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 談談我校課堂教學研究深化的策略與目標

2022-03-19 08:11:18 字數 4597 閱讀 8146

眾所周知,課程改革的關鍵是課堂教學改革,而一所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所學校課堂教學研究水平,因此,一所學校的課堂教學研究狀況如何直接關係到這所學校課程改革的成敗。深化課堂教學研究是深化課程改革、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提公升學校辦學品位的重要途徑。

上學期聽了部分教師的公開課,參加了數次的教研活動,總體上感覺老師們觀察、評價課堂還停留在單純自身經驗的描述上,很少上公升到理性的層面。(一)在課堂觀察方面,我們多數教師聽課只聽同備課組教師的課,不聽其它備課組或其它學科的課,沒有建立大課堂的教學理念;有的教師聽課是被動的,他們聽課不是為了發展自身專業,而是為了完成教學處的聽課任務而已,聽課目的性不對,聽課記錄隨意性較大,分析課堂質量也就不高,結果,我們的教師聽課不少卻不能體悟其他教師有益的經驗,更談不上對課堂教學基本規律的把握。(二)在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我們有的教師教學設計意圖不明,目標大而空;確定教學策略時,常常只體現「教」的過程而忽視「學」的過程;實施課堂教學時,把「合作學習」、「**學習」等形式化,沒有深刻理解學習方式背後的理念,結果教學設想沒能轉化成學生有效的學習行為,教學實效不佳。

(三)在課堂教學分析上,我們對課堂的評價,多數教師只關注教師「教」的情況,而忽視對我們學生「學」的研究,沒有樹立「以學論教」的教學理念;對課堂教學的觀察也缺乏對教師教學行為背後教學理念的分析,更沒有對教學現象背後所隱藏意義的揭示。總之,我們的課堂教學研究水平還在經驗式、低層次地徘徊上。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才能更科學地分析我們的課堂呢?我們深化課堂教學研究的目標又是什麼呢?

一堂好課的標準討論為研究的起點

為了促進我們的教師對上述兩個問題的深入思考,開學以來,我試圖從**「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入手,設計了一些教研的程式,要求在備課組、教研組、學校三個層面就「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為議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同時在上述三個層面分別提供「研討課」並要對「研討課」進行三個層面的集體「打磨」。課堂教學研究的「過程」重於「結果」,強調「討論」與「打磨」就是重視研究過程,「討論」與「打磨」要從備課組到教研組再到學校層面螺旋式上公升,力求在「討論」與「打磨」過程中教師個人的教學思想與教學行為得到優化,在「討論」與「打磨」過程中求得集體對課堂教學認識的一致,教學行為上的認同

分析課堂基本框架的構建為研究的核心

教學活動是對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認識的活動,是改造學生主觀世界、形成和諧發展個性的活動,是一種複雜的實踐活動。但是,目前我們的教師對複雜的課堂教學活動的觀察與評析太過簡單化。首先,體現在教師思維方式上,教師常以自我為本位,單純憑自己個人的一點教學經驗與體會,單一地思考教學問題,結果,我們的教師考察課堂往往是由己及人,以自己固定的思維——「要是我來上這節課...

」來評判他人的教學。就像我們對自己身邊的教育現象的評判無法脫離內心的固有的癖性一樣,我們無法由「第三方」來代替自己做出判斷,來左右我們自己的好噁,我們不由自主地、根本沒有其它客觀標準地流露出對一節課的喜惡,對教學活動我們缺乏理性的思考;其次,在課堂教學評議的方式上,我們多是以閒聊的方式進行,在評課時教師們常常是面面俱到、頭頭是道而缺乏證據,各說各的、好話連篇卻不知所云。想一想這樣的課堂教學研究可行嗎?

可靠嗎?也就是說以這樣的方式去考察課堂科學嗎?有效嗎?

如果僅憑自身的一點經驗去考察他人的課堂,那麼一千個教師對同一節課的評析,可能會有一千種的意見與看法!你有你的理由,他有他的道理,誰會是正確的?誰的評價更接近普遍的規律呢?

除了憑自身的一點經驗、閒談式的教研之外,我們能有更有效考察課堂的方式嗎?

如果評析課堂教學需要「第三方」的存在,那麼這「第三方」可能會是誰?為了找到答案,我們提出分析課堂教學要有一定的視角與框架。「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討論的背後就是試圖引領我們的教師分析課堂要改變自己已習慣的單純憑自身經驗的方式,試圖引導我們的教師把分析與思考課堂的視角統一到已被教育學、心理學證明的基本規律上來。

「基本規律」就是我們要找的「第三方」,在「第三方」的引導下,教師們研究課堂就有可能擺脫低層次單純自身經驗滾動的困境,進而獲得深化與提公升。

根據我們學校的實際,我想只要我們持續不斷、深入討論「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我們研究課堂的視角一定會統一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上來,會統一到學科的「課程標準」的要求上來,這會是這次討論在課堂教學研究方法上的最初成果,也是課堂教學研究的最起碼要求。有了共同的視角,再結合我國部分名校的經驗和《我國學校教育創新研究》的課題成果,我認為分析我們課堂教學的基本框架可以初步構建為:

1.學科的基本特點

2.學生學習(某學科)的機制與特點

3.教學的基本規律與策略

對以上三個問題的把握程度決定了乙個教師觀察課堂、研究課堂水平的高低,學校有多少教師把握了上述三個問題反映的是一所學校課堂教學研究整體水平,在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研究方式的轉換是學校從「平庸」走向「著名」的必經途徑。

我們的教學處、教研組可以將上述分析框架進行細化,每次觀課後的教研評課堅持以「框架」為基點,深入地分析、研究我們的每一節課。在觀察與分析課堂時,多問問我們的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合乎本學科的基本特點;多看看我們的學生是否形成了以參與、合作、**、體驗為內涵的,體現學生為主體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方式;多想想我們的課堂是否充滿師生生命的互動、充滿生命的活力。

當然,這種研究並不容易,因為要把握分析框架的基本內涵不容易,但當我們貪婪地、廣泛地閱讀了教與學的基礎理論著作後,經過時間的孕育和對現實課堂的深入思考,我們研究課堂的情況會逐步出現變化,一旦當這種析課框架成為我們思考與研究的習慣時,我們會變得善於思考與分析,此時我們不僅能較客觀地評價一堂課,也能找出各種不同課型的共性與差別,還能判別這節課在我們一定區域或範圍內的地位,我們的課堂教學研究水平也就水到渠成。

為了更形象、具體地切入課堂教學研究,更有效地反觀自己的教學行為,對教師個人日常教學我還提出從教學設計到課後的反思時可以嘗試回答下列問題:

1.你想引導學生去哪兒?(教學目的——這個目的必須是具體、明確的)

2.你如何引導學生到達目的地?(教學設計——這種設計必須體現學科的特點、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3.你和你的學生到達目的地了嗎?(教育評價)

4.你為啥設計這樣的路徑來實現你的目標的?(教育理念)

第4個問題是我一直在強調和要求我們的上課教師要積極思考,認真回答的問題。我的目的只有乙個,就是試圖促進我們的教師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時能盡可能避免單純憑自身經驗來分析自身的教學行為,而能以「課標」的基本精神、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等多視角,更理性、高效的方式進行。

如果我們的教師能在教學設計時充分思考上述問題,同時,在教學實施中充分關注學生主動參與的有效性、學生合作學習與**的實效性,充分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選擇及差異發展,這樣,我們的教師對自身教學的考察就會更有「理性」,教學也就會更加有效。

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課堂教學研究既是我們教師的日常生活,又是我們教師的專業學習與合作研究,因此,我們還必須重視它的存在形態。首先,課堂教學研究是種合作研究,要強調上課教師、聽課教師、學生的合作,強調研究過程中三方的對話與觀念的分享。在我們學校目前的情況來看,尤其應重視學生在研究中的發言權,要多與學生對話,注重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學生收穫不大的課堂不能算是高效的課堂。

其次,課堂教學研究可以就教學中的某個較為複雜的問題進行專題**。如,為了解決某個教學問題我們的教學研究可以依託在此方面相對專長的教師上研討課,同時析課也以專題的方式進行。「合作」與「專題」應成為我校課堂教學研究的主要形態。

三個層次的努力方向為研究的目標

根據我校目前的教師素質與教研的水平,深化我們的課堂教學研究可以分三個層次進行努力:

第一層次目標:課堂研究要從注重結果(尤其是過分注重考試分數)轉向注重教學過程的科學性與注重學生差異發展上來。長期以來我們習慣單純以學生考試的分數為標準來評價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這樣的評價是很低層次的。

學生的考試分數能解釋我們教師教育教學的什麼方面內容?是教師的教學能力,還是教師教學的責任感?...... 當我們考察「分數」時,重要的是要找到「分數」背後人們沒看到的東西,就是要看看這個教師所任教的學生的「分數」高是如何取得的?

「分數」低的原因又在哪兒?就我校目前的實際狀況來看,希望我們教師的教學行為要從以「題海戰術」的魔法獲取學生考試高分的教學行為轉向認真研究自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上來。當然,我們並不反對「分數」,但僅有「分數」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教研要從「結果」向「過程」轉變。

這種轉變是我校課堂教學研究從低層次、經驗式走向規範化與科學性的前提,是我們課堂教學研究深化與提公升的基礎。

第二層次目標:課堂教學研究要從僅憑個人的經驗轉向把握學科教學基本特點與基本規律上來。我們要認真研讀「課標」,理解「課標」文字敘述背後的基本教育理念;我們要認真閱讀學科大家的專著、廣泛閱讀教育原理及學科教學的專業報刊雜誌,把握學生學習本學科的內在機制與特點。

通過認真學習與不斷實踐,我們才會對任教學科的基本特點與教學的基本規律有自己的理解與詮釋,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身的教育理念。把握學科教學基本特點與基本規律,形成教師個人的教育理念是成就「名師」之魂,也是我們課堂教學研究深化的關鍵點與難點!

第三層次目標:通過上述兩個層次的轉換與積累,促進教師確立發展意識、反思意識、效率意識和特色意識,並通過多視角討論學科教學本質,評價課堂教學成功與失敗,進而揭示現代課堂教學的基本特點,逐步形成具有學科品味的、我校教師個人特色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流派。這是我們深化課堂教學研究的最終目標。

總之,研究視角的確立與分析課堂框架的構建不僅關係到教師教學理念更新問題,同時也是我們深化課堂教學研究的技術與工具;課堂教學深化的目標建立給教師專業成長指明了正確路徑,目標能否達到是關係到我們學校發展戰略能否實現的重大問題。因此,希望廣大教師尤其是管理人員要深刻理解建立課堂分析框架與確定課堂教學研究目標的重大意義,並積極踐行。我堅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幾年,我校的課堂教學研究一定會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我們一定能培養出一批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名師」。

有效課堂教學研究

有效課堂教學研究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校本研修活動安排 根據進修學校培訓部要求,結合學校校本研修工作計畫,定於5月25日用乙個下午的時間開展以 有效課堂教學研究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校本研修活動,為了使活動順利開展並收到實效特如下活動安排。活動時間 2012年5月25日下午 地點 三年級教室 參...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隨筆

桓仁第二高中王金娥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如何進行教師角色的轉變,如何運用合作式手段進行教學,如何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來適應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如果能得以解決,我們就會實現有效教學,達到課堂教學它應有的目的。為適應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應做一些必要的改變。一 英...

課堂教學研究方案

2010年3月 課堂教學研究方案及措施 一 指導思想 以規範課堂教學行為為基礎,以 課堂教學高效性研討 為研究核心,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突出問題為切入點,集學習 實踐 研究於一體,加強實效性,減少盲目性 隨意性,解決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優選先進的教學模式 教學理論去指導教學實踐,並總結經驗。通過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