、 備學生:

備課時,我們老師總喜歡引用名師們的一些出彩案例,可實際最後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考慮到自己班級的學生實際。現在學生的學習渠道拓寬了,他們的學習準備狀態有時遠遠超出教師的想像,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已經知道得清清楚楚了。如果教師按事先所設定的內容教學,起點不一定是真實的。

教師要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教學過程,就必須把握教學的真實起點。

對於一節具體的課來說,老師要了解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還有哪些知識和技能沒有掌握?

所教授的新知識哪些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哪些還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了解了這些「學情」,教師就可以確定哪些知識可以略講甚至不講,哪些知識應重點進行輔導,從哪個地方入手比較好,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的過程。

2、備教材: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師生教與學的中介,提供了學生學習活動的基本材料,所以我們要理解教材編排的意圖。同時教材需要教師去調整、去豐富、去完善,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現實、有意義和富有挑戰性。備教材要做到如下幾點:

了解教材分布體系,了解本冊教材目標、教學內容的地位與作用,了解單元目標、教學內容的地位與作用,了解課時目標、課時內容的地位與作用,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只有做到以上幾點,再思考教學設計,此時才不會南轅北轍,才能事半功倍。

3、備環境:

環境是一節好課的基礎,備環境要求教師從感情、語言、教態三方面入手。

(1)備感情

備好教師的感情也是講好課的重要條件。當自己走進教室以前,如果是興奮的,愉快的而且信心百倍的,那一定會講得津津樂道,學生也會聽得全神貫注,講課的效果就高。反之,如果課前自己心情不暢,那麼這節課的氣氛一定會受到影響,所以,做為教師,為了使自己上課能感情充沛、心情愉快,上課前,總要收收心(閉眼深呼吸,拋棄雜念)養養神(回憶一下講課的內容),這樣講起課來就能經松愉快,娓娓動聽。

(2)備語言

講課是一種藝術,課堂教學無論怎樣都離不開藝術。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充分重視語言技巧,即使教師知識極為淵博,如果不能形象,準確地表達出來,那也是一種遺憾,有人說:「老師的語言是蜜,它可以粘住學生的思維」。

據調查統計:學生最喜歡語言風趣,有幽默的老師上課,它可以啟用學生的思維.調節課堂氣氛。

激情飽滿的語言是課堂上具快人愉情的最佳道具。還有,大家是否留心過:我們聽過的名師大家的課堂,很少有課件,道具,大多就憑著一支粉筆,一張嘴把課上得非常精彩。

這就是語言的魅力。可見,我們也不可小看課堂上的語言。

(3)備教態

講課時的姿態,動作是表達語言時的重要輔助形式。教態生動活潑,大方自然,就能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深刻領悟所學的知識。如果講課時,教態生硬死板,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無精打采。

因此,我們講課前,應該認真選擇自己的講課姿態

(二)抓教法與學法的研究

我們倡導教師每節課盡可能做到優質高效,鼓勵教師大膽嘗試可行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但不能脫離幾點原則:必須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目標的確定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實際,積極組織學生「先學」, 「先學」是課堂教學的起點,沒有充分的先學,就沒有精彩的展示。

教師要注重引導、指導學生先學的學習方式,不能停滯於傳統的「預習」。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時收集資訊,反饋、鞏固。

(三)精心設計課後作業

課後作業組內要統一,精選帶有鞏固性練習,不搞重複性勞動,不搞一刀切,分等級留梯度作業或彈性作業,作業量不超時,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

(四)加強過程管理

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除了平時的檢查,同時還採取聽:(開學起步課、平時示範課、推門課、期末複習課)每學期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學期末進行綜合式等級考核,與獎勵機制掛鉤。看:

看作業書寫情況與批改評講情況。問:召開學生、家長座談會,詢問、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

加強過程管理,有利於學校教學活動有序、高質的正常開展,有利於培養教師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教學作風。

四、校本研討帶動教師專業化成長

教師的教育實踐能力是衡量教師專業能力與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是教師專業能力中的核心內容,包括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學科教學能力等。教育研究能力和水平體現著教育實踐與教育理論的密切結合,是教育教學創新對教師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師發展的基本專業保證。

(一)、重視日常的教研活動。

開學初,由教務處定好教研計畫框架,各年段長、各教研組長自由上報教研的內容和時間及每次學習的內容,再由教務處統籌安排,最終形成乙份詳細的教研活動安排。其具體形式包括:業務學習,集體備課,公開課研討,反思、經驗總結交流,撰寫案例、隨筆、**。

做到「定周次、定年級、定教師、定主題」。 各教研組長負責乙個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做好組織、點名、交流、評議、反饋工作。及時針對出勤、學習效果、交流情況,對培訓活動進行調整。

既落實了「周四教研日」「每聽必評」制度,又為教師提供了專業成長的平台。

(二)、抓好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工作。

開展教育科研不僅是提高教育質量的良策,而且是培養學者型教師的明智之舉。想要有效開展課題研究。在選題上要針對實際、突出教改重難點;在準備階段要加強理論學習;在實施過程中要上好實踐課;在深入研究階段要撰寫研究**;在結題階段要整理和反思研究成效;在匯報交流中要展示研究過程;除了要注意採納這幾方面的課題研究策略,還應注意選用其它的一些研究策略,如舉行課題專家論證、研討會;開展課題有效調研活動;組織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學習講座等。

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求真務實地有效開展課題研究。

(三)、同行互助同研共進。

觀課可以加強教學管理,促進教師相互學習,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健全觀課議課制度,採用學習性觀課、指導性觀課和檢查性觀課三種形式。學校領導深入基層觀課議課。

教研組通過課前集體備課、試講、觀摩課,相互評議等進行學科內的同行評議。觀課中,教師根據各學科特點,對各學科教學的課程內容設定與相關課程內容的銜接,教學手段、管理措施等進行評議,肯定成績,找出不足,改善和促進各學科的教學工作。

(四)、專家引領提公升教研效果。

如果說校本教研是教師、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那麼專業引領就是一面旗幟、一盞航燈。教師與專家的互動中,一次次平等的對話,一次次心靈的交流,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一次次理念的昇華,必能讓教師感受理性與智慧型的碰撞,必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必能帶動學校的整體發展。我們先後邀請了教研員、名師、中心校人員前來指導學校科研工作;同時選派優秀教師參加市級以上各學科的教學觀摩或新課程通識培訓活動,擴大眼界,增長見識,並要求每次學習後作匯報傳達,擴大受益面。

五、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催化劑。

葉瀾教授說:「乙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乙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美國的著名學者波斯納有乙個教師成長公式:

經驗+反思=成長。足見教育反思在教師專業化成長中的作用。通過反思,積累教育教學經驗教訓,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公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反思,使自己的教學精益求精,漸臻完美。

反思可以是教學理念的反思,可以是教學行為的反思,還可以是教學藝術的反思。一是「教後記」反思常規化。在教學實踐中,引導教師寫「教後記」,上完課後總結這一節課的得與失,這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有很實際的意義。

二是教研活動反思制度化。每次教研活動,我們都要求教師們記錄自己在活動中看到的和聽到的,然後結合自己最近的教學行為、教學得與失作自我剖析,寫聽後反思、隨筆。在寫的過程中體驗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己。

堅持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寫只是形式,帶動的是閱讀、思考、實踐。

如何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城關鎮建設小學紀偉麗 2014 1 20 城關鎮建設小學紀偉麗 在知識經濟時代,教師僅僅能恪守職責 有崇高的事業心已經不夠了,時代呼喚具有更多專業特長的專家型的優秀教師。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師教育發展的方向。那麼,教師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專業化發展呢?下面我就把自己通過學習和我校...

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教研活動方案

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教研活動方案 教科室08 9 3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廣大教師素質,促進教師走專業化成長道路,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 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制定活動方案如下 一 組織機構 組長 楊小波 副組長 駱海山李建會 成員 劉秀麗範君瑩張淑青蘇建平宋泉 二 主要內容 1 學習並掌握應用 先學後...

教師專業化成長總結

2013 2014學年度第二學期 21世紀的今天,資訊科技高速發展,新課程在我校已進入全面實驗的階段,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與新課改同行,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必須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學習掌握新的專業知識 技能,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 積累 更新,促進自身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將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提到日程議事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