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主義與教育讀後感

2022-01-03 07:35:09 字數 1408 閱讀 8550

讓思想開出民主之花

《民主主義與教育》——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論專著,初讀時覺得很難理解,但耐心讀完後卻有很多收穫與啟發。杜威在書中提出了許多與傳統不同的教育觀念,這些觀念有些正好契合了新課程理念。

1、 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誘發」、「引出」兒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新課程理念提倡啟發式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認為教學方式應由原來單純的講授法轉變為以**為主講授為輔的方法。

2、杜威推行他的新型教材——活動作業課程,並且十分注意結合兒童的特點和學習需要來安排教材。

他認為學校課程的內容和材料應當從社會生活的最初的不自覺的統一體中逐漸分化出來,課程的設定應立足於受教育個體,尊重受教物件的天性和興趣,實現其在「做中學」、「做中練」和「做中鞏固與提高」的旨趣。並且,其與生活也密不可分,正所謂「教育即生活」。他認為兒童的成長總是通過他們的生活來完成和表現的;教育不能脫離兒童的生活,因為兒童的本能生長總是在一定環境下發展。

教育應當與兒童的生活緊密結合。

被譽為我國新課標、新理念、新學法的最佳參考用書——美國初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學探索者》的編寫就正好證明了杜威的觀點。在這套書中,沒有大量科學的理論與推導,而是通過適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各種實驗,讓孩子們自己發現生活中的科學。就拿地理來說,其實它離我們的生活很近,教師要將學生帶入自然、人文的景觀之中,讓地理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之中。

這樣的教材、這樣的教學才能吸引學生。杜威也認為,如果我們所用的教材必須設法使人感到興趣,這就意味著所提出的教材沒有與目的和兒童現在的能力聯絡起來;或者即使有聯絡,並未被察覺。之前有過幾次實習,我發現現在的很多教師都是為了「新」而「新」,他們並不是關注授課的方式以及素材而是過多地注重形式上的「新穎」。

但對實際是否能真正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以及能力的問題上考慮不多。

3、 民主社會是教育發展的沃壤,民主社會的教育是無比先進和無比優越的。

杜威一再明確指出,在無種族隔閡、無階級隔閡的自由平等的社會,不容許少數人壟斷教育機會,要通過教育使人人發揮其開拓創新的才能。理想的民主主義國家應當允許利用個人不同的卻又饒有變化的才能,來共同促進社會邁進,絕不該藉口人的天賦不齊而造成階級鴻溝。

但我覺得在滿足基本教育的前提下,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提倡精英教育?什麼才是真正的民主公平?我認為不是說每個人都享有同樣的教育而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儘量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統一和標準。

不過這並不是說要給孩子們分成三六九等,我認為乙個合格的教師,他的詞典裡是不會有「差生」二字的。有無「差生」二字這種說法,事關教育觀念,事關師德修養。人非生而知之,來求學,是學生,學的是否順利,學的是否適時,總有長短先後,以「差生」稱呼未能名列前茅的學生,可謂庸俗。

而一些教師也常常會提到「轉化差生」這樣的說法。教師有怎樣的教學語言,取決於他的學識修養,取決於他的人格意識,也取決於他獨立思考的精神。

我想說,要真正地實現杜威所描述的理想的教育,想真正實現新課標、新理念、新教法,如果不從思想上辨析這類問題,所謂「民主主義」就是一句空話。

讀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有感

近期在讀杜威的 民主主義與教育 雖然讀起來感覺很難理解,但是對於一些觀點,我通過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也有較深的體會。我覺得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首先最重要的是先理解杜威的哲學思想。杜威的哲學思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杜威把對現實生活和實踐的關注當作哲學的根本意義所在。杜威哲學的各個方面,都在於從實踐...

民族主義與教育讀後感

其一 教師與學生在人格尊嚴上是平等的,賦予兒童以主體地位,樹立起 兒童中心論 的意識,反對 教材中心論 教師中心論 兒童中心論就是重視兒童求知好動的天性,避免傷害兒童的天性與興趣,讓兒童做為學習的主體自己主動地學習。對此,杜威說到 現在,我們教育中將引起的改變是重心的轉移。這是一種變革,一種革命,是...

讀後感愛心與教育讀後感

從 的手記裡,我們還可以得到的 最重要的啟示,首先是認清自己的教育活動的目標,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夠在未來社會中站住腳跟 開創事業的人才。這樣的人才,不僅要在學校裡讀書,通過讀書獲得一定的紮實的知識,更需要終生有讀書的興趣,求知的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