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心理學第三章

2022-03-29 01:54:32 字數 2912 閱讀 3958

第3章、學習理論及其在職業教育中的運用

知識目標: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等學派理論的核心思想

一、學習的概述

1. 學習:學習是由於經驗所引起的行為或思維的比較持久的變化。實質上就是學、思、習、行的總稱。廣義的學習包括人類和動物的學習,狹義的學習單指學生的學習。

2. 特點:a、學習源於經驗 b、學習是指伴隨著行為或思維的變化 c、學習是一種持久的、穩定的變化

3.判斷時是否是學習行為:

1、乙個嬰兒在牙牙學語「嗒-嗒-嗒」 (不是)

2、乙個學步兒童在唱歌,「兩隻老虎」 (是)

3、突然聽到門「砰」地一聲響,托兒所的乙個孩子跳了起來。 (不是)

4、乙隻小狗衝過來,幼兒園乙個孩子尖叫起來。 (是)

區別在於經驗,也就是說,學步兒童的行為是其經驗的結果,他不是生來就會唱歌的。學習是獲得知識的過程,他是生物體經歷的持久變化,而非基因預設的。他也是基於練習的基礎上的行為相對持久的變化。

4、學習的分類

1)加涅根據學習的結果分類

言語資訊的學習

智慧型技能的學習

認知策略學校

態度學習

動作技能的學習

能夠辨別:哪些是有意義學習?哪些是機械學習?哪些是接受學習?哪些是發現學習

1)、有意義學習:通過符號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實質性、非人為性的聯絡,即獲得了意義,能夠用舊的知識去理解乙個新的概念。

2)、機械學習: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建立非實質性和人為性的聯絡。(實質是不理解這些符號所代表的知識,只能依靠字面上的聯絡,進行機械的聯想來學習。)

3)、接受學習:是教師引導學生接受事物意義的學習,也是課堂學習中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式。

接受學習的特點有:學習的內容是現有的、已有的科學結論或材料;一般是以定義的方式呈現;學習的任務就是接受事物的意義;使新知識整合於已有的知識達到新舊知識的有機結合;

4)、發現學習:教師啟發學生獨立發現事物意義的學習。

發現學習的作用:提高智力潛力;新舊知識的融合,進而得出新的概念;學習者為達到目標而調整學習策略;資訊能夠得到有效保持

5、學生學習的特點

掌握間接經驗的過程

有計畫、有組織、有目的的進行

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動性

6、職業學習的特殊性

職業技能重於理論知識

技能訓練重於讀書聽寫

情境重於資訊

實踐重於應試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及其應用

s-r鏈結理論——行為可通過多次聯絡和強化而形成習慣

1、巴普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狗、鈴鐺、食物

理論觀點:學習是自動化的情緒或生理反應和新刺激建立起來的聯結,其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1)條件反射的保持與消退

2)刺激的泛化與分化——泛化是對事物發生相似性的反應,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分化則是對事物的差異的反應,即分辨性學習法。

2、桑代克的試誤說——迷籠實驗:餓貓、食物

a、理論觀點:學習的實質就是在經過嘗試錯誤,再刺激與反應之間形成聯結

1)效果律——獎勵則加強,懲罰則減弱學習後要有結果反饋

2)練習律——刺激與反應的聯結程度及其保持時間取決於重複和練習

學習過程中要有豐富的練習

3)準備律學習前要有學習動機

3、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s-r-s——斯金納箱、小白鼠、食物

1)理論觀點:行為可分為兩類:應答性行為(被動)和操作性行為。

作用原理即:有機體偶然發出的反應→強化反應的出現→偶然發出的反應的機率的增加→反應形成或者達到控制

2)強化的原理:斯金納的強化是指會進一步激發有機體採取某種行為的程式或過程,強化是一種操作,他認為行為之所以發生變化是因為強化作用

正強化——給予刺激物使有機體行為出現頻率的增加

負強化——撤走刺激物同樣使行為出現頻率增加

懲罰——減少某種行為發生的頻率;負強化≠懲罰

強化的程式:建立某種行為的最佳訓練組合:連續強化→固定間隔強化→變化比率強化

3)理論應用

行為塑造

程式教學

4、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小孩**拍打玩具錄影實驗

1)理論觀點:提出社會認知理論,即學習是個體通過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從而產生新的行為的過程

觀察學習的過程:注意階段→保持階段→複製階段→動機階段

班杜拉認為強化有三種:

直接強化

替代強化

自我強化

他還提出乙個新的概念「自我效能感」即對自己行為能力的主觀判斷

2)理論應用

職業教學要運用示範性教學

建立行為的機能價值

引導學習者的認知和動作再造過程

認知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及其應用

認知行為s-o-r,強調大腦的參與

1、格式塔的學習頓悟說

1)科勒的經典實驗——大猩猩

理論觀點:

學習是一種主動的過程,而不是盲目的被動的;

學習的實質並非完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通過積極主動的組織作用形成與情境一致的完型;

不是簡單的神經路的練習,而是對情境進行組織的過程;

不是盲目的嘗試錯誤,而是對情境的頓悟

理論應用:提供情境學習、頓悟性學習、啟發性學習

2、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

理論觀點:認知結構的核心是一套類別和類別的編碼系統,整齊有序的擺放

1)認知學習觀

2)結構教學觀

3)發現學習

3、奧蘇泊爾的認知同化學習理論

理論觀點:

1) 有意義學習----

2) 認知同化過程

下位學習上位學習組合學習

3) 接受學習——「先行組組織者」教學策略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及其應用

皮亞傑——個體的知識是由人建構起來的,學習是積極主動的意義構建和社會互動的過程,構建指對新資訊意義的構建,又指對原有經驗的改造和重組

魚與青蛙的故事很形象的說明這個理論內涵

心理學導論第三章重點總結

第三章心理的環境基礎 第一節環境的內容 一 什麼是環境 環境的指與有機體發生聯絡的外部世界 自然環境 包括有機物的各個組成因素如大氣 稅 動植物 土壤等 環境可分為 社會環境 包括經濟環境 政治環境 教育環境 倫理環境。文化環境等 物理環境 包括自然環境因素外還包括人為的物理環境如人際空間 建築物等...

第三章發展心理學知識

第一節概述 第一單元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教材 一 心理發展的內涵 發展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的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廣義的發展心理學 心理的種系發展 心理的種族發展和個體心理發展 狹義的發展心理學 個體發展心理學 心理的種系發展 是指動物種系演進過程中的心理發展,研究它的學科領域是比較心理學也稱動物心理學。...

第三章 心理學的發生與發展

第一節 動物心理的發生與發展 1 反映 指乙個物體受到外界的影響,以某種狀態的改變來回答外界的影響。它是無生命的 2 感應性 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動狀態的變化對外界的影響作出反應,以維持新陳代謝正常進行的能力。感應性是有生命的標誌。第二節 人類心理的發生與發展 1 人類心理的發生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