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的目的在於與家長交流情況

2022-03-04 16:06:15 字數 1103 閱讀 1310

家訪的目的在於與家長交流情況,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不僅如此近距離的接觸了每一位學生,而且也深深地體會到作為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關心和重視,當然也了解到我們現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都為我思考如何建設乙個和諧良好的班級集體,乃至於促成一種家校通力合作,共同營造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氛圍提供了原始積累。現在把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現在學生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性格習慣養成影響非常深。

我班目前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父母工作比較忙碌,所以在感情上父母都存在一種愧疚孩子,並期望給予孩子更多關愛的方式來補償對孩子的虧欠,於是在物質生活上對孩子是有求必應的,在家裡很少讓孩子參與家庭勞動,甚至於為了照顧好孩子請保姆專人服務。這讓孩子在性格中缺少吃苦的精神,缺少做事的意志力,導致行為習慣的偏失。家長儘管知道自己有些過於溺愛,但始終過不了感情這一關。

這次家訪的其中乙個孩子就屬於這樣的典型代表,家訪溝通的確讓家長更加清醒的認識了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存在某些問題,但是實際操作起來也確做不到永續性。

二、老師和家長的坦誠溝通,互相信任和協作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關鍵。

平時我與學生的交談中,知道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天忙於工作,極少照看、督促孩子的學習,關心孩子的生活。而且做起教育工作來也相當的簡單、隨便甚至粗暴。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

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當然在與家長聊的過程中,也了解到孩子在家的一些異常表現,得到了這些資訊,使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能對症下藥。很多家長都反映:

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我們應當更加全面地認識這個問題,好好地與家長溝通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更要取得家長的支援,因為僅僅依靠學校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三、我們要更多地關心那些特殊的孩子。

班級裡的孩子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孩子是需要特殊的、持續性的關愛的,有些孩子需要的是當頭棒喝,有些孩子是需要鼓勵扶持的……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是我這次家訪後和家訪老師們共同得出的乙個結論,這也提醒我在今後的教學管理中要實施好自己教育計畫,不能因為繁瑣的日常工作而打亂了對學生持續性規律性的教育,不要遇事才教育,而應該提早計畫,規律教育。

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在於促進教和

小學科學課中評價的認識 在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 教材 教學進行重大改革的今天,評價的內涵如果僅僅停留在目前廣泛認可的 對教育教學作出價值的判斷 是不能滿足新課程標準和教學發展的需求的。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教學評價不僅是對學生現時狀況的價值判斷,其功能在於在促進學生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積極地參與教育教學活...

家長被家訪的感想

我是學生田佳洋的家長,11月3日,班主任陳老師帶了四名 小不點 學生專程到我家進行家訪。這次家訪不同於傳統的家訪,不會讓家長感覺到,老師來了,一定沒有什麼好事 也不會讓學生知道,老師走了,一定沒有什麼好結果。而是靈活多變,老師和四個學生把平時同孩子在學習和娛樂中發現的問題和表現總結得淋漓盡致,加深了...

教育目的與教學目的是普遍與特殊的關係

教育目的與教學目的是普遍與特殊的關係。教育目的是國家培養什麼樣人才的總要求,反映社會成員在教育上總的需要。教學目的是教學領域裡為實現教育目的而提出的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學主體的需要。教育目的引導著教學目的,教學目的必然受制於教育目的。通常,教育目的要轉化為教學目的,使社會需要具體化為教學主體的需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