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研究型課程實施中學生創造力培養的研究

2022-04-10 08:57:00 字數 4783 閱讀 2045

所謂研究型課程,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從學習、生活及社會生活中去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和體驗。同時,學會對資訊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研究型課程實施的目標

教材編寫的邏輯體系非常強,而掩蓋了認知過程(即事實認知過程並不是如此,而是零散的,開始或許只認識了一點,中間有反覆,在綜合許多研究以後才形成一完整體系)。這樣的教材很難讓人提出問題,很難讓人感受到先哲們從事研究的痛苦與快樂。這樣的教材削弱讀者的創造力。

具體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教材在學生眼裡不再是絕對正確、不容懷疑的「真理讀本」,學生在接受系統知識的同時,也時時可用探索的目光來研究它,甚至「挑剔它」,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獨特理解和創新思考。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也不再是一言九鼎的絕對權威,他們不但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同時也是共同的**者、合作者、發明者。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儲存知識的順從守規的思維中,轉變為樂於想象、敢於批判、大膽提問、標新立異、大膽質疑。

研究型課程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門、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去**自然、**社會、**人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主選擇研究課題、查詢資料、調查研究、探索實驗、撰寫報告等。應該說,通過研究型課程,學生的綜合知識、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重學科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缺陷。

研究型課程教學過程以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為中心,以學生創新價值為取向,啟發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方式看問題,強化創造性人格和動機的培養,飽含支援、鼓勵、肯定、讚揚、欣賞、接納等評價形式,置學生於訓練中充分表現。訓練中靈活運用聯想法、想象法、發散法、集中法、轉化法、分割組合法、問題激引法、定勢打破法等思維方法強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技能。實驗表明:

專門系統思維訓練課能明顯地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技能。

二、研究型課程實施中創造力培養的內容

創造力是創造意識與動機、創造精神、創造能力和創造個性等因素的複合體。其中創造意識與動機觸及的是「想不想」創造的問題,而「敢不敢」創造主要由創造精神決定,「能不能」、「善不善於」創造與創造能力和創造個性相關。高中研究型課程實施中在培養學生立足社會、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應將創造力的培養放在首位。

1.強化創造意識

創新是產生於激情驅動下的自覺思維,創新思維是由於熱愛、追求、奮鬥和奉獻所產生的精神境界並沉浸於那種環境裡的自覺思維。職業教育的全過程都應該努力激發受教育者的創造激情、求知慾望和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強化他們的創造意識。

如果採用灌輸教學方式,僅是以傳授知識為基礎的,而不是以提出問題,探索未知為基礎的。一上來就有乙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從頭到尾非常有邏輯而缺乏對學科發展歷史的回顧,這種教育缺乏創造性。

參加研究型課程,跟著導師的小組一起討論,接觸到另一種氛圍,學術氛圍,這能激發我們學習的興趣。對乙個問題深入的思考,也加深了對這些問題的理解。

2.培養創造精神

要培養學生勇於接受新生事物、積極進取、敢於突破傳統、敢於標新立異、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目標的創造精神。

忽略了提到科學史上存在過的一些不完整的學說、部分正確的理論(也許後來已被放棄),這樣容易讓學生把科學先哲當作「神仙」、而把科學發現想得過於神秘莫測,從而喪失創造欲。

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參加研究型課程,重在把知識產生的過程展示給學生,把獲得未知領域知識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而不只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把知識產生的本來面目展示給學生們,就會讓學生了解到科學本來並不神秘,科學家也不是「神仙」,他們只是按照知識發展的客觀規律去感悟事務、認知世界、了解世界,發現規律。

創造是不能重複的,但認識規律是可以把握的。只要有方法、有勇氣,未知世界可以被認識的。

3.啟用創造思維

創造思維指的是發明或發現一種新方式用以處理某種事情或某種事物的思維過程。這種創造性思維能保證學生順利解決對他們來說是新的問題,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識,並能把這些知識廣泛遷移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習活動順利進行。

構成乙個人創造力的核心要素是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指的是人對輸入進大腦或儲存在大腦裡的資訊進行整理、加工、改造、重組、輸出的能力,思維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現在思維的操作方式方法和思維的結果上。乙個人在思維活動過程中,其操作方式方法熟練、多樣,思維結果豐富而正確,一般就認為此人的思維能力強;反之,則弱。

就創造性思維而言,其特徵表現為:思維操作方式方法靈活、多樣、獨特,思維結果新穎、豐富、正確。根據國內外有關思維能力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提高人思維能力的三條基本原則。

第一條原則是:要提高人的思維能力,就要保證人能積極主動而又充分地去進行思維活動。經常不斷地去思考活動,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前提,毫不客氣地說,「用進廢退」的原則在這裡是成立的。

在實施這一原則過程中,如何誘發人的思考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保證人能切實而充分地進行思考?如何科學用腦?

這是三個基本關鍵問題。第二條原則是:要提高人的思維能力,關鍵在於保證人在思維活動過程中能具體運用科學而富有成效的思維方式方法。

沒有方式方法的思維,是盲目、不得要領和低效率的思維,因此,我們要非常重視學習、掌握和總結人類的優秀思維方式和方法,象對待知識那樣,去學習、掌握它。在這一點上,現行教育是有嚴重缺陷的,只有創造教育才可解決這一問題。第三條原則是:

要提高人的思維能力,就要建立乙個良好的思維結論判別、選擇系統。朱智賢和林祟德在「思維發展心理學」一書中論述到:「思維心理結構中有乙個監控結構,其實質就是思維活動的自我意識,它的功能主要表現為三個:

定向、控制和調節。」事實上,人在思維的全過程中,無不在乙個人的知識背景、情感傾向和概念是非判別標準的影響下受到監控,這種監控系統對思維過程的進行方向、策略選擇和思維結果輸出都起著重要的影響。例如,乙個觀念陳舊、保守順從的人,就很難在思維結果上輸出新穎、獨特的新思想、新想法來,就是有新穎、獨特的想法,他也會在監控過程中把它排除掉。

所以,建立乙個有利於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評價體系,是發展和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原則。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如能通過有效的措施去體現上述三條基本原則,就一定能發展和提高人的思維能力。

為了把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放到乙個突出的地位上,首先應根據學生的年齡段制定相應的思維訓練大綱,這樣才能把對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考查切實地納入整個教育教學體系中,其次,通過開設思維訓練課程,能有效而又系統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們在實驗中,通過每天

一、二題的思維訓練,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明顯地發現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且學生對這一形式表示出了較高的興趣和熱情。依據創造活動過程中思維特點,我們還確定了思維訓練的重點,即把思維訓練的重點放在聯想、想象、變角度思維、擴散性思維和突破思維障礙上,這對提高創造性思維的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4.提高創造技能

創造性技能主要包括對於新的重要資訊的加工能力、動手能力,以及熟練掌握和運用創造技法的能力、創造成果的表達能力等,要加強以實驗基本技能為中心的科學能力和科學方法的訓練。

占有資訊的能力是構成創造力的又一基本要素。資訊是思維的「材料」、創造的「營養」,離開了資訊知識,思維就無從進行,創造就會沒有「果實」。乙個人只有在合理、有效、動態的知識結構基礎上,才能順利而富有成效地進行成功的創造。

由此可見,資訊知識在創造過程中的重要性。但這並不意味著乙個人對資訊知識掌握得越多,其創造力就越高。

我們處在「資訊知識激增」的時代。美國科技史家德里克.普賴斯對「知識激增」作了深入的研究。

在他的名著《巴比倫以來的科學》一書中,以科學雜誌的數量和學術**的數量為知識發展的兩個重要標誌,對知識總量的增長率進行了推算。其結論是:科學雜誌每50年增加10倍,文章總數一直是沿著一條按指數增長的規律發展著。

有人統計,以乙個研究化學的科學家為例,如果他通曉各種語言文字,按每週工作40小時計算,光是瀏覽世界上一年內發表的有關化學方面的**和著作就要用48年。現代科學發展的又一特點是知識陳舊的週期加快。據有關統計資料:

18世紀知識陳舊週期為80—50年,19世紀至20世紀初為60年,20世紀50年代為15年,70年代為8—9年,80年代為3—5年。很顯然,在當今「知識激增」的時代,那種靠通過中小學和大學階段的一次性集中學習就受用終生的做法已經過時。我們應把占有資訊的能力的培養放到重於知識的傳授位置上,這樣才能適應當代快速發展、變化的社會,使得個人的資訊知識增長與創造力發展相同步。

占有資訊的能力主要是指乙個人能根據社會的變化和解決問題的需要,去主動在資訊知識的「海洋」中快速搜尋、提取有用資訊,以調整自已的知識結構的能力。這種能力在獲取知識的過程申明顯地表現出學習的目的性、主動性、自主性和動態性。

動手能力實質上是指人的手腦協調能力。沒有一定的動手能力,人們就不能把頭腦中的創造性構想物化為有形的物體。對於中學生來說,動手能力是乙個薄弱環節,也由此而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創造力發展。

這是因為動手能力的強弱不僅影響創造成果的完成和實現,而且也影響了大腦的功能。動手能力是創造力中不可缺少的一大要素。手腦協調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現在手腦協調的準確性、靈活性、敏捷性和永續性上。

因此,培養中小學生的動手能力應從上述四個方向上去進行。

1.切實採用各種有效的訓練動手能力的方法。我們採取了靈活多變的訓練方法,如微機指法訓練,美術活動訓練,小製作訓練,樂器演奏訓練,體育勞動訓練,物品拆裝訓練,專業技能實訓和實習等。這些訓練活動各有特色,互相充實,而且可以滿足不同人的興趣愛好,使所有學生的動手能力都得到了鍛練。

實際效果表明,創造教育實驗班的學生經過有意識的訓練後,其動手能力明顯地高於未經有意識訓練班級的學生。

2.建設相應的製作訓練教材。我們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過程中,深深地體會到,除了在各門課程和活動中注意動手能力的培養外,最好還能系統地、有針對性編排一些製作訓練課題,以作動手能力訓練教材之用。我們認為,這個教材在編排體系上應當有三個層次。

第乙個層次是模仿製作,如給學生乙個實物和相應的材料、工具,讓學生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剖析、測繪後,重新把這個實物製作出來;第二個層次是命題製作,如給學生一些材料和工具,要求學生做乙個指定的物體出來;第三個層次是創造性製作,如給學生一些材料或者不給,隨便學生製作乙個所想象出來的東西。通過這樣循序漸進地製作訓練,學生在製作過程中,系統地掌握一些製作技巧,逐步提高動手的能力。

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培養的思考

第三,課堂上講的目的,是在確立教材知識和標準答案的正統地位,如果把這個時間交給學生自由思維,能完成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任務嗎?其實給學生適當的思考空間,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消化課堂知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學生的想法最終統一於標準答案,這是對創造性思維的束縛,可是如果不統一於標準答案,讓學生如何面...

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培養

摘要 創造性是我們教育鵝一大重要目標,作為藝術教學的高中美術學科尤其要注重對中學生內在潛力的開發。美術教學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意識培養,發散性思維的提高,然後通過具體的美術教學策略,逐步提高中學生的美術創造力。關鍵詞 中學生美術教學創造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參賽 題目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作者姓名 工作單位 聯絡 郵政編碼 536000 北海市海城區第三小學龐毅 小學生作為成長中的個體,能力發展的基本趨勢總是由簡單到複雜,從具體到抽象,從 自我中心 到 逐步社會化 從低階水平的 協調發展 到高階水平的 協調發展 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所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