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心得體會

2022-02-05 00:34:23 字數 1404 閱讀 4791

在校領導的重視下拿到《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厚厚的一本書,翻開內容,裡面涉及到了導學案設計行動要求、設計要求、基本規範以及使用等內容,還涉及到10個專題內容,基本上把我們在做導學案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或者應該注意的事項都包含在內。可以說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讀了這本書後,我很有體會。

一在教學實踐中如何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一書指出:導學案是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性學習的師生互動的教學合一的設計方案。導學案不是教案,也不是學案,它是乙個隱含老師主導作用的文字??

導案,也是乙個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練案,還是乙個師生、生生情感交融,生命對話的有機載體,乙個蘊含新教育理念的創新性文字。導學案體現了教學合一。於是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我找到了一艘渡船。

我認識到:認真學習、研究導學案的設計,力爭把導學案設計成學生學習的路線圖、指南針、方向盤、導航儀,並在使用中不斷調整、修改、完善,就能真正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

二在教改實踐中如何認識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關係。

多年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讓我們認識了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創造之精神的人。但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素質教育往往成為口號,而應試教育則愈演愈烈。

面對這種現狀,自己覺得做為一名初中教師,我們的學生面臨兩種選擇:要麼考上高中,公升入大學,成為一名知識型人才;要麼中考無望,回家務農,放藏獒,成為一名文盲型的勞力。要對得起家長和社會,是否還得抓住中考這條主線?

《高校課堂導學案設計》一書給我指明了方向。書中引用山東省昌樂二中的口號:高考只是素質教育的副產品。

是的,昌樂二中教學改革的實踐成果對這句口號做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我從中深刻認識到應試能力只是學生素質的乙個方面。加強素質教育,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啟用學生封存的記憶,開啟學生幽閉的心智,放飛學生囚禁的情愫,有了良好的心態和能力,何愁中考和高考呢?  《高校課堂導學案設計》一書還明確指出:

雖然考試是乙個不可迴避的話題,沒有考試過不了今天,但是光有考試過不了明天。好的教育不會因考試而改變,更不會在考試中敗下陣來。這也是許許多多的課改學校用不爭的事實證明了的。

三其次,找到了渡船的槳。

《高校課堂導學案設計》一書序中指出:這本書是目前國內第一批比較系統的論述關於導學案的專業性教育書籍,具有很強的操作指導性。&&這本書本身就具有渡船的功能。

隨著學習的深入我感到這條船不是買了船票就能到達彼岸的機動船,它是一艘激情噴發的、活力四射的賽龍舟,需要大家的通力協作、奮發拼搏才有望到達彼岸。我作為一名初中教師應該找好自己的位置,用好自己手中的槳,參與到拼搏中去。

這裡所說的漿就是書中所闡述的導學案的設計、使用原則加上自己的二次加工創造而形成的新的可操作的教育教學技術。

讀了《高校課堂導學案設計》一書,從中找到理論支援;另一方面要認真參與教學改革實踐。在研讀新課標,調查學情,學法指導和分層設計的方面狠下功夫,讓我們這支賽龍舟乘風破浪勝利的到達彼岸。

學習導學案心得體會

導學案的作用 主要在導,即導學式教學,讓學生的學走在教的前頭,把學會學習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實和體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正是從學生的主體性出發,緊緊圍繞學生的學習設計和展開教學過程,它既是學習的路線圖,又是思考問題的路標,把發現問題 研究和初步解決問題置於全過程,把導學指向學生的自我建構。同時,它是...

學習導學案心得體會

二 導學案的設計有效地指導教師的課堂授課 為了極大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堂上要求我們做到三講三不講 講重難點 講易錯點 講易混點 學生會了的不講 自己能會的不講 講了還不會的不講 可是哪些知識點學生易錯,哪些是學生通過自學就能學會的,這要求教師必須準確掌握,不能僅憑教師在教學過程的的教學經驗。另外教師也...

學習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2011年8月,我懷著一顆探求的心看了 高效課堂的22條 這本書。讓我領略了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一 高效課堂教學給我的印象 一 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 是以教師的認真講,學生的仔細聽為主,學生的一切服務於老師的教學 老師是領隊,學生是隊員,老師領路帶學生,最終學生不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