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例研究的實踐與探索

2022-04-07 10:01:38 字數 2803 閱讀 5269

小學數學課例研究的實質,就是教師創造性地運用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論解決不斷變化的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一種研究型別和活動。下面以《簡單的複式統計表》一課的教學為例,談談小學數學課例研究的主要程式與做法。一、現場觀察的背景及目的1.

現場觀察的背景(略)。2.現場觀察的主要內容及目的(略)。

二、現場觀察的結果記錄1.課堂教學過程的時間分布(略)。2.

重要課堂教學環節的時間分布(略)。3.教學過程實錄(略)。

三、教師提問的診斷分析1.提問方式分析。教師提問採用「問答式」方式。

其中,一問一答56次,佔37.6%;學生舉手後指名回答和一問齊答的百分比相當,合計109人次,佔73.4%。

整節課用時40分10秒,共提出149個問題,平均每16.77秒提乙個問題。教師提問頻率高,致使學生對問題幾乎沒有思考的時間;所提問題的思維含量不高,不利於學生進行數學思考,學生中存在的問題也沒有很好地暴露出來。

2.提問水平分析。整節課教師所提的149個問題中,與教學無關的問題5個;機械判斷對錯的問題43個;認知記憶性問題66個;理解性問題13個;推理和創造性問題共13個優秀課例之一:

汪培新的《三角形的內角和》 四

【複習引入部分】

教師從「對於三角形你已經了解哪些知識?」引入,學生口述關於三角形的一些知識,其中一位學生說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教師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有哪些同學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並板書「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從課堂學生舉手情況看,絕大部分同學知道這一結論,並對這一結論是深信不疑。於是教師再追問:「哪些同學真正研究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新知部分】

理解相關概念:

內角――讓學生指出三角形的內角。180度――三個角度數加起來的和是180度。

方法指導:

教師通過提問「研究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是否只要把黑板上的那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算一下就解決問題了?」隨即,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三類三角形。研究範圍確定後,教師再問:

「你準備用什麼方法研究?」經過討論,學生得出用量角器量、剪下來拼角等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出示研究建議:

(1)用符號標出要研究的三角形的三個內角。(2)記錄你的研究過程(測量的度數等)。(3)注意你的研究成果,準備全班交流。

隨後,學生根據討論的方法,教師的建議進行研究三角形內角和度數,並展示成果進行交流。

反饋時,從直角三角形切入,當出現不同度數但總是在180度左右時,教師問:「三角形內角和有沒有150度的?」「這說明了什麼?

」讓學生知道測量總是有誤差的。接著交流銳角、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

交流了量的方法後,又展示了剪、拼的方法和折的方法。

此時,教師追問:「現在,你對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這一結論相信嗎?」這時有個學生提出:

如果任意剪乙個三角形是否也是180度呢?說明在剛才**的基礎上有些學生對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開始半信半疑了。但此時的汪老師卻胸有成竹地進入了下一環節。

【知識溝通】

教師通過長方形、正方形的內角和是360度,引導學生把長方形、正方形與三角形建立起聯絡,讓學生再次來科學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從而使學生對這一結論確信無疑。

面對結論,教師通過三個設問,讓學生靈活運用知識。

教師設問一:學習這一內容有什麼用?

教師設問二:有沒有一種三角形,只知道乙個角就可以知道三個角的度數?」

教師設問三:有沒有一種三角形,乙個角都不知道,卻可以知道三個角的度數?」

【學習思考】

短短的四十分鐘裡,我們感受到了汪老師的課堂特色:注重學生課堂**的深入與有效,做到活力與紮實的兼顧統一。

課的開始汪老師就採用了一貫的直奔主題式引入新課,這樣開門見山,直截了當,既節約了教學時間,又了解了學生原有知識基礎。不失為大家風範!緊接著在**新知部分更是老師引導有方,學生**有序,做到了收放自如,給了我們很好的教學啟示。

比如引導有方。無論是新課程教學,還是傳統教學,都離不開教師有價值的引導。本課中,汪校長組織學生交流**的思路與方法,在交流過程中老師不失時機地介入,很自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與學生的共同對話中,匡正學生的不成熟思路,促使學生逐步認同**的思路。

同時我們還看到,汪校長在組織學生**活動前,還給予學生三條「研究建議」,這三條研究建議對學生順利完成**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這就是有價值的引領。從而做到了既讓學生真正**,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又保證了四十分鐘的教學效率。

再如**有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老師引領下自主的探索著。從「量」的方法,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總是有誤差的,只能說明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左右。

因而,接下來汪校長又通過學生剪、拼、折的方法,對前面的猜想進行驗證。我們知道,拼、折的方法具有一般性,只要拼的時間不出現過多、過大的失誤,可以證明這一結論的。但汪校長還不停留於此,接下來又通過讓學生溝通長方形與三角形的內角度數的關係,進一步驗證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再通過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證明銳角、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度。

真可謂**層層深入,思維嚴謹。

綜觀整個教學過程就是汪老師在引領著學生進行著數學的理性思考,從對「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的深信不疑,到「三角形內角和在180度左右」的將信將疑,再到科學證明「三角形內角和一定是180度」的確信無疑,還給給孩子們傳遞了這樣一種科學精神:操作試驗≠數學證明。

聽了汪老師的課,還給我帶來思維撞擊的是當我們當前課堂上的學生的學習現實起點往往高於學習邏輯起點時,我們老師該怎麼辦?是視而不見壓抑學生不講,還是順其自然,進行有效引導。就象今天的課堂絕大部分同學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這個結論,並對這一結論是深信不疑。

這時如果換作是我的話,我就會想:這節課完了,學生都知道了可怎麼上呀?可今天的汪特卻不慌不忙地再追問:

「那哪些同學真正研究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從而順利把學生帶回到課堂。真是特級就是特級呀,他們站在講台上本身就是一種教學。

小學數學課例研究報告

小學生數學作業常見錯例分析研究 很多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能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不少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如看錯數字 漏寫符號 加法忘了進製 減法忘了退位等。這些錯誤還會在後面的學習中不斷重複,不能及時的改正。從學生角度來看,在作業中重複出現同樣的錯誤,說明學生缺乏找錯 辯錯和改錯的主動性和能力。...

開展課例研究的探索

課例探索有感 秭歸縣楊林橋鎮中心小學楊承頂 課例是關於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案例。課例研究是指圍繞一堂課的教學在課前 課中 課後所進行的種種活動,包括研究人員 上課人員與他的同伴 學生之間的溝通 交流 對話 討論。課例研究主要圍繞一節課展開,研究 如何上好一節課 重點解決上這一課中存在的某些教學問題,聚焦...

小學數學課靈動技巧的探索

作者 顧迎春 新校園 理論 上旬刊 2012年第08期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 千姿百態 引人入勝的 教師要創設充滿活力 魅力無窮的數學課堂,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追求數學美。一 創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聯絡的,新教材中也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