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說課稿格式

2022-02-09 15:21:13 字數 4166 閱讀 7421

各位評委老師上(下)午好,我是語文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 (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是人教版-年級下/上冊第-單元的第-篇課文,該單元以「 」為主題展開。

《》是(文章體裁),主要寫了 (主要內容),表達了 (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一般是:語言簡鍊、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緻充滿詩情)」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了解本課寫作背景和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2.整體理解文意,概括( )提煉(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整體感知要達到的』

3.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研讀賞析要掌握的』

由於(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因為(學生的一些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此外我準備用多**手段輔助教學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匯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是()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首先,教師請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

這為學生閱讀文字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接下來,教師請數字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或者是聽範讀),教師請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的關鍵詞句,理清文章脈絡,教師根據學生板書文章脈絡。(教師板書)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環節3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教師以多**出示q1,q2,教師請學生先默讀在分組討論。

q1,q2的設定一脈相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環節4拓展延伸

好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等等之類

環節5課後作業

好處:鞏固知識點(知識類)

發揮學生想象力,理論-實踐,學以致用(作文類)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乙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

2》語文說課稿格式2009-03-27 14:44語文說課稿格式2023年02月08日星期日下午 11:04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今天說的課題是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說這堂課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語文第_______冊第_______單元_______課是一篇的文章,本單元是_______單元,要求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2

34這_______個教學目標的設定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整體感知——區域性思維——遷移拓展。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並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本節課的訓練重點是

二、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乙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

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情景設定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4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謂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可以說,點撥法是開啟學生智慧型,點燃思維火花,提高教學效率,解決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現象的一把密鑰匙。

三、說學法:

「乙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教會學生發現真理。」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相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澱的四重境界。

(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

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3自主**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4懸念法——帶著問題,鞏固提高。

4其中,討論法很重要,討論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難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以求明確重點,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當眾說話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教學程式:

(一)激趣揭題,質疑定標

「疑,思之始,學之端。」可以對學生發問根據學生的疑問,巧妙地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知,讀中學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乙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應該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讀後討論三)研析結構,精讀感悟

劉勰說得好:「觀文者批文以入情。」閱讀教學中應該像葉聖陶先生說的那樣:

「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們可以扣「問「展開,結合學法指導,採用的方法,指導學生讀中悟情。

1、細讀悟理

(1)整體層次:做到思之有序。這部分可分三個環節:

a、提供自學材料;b、個人嘗試練習;c、小組交流反饋。

(2)研讀悟學法:讀中解惑悟情。這部分採用教、扶、放的方式。(導讀、交流、自學)

2、精讀悟情

抓住本課中你認為最精彩的語段進行分析,談談你認為他寫得好在**?可進行遣詞造句的錘練。

四、總結遷移,形成積澱。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

學生提出問題,並且帶著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為此,可以利用這樣的問題總結全篇課文:

你認為自己這節課學得怎麼樣?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老師這節課教得怎麼樣?

有哪些地方你覺得還沒有講清楚?繼而根據學生情況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我布置的課外作業是

3》說課稿一般格式2009-06-02 15:58各位評委老師上(下)午好,我是語文_____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 》是人教版-年級下/上冊第-單元的第-篇課文,該單元以為主題展開。

《 》是(文章體裁),主要寫了主要內容),表達了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一般是:語言簡鍊、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緻充滿詩情)」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了解本課寫作背景和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2.整體理解文意,概括( )提煉(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整體感知要達到的』

3.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研讀賞析要掌握的』

由於(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因為(學生的一些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中學語文說課稿格式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 一 教材分析 選自人教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年級冊第單元中的一篇 課文,本單元是 單元,是 文章體裁 主要寫了 主要內容 表達了 中心思想 寫作特點 一般是 語言簡鍊 層次清晰 描寫生動 細緻充滿詩情 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鑑於教材內...

語文說課稿

一剪梅 說課稿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 一剪梅 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三個部分來進行說明。說教材 一 第三冊語文主要是詩詞,從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和考試來說,詩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 1 在這一部分,高考時直接題和間接題都很多,關鍵是直接題較多,如 1 作家作品 ...

小學語文說課稿

荷花 說課稿 語文 一 教材分析 1 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十二課的 荷花 是一篇寫景記敘文,本文寫了 我 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象的事。作者寥寥400個字,把滿池荷花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美而入情,以情深而觀景,由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