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中如何讓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2022-04-08 20:53:53 字數 2798 閱讀 9721

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李政道教授指出:「我們的祖先提出了『學問』兩個字,就是要『學問問題』,而不是『學答』,沒有問題就沒有發展」。

平時教學中,我們發現:沒有問題的學生,是真正的問題學生。學生沒有問題,往往是對知識的領會不夠,無法提出所學知識中值得懷疑的東西。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可見,從古到今都強調培養學生「學問」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

特別是實施新課程以來,這個能力的培養愈來愈引起專家、學者的重視,學生只有具備了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乙個善於思考、獨具個性的學習者,而不是知識的容器和考試的機器。結合自身的實踐,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創設問題情境,喚醒學生問題意識

在鄉鎮初中學校,我們不難發現:越是學習好的學生越是問題多,學習不怎麼樣的學生,他總說沒有問題。正因為沒有問題的學習是沒有思維的活動,是被動學習,長此以往,學困生越學越「困」,也就不足為奇了,其原因是問題意識的淡漠。

所謂問題意識是指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遇到難題而產生懷疑、困惑的心理狀態,並由此激發積極思維,不斷地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一種心理品質。如何喚醒學生問題意識,讓學生樂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呢?「生活是創作之源,素材是思維之泉」。

教師應該在提供有助於學生發現問題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教師應根據課標要求,多渠道蒐集相關的資訊,整合教學內容,改變文字呈現方式。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樂於發現問題,並提出自己關心、想知道的問題,培養學生對學習問題不斷追問的習慣。

例如,學習鑲嵌時,展示生活中美麗的地磚**,然後提問:**中有哪些圖形?為什麼這些圖形能鋪滿整個地面,又不留空隙又不重疊?

學生自然積極思考問題,有效地組織了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小組合作、互動交流讓學生樂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老師傳授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主動建構的方式獲得的。新課程注重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材只是學科學習的載體,課程資源豐富多彩,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生活體驗,奇思妙想和大膽探索往往是數學課堂的智慧型之源。教師在課堂上應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合作**,交流互動,暢所欲言。

學生互動交流時,老師應耐心傾聽,及時捕捉課堂生成的動態資源,尤其是發現學生思維中萌發的新知識和新問題。針對學生平時學習中易錯的問題,讓學生一起討論交流,研究易錯的原因,提出應對的策略,逐漸使學生樂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例如在學習同底數冪相乘時學生常犯的錯誤:

(1)對意義理解不正確的:

(2)與冪的乘方混淆的:

(3)逆向理解公式時容易理解成合併同類項:

在生生、師生思維碰撞中,群情激動,讓師生不得不大動腦筋,使學生的學習更為深入,課堂氣氛活了,學生的思路開了,發現的新問題多了,提出新看法也多了。

三、動手實踐讓學生敢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乙個問題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各種教學資源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絡,系統的給學生發現問題的機會,並給予恰當的幫助,讓學生在情景中,親自去發現盡可能多的東西,提出更多的問題。

例如,在矩形的教學中,學生常常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並提出摺疊方面的問題。如把矩形沿對角線摺疊後重疊部分是怎樣的圖形?有些同學認為是等腰三角形,有些認為是等邊三角形。

若矩形的長和寬分別為16和8,那麼重疊部分的面積是多少?教師通過學生親手操作實踐,再讓學生將解答過程和結論有序地、完整地說出來,然後請全班同學評議。這樣,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思考,讓學生發現和概括出重疊部分的圖形及其面積的計算方法,同時也讓學生在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的方法,培養了自主學習的意識。

因此,教學的成功不是取決於教學內容的總量有多少,而是學生有所得、有所獲有多少。

四、示範引領,讓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現代研究表明:一切思維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問題比通過被動的閱讀尋找答案的策略更有效。但教學中,教師精心創設了各式各樣的問題情境,而會提出問題的學生總是極少,其主要原因是學生發現了問題,但不願提出來。

其實學生提出問題的信心來自於老師的肯定和鼓勵。教師應示範引領,創造機會讓學生拾級而上。例如,在學習鑲嵌時,可提出這樣的問題:

有人認為用一種特殊的全等五邊形也可以鑲嵌的。你認為這個結論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整個過程可以完全由學生自主去**,教師只要輔之以引導。因為這些全等的五邊形可以有_組對邊_且_,如何擺放可以把部分平面鋪設滿?教師示範引導,「一石激起千層浪」,可訓練學生有更多的問題視角,讓學生突破思維定勢,從容自如地應對各種新問題。

五、激勵肯定,讓學生養成不斷追問的習慣

哲學家菩德曼說:「播種言行,收穫行為;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教師播種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行為,如何讓學生收穫「有更多的問題視角,能提出更好的問題」的習慣呢?

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或選擇與課標相關的背景材料或設定主題活動,多留給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機會,多留給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的時間和空間。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師要堅持肯定為主的原則,採取具體肯定的策略,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的價值具體肯定,這種具體的肯定不僅對提出問題的個體,而且對全班學生都有很好的教育意義。經過一段時間的耐心指導和精心培育,學生從最初不會提問或只問「是什麼」,到能設計「為什麼」了,更可喜的是學生在課堂上對「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活動充滿激情,逐步養成不斷追問的習慣。

實踐證明:只要教師在平時課堂教學中堅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善於示範引導,長期地加以方法指導,耐心地鼓勵,學生問題意識加強了,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也就提公升了;學生通過長期的訓練,擁有了更多的問題視角,突破思維定勢,從容自如地應對各種新問題,成為乙個善於思考、獨具個性的學習者,而不是知識的容器,這就是教育成功的最大收穫。

如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模組 一 二 三的認真學習和眾學員的相互幫助和討論中,我已深刻地認識到過去的教育只是一種專業人才的培養,而專業人才只適應於計畫經濟。現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專業人才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國家最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是當今社會的需要。顯然,培養學生發現問...

如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我認為,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及提出問題的能力。第一 巧妙創設問題情境,盡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與應用題的講解中,可以更多的設定問題情境,每乙個問題都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發現問題...

如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的能力

作者 文 楊曉玲 新課程 中學 2014年第05期 摘要 提問是 的源,發現是提問 的果 提出問題的過程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作為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應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發現 提出問題的能力,教給學生自我 的方法。關鍵詞 課堂 問題 學生 方法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空間,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