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習心理

2023-01-07 18:45:05 字數 4963 閱讀 6660

第一節學習的概述

一、 學習的一般概念與型別 p64

(一)學習的一般概念

學習是人與動物在生活過程中獲得個體行為經驗,並由經驗引起行為或思維的較持久變化的過程。

學習的內涵具體包括:

學習是憑經驗產生的行為或思維的變化;

學習既有行為的變化,也有思維的變化;

學習過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無意的;

學習是指那些比較持久、恆定的行為與思維的變化。

學習的結果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

二、學習的型別 p66

三.學生學習的特點 p67

學生的學習是人類學習的特殊形式,是人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我們將在分析人類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在人類學習的大背景下,具體**學生學習的特點。

(一) 人類學習的特點 p68

(1)人類學習是乙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

(2)人類學習是掌握社會歷史經驗和個體經驗地過程。

(3)人類學習是在社會活動中,通過語言中介來完成的。

(二) 學生學習的特點 p69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學生學習的主要特點表現為:

(1)以系統學習人類的間接知識經驗為主;

(2)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

(3)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

第二節、論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p71

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桑代克、斯金納、班杜拉等人的觀點。

一.桑代克的聯結論 p72

基本觀點可集中在對學習的實質、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規律的認識上。

1、學習的實質就在於形成情境與反應之間的聯結。聯結公式是:s→r。

他認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是直接的,並不需要中介作用。他把這種聯結看作是行為的基本單元,並認為人類所有的思想、行為和活動,都能分解為基本的單位刺激和反應的聯結。反應的聯結有先天的和習得的兩種,前者主要是主能,後者主要是習慣。

2、學習的過程就是形成刺激與反應之間聯結的過程,而聯結是通過嘗試與錯誤的過程建立的。學習的程序是一種漸進的、盲目的、嘗試錯誤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隨著錯誤反應的逐漸減少和正確反應的逐漸增加,而最終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形成牢固的聯結。

後人也稱這種理論為嘗試錯誤論,簡稱「試誤論」。

3、桑代克的聯結論是教育心理學史上第乙個較為完整的學習理論。他不僅說明了學習過程是如何進行的,而且具體地闡明了學習的規律,通過一系列動物和人的學習實驗,桑代克提出了學習的主律和副律。

學習的主律有三條: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準備律是指聯結的加強或削弱取決於學習者的心理準備和心理調節狀態。

練習律是指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會由於重複或紅習而加強;反之,不重複不練習,聯結力量會減弱。

桑代克又把練習律分為兩個次律:乙個叫應用律,另乙個叫失用律。效果律是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可因導致滿意的結果而加強,也可因導致煩惱的結果而減弱。

學習的副律有五條,分別是:多重反應原則、傾向和態度原則、選擇性原則、同化或類化的原則、聯想交替原則。

二.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為核心的學習理論 p73

1、斯金納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反應概率上的一種變化」。這種變化可用操作性條件反射來解釋。根據斯金納的看法,行為可以分為應答性與操作性兩種,與之相應,學習可分為反射學習和操作學習。

斯金納認為,人類的大多數學習是操作學習,人不是被動的等待刺激,而是積極主動地對環境進行探索,先有反應,然後才知道結果,再根據結果去調節行為。因此,他側重於對操作學習進行研究。

斯金納認為,人類的大多數學習是操作學習,人不是被動等待刺激,而是積極主動地對環境進行探索,先有反應,然後才知道結果,再根據結果去調節行為。因此,他側重於對操作學習進行研究。

2、操作學習論認為,學習的過程就是形成操作性條件反射的過程,其中,強化是形成操作性條件反射的重要手段,強化物分為兩種:一種是正強化物,另一種是負強化物,無論是正強化物還是負強化物,它們的結果都是增加反應概率。

三.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

班杜拉將認知因素引入行為主義觀點中形成了的一種新的理論,他認為人類學習的實質應當是觀察學習,大部分的人類行為是通過對榜樣的觀察而習得的。觀察學習避免了嘗試錯誤,暗中摸索過程,從而縮短了學習過程。

1、觀察學習就是人們通過觀察他人(或稱「榜樣」)的行為(這種行為對於觀察學習者來說是新的行為),獲得示範行為的象徵性表象,並引導學習者做出與之相對應的行為的過程。

班杜拉認為,通過直接經驗而進行的直接學習只是學習的一種形式,而通過直接經驗而進行的任何學習,只要通過觀察榜樣示範就能夠進行,因此,對於人類來說,觀察學習更為重要。班杜拉非常重視觀察學習,他認為:

(1)觀察學習能夠產生與直接學習相同的效果。

(2)觀察學習具有直接學習不可比擬的優勢。

觀察學習不一定必須有強化,也不一定產生外顯行為,班杜拉將其分為四個過程:注意過程;保持過程;複製過程;動機過程。

這四個過程不是完全分離的,在特定的情境中,如果乙個觀察者不能再現原型的行為,很可能是由於沒有注意原型的表現,或記憶表象中對示範動作的編碼不合適,不能保持所學的東西,或沒有能力再現原型行為,或沒有足夠強的動機。以上這些因素都會阻礙學習的順利進行。

2、班杜拉認為強化可以分為三種:直接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

直接強化是學習者直接受到外部強化的影響。

替代強化是指觀察者不直接受到,而是看到榜樣受到強化,從而改變了自己的行為動機。

自我強化是指人根據自己設立的標準來評價自己的行為,從而影響自己的行為動機。

第三節、認知主義的學習理論

學習就是面對當前的問題情境,在內心經過積極組織,從而形成和發展認知結構的過程,強調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絡是以意識為中介的,強調認知過程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學習的過程不只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簡單聯結,在刺激與反應之間還有乙個中介因素在起作用,這就是認知因素,而且人類的行為並不簡單地等同於動物的行為,二者間有質的差別。

把學習看作是乙個有認知因素在其中起作用的過程,最早形成理論的是格式塔的頓悟論,以及後來60年代發展起來的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論,奧蘇伯爾的認知同化論等等。

一. 格式塔的頓悟論

該理論認為,學習是組織一種完形,完形實質上是指對事物式樣和關係的認知。在學習中要解決問題,必須對情境中事物的關係加以理解,從而構成一種完形,使學習得以實現。

學習是由頓悟來實現的。頓悟也叫領悟,學習就是一種突然的領悟和理解,領悟是對情境全域性的知覺,是對問題情境中事物關係的理解,也就是完形的組織過程。

二.布魯納的認知發現主義論 p81

(1)對學習實質的認識。

學習的實質在於主動形成認知結構。強調認知活動中的認知結構的作用,布魯納把認知結構的定義為反映事物間穩定聯絡的內部認知系統,是用來感知和概括新事物的一般方式,它是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並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變動。

布魯納又把認知結構稱為「表徵」,並認為表徵有三種:動作性表徵、映象性表徵和符號性表徵,這三種表徵在兒童智慧型發展中不斷演變,經歷三個階段。隨著個體發展到一定階段,個體認知結構中的三種表徵同時存在、相互補充、共同完成認知活動。

人主要通過這三種表徵將知識融於認知結構中,這三種不同的認知方式體現了不同的學習方式。

(2)對學習過程的認識。p82

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乙個主動形成和發展認知結構的過程,是在內在動機的推動下,學習者主動對新知識加以選擇、轉換、儲存和應用的過程。認為學習過程可以分為知識的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幾乎同時發生的過程。

布魯納認為學生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是有一連串的新知識,每一知識的學習都要經過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三.奧蘇伯爾的認知同化論 p82

(1) 對學習實質的認識。

奧蘇伯爾從兩個維度對學習做了區分:從學生學習的方式上將學習分為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從學習內容與學習者認知結構的關係上又將學習分為有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這樣學習就可分為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有意義的發現學習,機械的接受學習和機械的發現學習。

學校中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和有意義的發現學習,但他更強調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認為它可以在短時期內使學生獲得大量的系統知識,這正是教學的首要目標。

奧蘇伯爾認為,要想實現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同時具備如下兩個條件:

第一, 學習者應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即積極主動地把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結構聯絡起來的傾向性;

第二,學習材料對學習者應具備潛在的意義,即學習材料可以和學生認知結構中適當觀念相聯絡。

(2) 對學習過程的認識。p83

奧蘇伯爾認為有意義學習的過程就是原有觀念對新觀念加以同化的過程。原有觀念與新觀念之間有三種關係,因此原有觀念一般通過三種方式對新觀念加以同化,即類屬學習、總括學習和並列結合學習。

類屬學習:又稱下位學習,是把新觀念歸入原有觀念的適當部分,並使之相互聯絡的過程。其中原有觀念是總觀念,新學習的觀念是從屬觀念。

總括學習:又稱上位學習,是指在若干已有的從屬觀念的基礎歸納出乙個總觀念。

並列結合學習:新觀念與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既非從屬關係,也非總括關係,只是和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整個內容具有一般的聯絡。

第四節、學習理論的新發展

一、資訊加工學習理論p87

加涅被公認為是將行為主義學習觀與認知主義學習觀相結合的代表。他從兩大理論中汲取合理的成分,運用現代資訊理論的觀點和方法,通過大量研究,建立起了資訊加工的學習理論。

1、加涅認為,學習是學習者神經系統中發生的各種過程的復合。學習不是刺激反應間的一種簡單聯結。在加涅的資訊加工學習觀中,學習的發生同樣可以表現為刺激與反應,刺激是作用於學習者感官的事件,而反應則是由感覺輸入及其後繼的各種轉換而引發的行動,反應可以通過操作水平變化的方式加以描述。

但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著「學習者」、「記憶」等學習的基本要素。

2、加涅根據資訊加工理論提出了學習過程的基本模式,認為學習過程就是乙個資訊加工的過程,即學習者將來自環境刺激的資訊進行內在的認知加工的過程。把學習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動機階段、了解階段、獲得階段、保持階段、回憶階段、概括階段、操作階段、反饋階段。

3、加涅的資訊加工學習論對當前教育實踐的啟示:

應關注的是學生如何以認知模式選擇和處理資訊並做出適當的反應,偏重資訊的選擇、記憶和操作以解決問題,重視個人的知識過程,因此在學習方法上,主張指導學習,主張給學生以最充分的指導,使學習沿著仔細規定的學習程式進行學習。並認為乙個完整的學習過程由八個階段組成,教師要影響學生的學習過程,就要在教學上注意激發學生回憶以前學得的知識和能力;使學生對學習有心理準備;直接提出種種適當的刺激;反饋的準備等。

第三章計畫

t 4 c類工作特徵是不迫切,後果影響小。f 5 既然時間客觀存在,時間就可以儲存。四 填空題 1 按計畫的約束程度劃分,計畫可分為 2 目標管理分為制定目標體系和三個階段。3 時間的特徵包括客觀性 和 4 計畫工作的核心問題是 5是管理職能中最基本的職能。五 名詞解釋題 1 計畫 2 目標管理 六...

禮儀第三章

第三章 儀容 儀表 儀態禮儀 3.1儀容 儀表 3.2儀態 3.3著裝與服飾 3.4美容與化妝 3.1儀容 儀表 3.1.1儀容 儀表的概念 3.1.2注意儀容 儀表的意義 3.1.3儀容 儀表的基本要求 3.1.1儀容 儀表的概念 儀容的概念 儀容是指個人的容貌,它是由髮式 面容以及所有未被服飾遮...

第三章注意

教學目標 1 掌握注意的概念及其規律。2 理解注意規律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3 學會分析自己的注意品質並培養良好的注意力。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注意的規律性。2 注意的品質及其培養。3 注意規律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教學時數 2學時 第一節注意概述 一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物件的指向和集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