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

2022-02-02 15:25:49 字數 3593 閱讀 8368

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角色如何轉變?

西北課改名校共同體|2016-04-05 09:22

小組合作學習下教師角色是否發生了轉變,是否需要轉變,是小組合作學習實施過程中不斷被**的問題。毋庸置疑,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下,教師角色確實發生了變化,而且許多方面變化巨大,但這種變化不是教師角色的根本改變,而是教師在履行崗位職責時對自身角色的一種調整和完善、一種優化和昇華,應該說,變,是教育發展的必然,未變,是教育本質使然。

做教學設計的「藏寶者」

設計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第一步。它是承載教師勞動並體現教師勞動的部分。有教師崗位在,設計教學的活動就會存在,這是小組合作學習下教師角色未變而且不能變的部分。

同時,小組合作學習下的課堂不同於傳統課堂,此時的課堂小組並列,先學後教,那種重在設計教程,以教程帶學程,細緻嚴密地規定學生的學程,細緻到第幾分鐘要求學生讀書,讀第幾頁第幾段的做法,顯然與小組合作學習相悖,是作為設計者的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下必須改變的。

小組合作學習下的教學設計是一種更加面向學習者的設計,設計的一切活動均圍繞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如同事先布下的乙個局,教師就是那布局者和藏寶者,學生是那靠團隊的智慧型協力去把教師藏下的「寶貝」挖出來的破局者和挖寶人,「寶貝」是本課的教育目標。「寶貝」藏在某個地方,同時隱藏在尋寶的過程中。

教師要確定好「寶貝」,讓學生知道找什麼;要布好局,讓尋寶的過程具有更大意義;要講好遊戲規則,讓學生根據規則去尋找。所以小組合作學習下的教學設計實際上是在設計學生的學程。教師不再侷限在思考自己在課堂上如何講,使用什麼教學手段講,而是努力為學生設計乙個在一段時間內自己開展學習的方案,設計乙個以學生合作學習為核心的方案。

作為小組合作學習下的教學設計者,其選擇能力尤為重要。一是要善於根據方式選內容,並不是所有的課程內容都適合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也無法覆蓋所有學習內容。教師必須具備選擇判斷的自覺性和能力,預設適切的課程內容供學生在小組內通過合作的方式學習。

二是要善於根據目標選擇內容。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目標追求上存在差異。在國際上,有的國家在使用合作學習方式時,主要用來學習概念性內容,這樣的內容,對整個課程來講,更多集中在「是什麼」的學習層面上;而另外一些國家,則更多用合作學習來**社會內容,培養高層次的思維能力。

可見,對合作學習目標的界定直接影響學習內容的選擇。三是要善於根據程度選切口。好的內容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選擇好的問題切口對學生展開學習很重要。

這樣的切口從程度上講一定要讓學生跳一跳夠得到。跳是態度,夠得到是能力。伸手就夠到了,缺乏挑戰性;怎麼跳也夠不到,會導致學生不跳。

設計出能讓學生心甘情願去跳、去爭取獲得「物品」的過程就成為考量設計者功夫的所在,是變的重要方面。

做小組合作的「護航者」

在學生學習中發揮引領作用,是教師履行崗位職責的又一方面。在傳統課堂中,這種引領是通過教師先教學生後學實現的。小組合作學習下教師的引領發生了巨大變化。

此時的引領不能「代庖」,把需要學生自己「尋」得的知識主動呈現給學生;也不能「領航」,自己在前面探路,讓學生在後面跟隨;更不能「旁觀」,事不關己,神遊課外。小組合作學習下的教師更像是乙個護航者。教師要在能夠觀察到的距離內觀察學習程序,掌握學情。

教師要快速判斷各種情況變化,保證在小組學習最需要幫助的時刻和部位,迅速加盟到小組中,幫助小組解決問題,保證小組航行安全並順利抵達學習彼岸。

從護航的角度講,教師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突出護衛中的全景性。小組合作學習下的課堂由若干個獨立小組構成,只關注乙個或幾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忽略或丟下其他小組不管,不符合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原則。

為做到全景性護衛,教師需要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領,最大限度地將各小組的學習情況盡收眼底。二是突出護衛中的全程性。全面掌握學情是教師發揮引領作用的前提。

以教為主的課堂,教師通過觀察、提問、演練等環節,較為容易掌握學情。小組合作學習下,教師只有跟隨小組學習全程,才能把握學生學習的心路,找準教師實施引領的起點和關鍵點。三是突出護衛中的選擇性。

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護衛不是監督,不是看小組學習是否在教師預設的軌道中進行,而是觀察學生是否能抵達終點。作為護航者的教師,要對航程中的情況瞭如指掌,對破除航程中的險境胸有成竹,擁有根據只言片語迅速判定小組學習程度和問題的本領,在小組學習出現偏頗、遇到障礙時能及時發現,以教者的智慧型、長者的權威給予點撥糾正,幫助小組走出困境,步入正確軌道。

做學習成效的「品鑑者」

作為教者,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實施評價不會因教學模式的改變而取消,這是教師作為評價者未改變的地方。小組合作學習下,伴隨課堂教學整體的變化,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從評價物件到評價內容、從評價標準到評價目的都在進行調整,這是教師作為評價者發生改變的地方。

小組合作學習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從關注學生個體轉向關注小組;從評價學習成效轉向既評價學習成效,也評價團隊的學習狀態,更關注個人在團隊中的表現,關注群體的合作意願與策略,關注小組的合作氛圍。評價目標是小組發展下的全體學生發展。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品與鑑的成分應該更多,應該是教師與學生一起去品變化,品成長,品成功。

鑑別是非,鑑別程度,鑑別優劣。通過品鑑找準下一步學習的起點。通過品鑑,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哪,需要在哪。

這裡的品鑑更側重引領,側重以欣賞鑑定的方式實現引領。這樣的品鑑,較之過去的評價,多了乙份研究,多了乙份欣賞,將更能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增強學生與小組、學生與學習、學生與教師的親近感。

教師對小組學習的品鑑包括品鑑方向,品鑑策略,品鑑狀態。所謂品鑑方向,就是要正確判定小組合作學習的合理因子,讓小組明白,儘管這次學習走得可能不夠遠,但小組在學習中呈現的一些萌芽是今後學習成長中更珍貴的部分。所謂品策略,是因為在團隊學習中,策略的掌握運用更為重要,通過什麼途徑逼近目標,如何共同迅速逼近目標,是小組成功的關鍵,也是今後團隊攻關的重要部分。

要從策略選擇、策略運用的角度幫助小組成長。最後是品狀態,乙個成功的小組,狀態一定是最佳的。作為評價者的教師要從對狀態的感悟中幫助小組把握團隊學習程序,不讓乙個學生掉隊,也不讓乙個學生產生游離感。

做學習環境的「創設者」

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創設必備條件是教師固有的工作,不論在哪種教學模式下,教師都會努力為之。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作為創設者的角色沒有變。但是,相對於以教為主的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所需的配套條件確實變化巨大,學習條件對學習活動的作用更突出,教師作為條件創設者的角色也更鮮明,這是作為創設者的教師改變的地方。

小組合作學習要求教師圍繞小組的學習來組織和創設條件。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條件是保障小組學習開展,即保障學生在小組內能夠學,願意學,學得好。在保障小組學習開展的各種條件中,環境條件尤為重要。

小組合作學習需要這樣一種環境:它能夠保障小組學習持續,不斷深入,保障學生不是被動地完成教師的要求,蜻蜓點水,淺嘗輒止,而是積極**,合力攻關。學生樂於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學習,在小組內安心學習,通過小組學到了更多有用的知識,學習變得越來越有品位。

培育這樣的環境,教師一要重視小組的凝聚力,二要重視小組的**力,三要重視小組文化建設。小組凝聚力對保證小組正常運轉作用巨大。它會牢牢吸引組內學生,使他們願意成為小組的一員,共同為小組的成就興奮,為小組的前行努力,為了小組,刻苦學習,為了小組,積極奉獻。

這是與以往的條件創設截然不同的地方。小組**力是小組深入開展學習的基礎,也是教育目標規定的重要內容。**的助推器是質疑,保證**持續的是毅力。

小組學習應該擁有這樣的氛圍,大家有勇氣質疑,質疑成為需要,變為小組的習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還需要有適合小組發展的小組文化,它是一種精神,一種價值觀,一種規約。以小組合作**為基礎成長起來的小組文化,將更有利於涵育學生心靈成長,有利於從品格上塑造學生。

這是小組建設不同於班集體建設的地方。

小組合作合作學習

對小組合作的認識與做法 現象 聽課時,有一種感受,不論是否存有合作的時機,是否有合作的必要,教師就喜歡採用分組的方式讓學生小組討論,進行合作學習,一節課甚至進行多次合作學習。討論時學生各說各的,學生沒有傾聽的習慣與交流的技能,有的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及於討論交流,有的學生不善於獨立思考,不善於相互配...

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 整理集 小組合作學習 於1970年興起於美國,1980年起在世界範圍取得實質性進展,1990年起在我國部分地區和學校進行了實驗研究。小組合作學習是以3 6人組成的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它把乙個班的學生按照學業成績 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等因素平均分成若干個 組間同質 組內異質...

小組合作學習

看到他們有這樣的成績,我感到很高興,覺得小組合作確實是乙個很有效的方法。結合七年級學生的特點,每個學生都有好勝心理和自尊心,但因為有些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正確,導致成績不理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優秀學生更優秀,讓學困生也得到一定成就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保持積極主動心態,樹立自信,學會與他人合作,互幫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