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專題摩擦力總結

2021-12-20 15:01:42 字數 4362 閱讀 6448

1.關於靜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間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

b.受靜摩擦作用的物體一定是靜止的

c.靜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在物體間壓力一定時,靜摩擦力的大小可以變化,但有乙個最大值

2. 要使一粗糙的長方體木塊在水平木桌的表面上滑動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盡可能小些.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

a. 將木塊和木桌的接觸面刨光滑些

b. 木桌表面上墊一張平整的鐵皮

c. 使木塊的滑動速度增大

d. 取木塊表面積最小的那個面向下放在桌面上,減小與桌面的接觸面積

3.自行車在平直公路上加速前進時關於前後輪所受摩擦力的情況:

a.前輪向前、後輪向後

b.後輪向前、前輪向後

c.後輪向前、前輪向前

d.前輪向後、後輪向後

4.質量為10 kg的物體靜止放在水平面上,物體和水平面間最大靜摩擦力為40 n,滑動摩擦力為37 n。水平拉物體的力分別為38 n和50 n時,物體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別為________和

5.兩個相互緊壓著的物體間發生相對滑動時,動摩擦因數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μ和物體間的相對速度大小有關

b.μ和摩擦力f成正比,和正壓力n成反比

c.μ與相互接觸物體的材料有關,材料一定,μ也一定

d.μ與物體間接觸的面積大小有關。

6.在水平桌面上放一質量為10 kg的木箱,木箱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用15 n的水平力拉木箱,則桌面對木箱的摩擦力為

a.19.6 n b.1.96 n

c. 9.8 nd.15 n

7. 馬拉著600 n的空雪橇在水平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需用水平拉力18 n,若雪橇上載貨 500 kg,則馬需多大的水平力可使雪橇仍做勻速直線運動?雪橇和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多少?

一、滑動摩擦力

1.概念:當乙個物體在另乙個物體表面滑動的時候,會受到另乙個物體阻礙它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產生條件

3.大小: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成正比,即:f=un

4.作用效果:總是起著阻礙物體間的作用.

5.方向:跟接觸面相切,並跟物體方向相反.

⑴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時,物體不一定是運動的,也可能是靜止的,但一定發生了相對運動.

⑵滑動摩擦力一定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一定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並不是說一定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即不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滑動摩擦力可以作動力,對物體做正功,也可以作阻力,對物體做負功.受滑動摩擦力的物體如果沒有發生位移,滑動摩擦力對物體不做功.

二、靜摩擦力

1.概念: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產生的摩擦力.

2.產生條件

3.大小:隨引起相對運動趨勢的外力的變化而變化, 與正壓力無關.

4.作用效果:總是起著阻礙物體間的作用.

5.方向:總是與物體的相反.

靜摩擦力阻礙的是物體間的相對運動趨勢,並不是阻礙物體的運動.它可以作阻力,也可以作動力.

6.最大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的最大值與接觸面的壓力成正比,還與接觸面有關係.

最大靜摩擦力並不是物體實際受到的靜摩擦力,物體實際受到的靜摩擦力小於最大靜摩擦力;最大靜摩擦力與接觸面間的正壓力成正比;一般情況下,為了處理問題的方便,最大靜摩擦力可按近似等於滑動摩擦力處理.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判定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因此,判斷摩擦力方向時一定明確「相對」的含義,「相對」既不是「對地」,也不是「對觀察者」.「相對」的是跟它接觸的物體,所以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也可能相同,也可能與物體運動方向成一定的夾角.

【規律總結】滑動摩擦力方向的判定

⑴其依據是「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⑵其步驟為:

①確定研究物件(即受摩擦力作用的物體);

②確定跟研究物件接觸的物體(給研究物件摩擦力的另乙個物體);

③找出研究物件相對於另乙個物體的運動方向;

④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例:如圖,在水平桌面上放乙個重ma=2kg的木塊a,a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1=0.4,在a上放有重mb=1kg的木塊b,b與a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2=0.1,求:

(1) ab一起勻速運動時,它ab間的f為多大? 拉力f為多大?

(2)若在f的作用下ab一起向前加速運動,則f最多為多大?

1.判斷靜摩擦力方向的四種方法

(1)由相對滑動趨勢直接判斷

因為靜摩擦力的方向跟物體相對滑動趨勢的方向相反,如果我們所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相對滑動的趨勢很明顯,就可以由相對滑動趨勢直接判斷.這是判斷靜摩擦力方向的基本方法。

(2)用假設法判斷

所謂假設法就是先假設接觸面光滑,以確定兩物體的相對滑動趨勢的方向,從而確定靜摩擦力的方向。

(3)由運動狀態判斷

有些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緊密相關,可以由物體的運動狀態來判斷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

(4)用牛頓第三定律判斷

由以上三種方法先確定受力比較簡單的物體所受靜摩擦力方向,再由牛頓第三定律確定另一物體所受靜摩擦力方向.

2.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可由相對運動方向確定或牛頓第二定律確定

例題1: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放有乙個質量為m1的長木板,當質量為m2的物塊以初速度v0在木板上平行於斜面向上滑動時,木板恰好相對斜面體靜止.已知物塊在木板上上滑的整個過程中,斜面體相對地面沒有滑動.求:

(1)物塊沿木板上滑過程中,斜面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2)物塊沿木板上滑過程中,物塊由速度v0變為v0/2時所通過的距離.

關於摩擦力理解的「7個」誤區

1.認為「摩擦力一定和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滑動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靜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而不一定與物體的實際運動方向相反。

2.認為「靜止的物體只能受到靜摩擦力,運動物體只能受到滑動摩擦力」

摩擦力發生在相互接觸並擠壓的兩個接觸表面不光滑的物體之間.如果該物體之間存在相對運動,則有相互的滑動摩擦力;如果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並存在相對運動趨勢,則物體間有相互的靜摩擦力.

3.認為「中的就等於物體所受的重力」

壓力是根據作用效果命名的一種力,其方向總與接觸面垂直並指向受力物體,即屬於彈力.重力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一般情況下兩者不會相等,只有一些特殊情況時才會相等.

4.認為「摩擦力總是阻力」

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礙物體問的相對運動(滑動摩擦力)或阻礙物體問的相對運動趨勢(靜摩擦力),但不一定阻礙物體間的實際運動.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5.認為「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由公式可知,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最大靜摩擦力也與壓力成正比但靜摩擦力的大小應根據物體的實際運動狀態利用平衡條件或牛頓運動定律來確定。

6.認為「乙個物體在乙個接觸面上可以同時受幾個摩擦力的作用」

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問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相對運動的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即針對具體的物理問題,摩擦力是唯一的。

7.認為「摩擦力是不變的」

摩擦力產生於兩個相互接觸、有彈力且存在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物體之間,當兩物體間彈力大小改變,會引起摩擦力大小改變,甚至引起摩擦力「有無」的改變;當外力改變時,物體間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發生變化,還會引起摩擦力的方向改變。

例題2: (廣東高考題)如圖所示,矩形斜面水平邊的長度為0.6,傾斜邊的長度為0.

8,斜面傾角為370,重為25 n的小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因數,在與斜面平行的力f的作用下,物體沿對角線ac勻速下滑,求推力f。

【例3】 (2023年福州模擬)木塊重為6 n,把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彈簧秤水平向左拉木塊.當彈簧秤的示數增大到3.2 n時,木塊剛好開始移動.已知木塊與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

(1)當彈簧秤示數為1.5 n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多少,方向向哪?

(2)當彈簧秤示數為4 n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多少,方向向哪?

(3)在木塊滑行的過程中,突然撤去彈簧秤,則剛撤去彈簧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多少,方向向哪?

【針對訓練31】如圖所示,物體a質量為4 kg,物體b質量為2 kg,a與b、a與地的動摩擦因數相同,物體b用細繩繫住,當水平力f=32 n時,才能將a勻速拉出,求:

(1)b對a的壓力大小;

(2)地面對a的支援力大小;

(3)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g=10 m/s2)

【針對訓練32】把一重為g的物體,用一水平推力f=kt(k為恒量,t為時間)壓在豎直的足夠高的平整牆上.那麼,在下圖中,能正確反映從t=0開始物體所受摩擦力ff隨t變化關係的圖象是(  )

一.摩擦力

1.產生條件

①.兩物體直接接觸;

②.兩物體間有壓力;

③.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

④.接觸面不光滑。

2.大小

①.靜摩擦力:在達到最大靜摩擦力之前隨引起這個摩擦力的外力增大而增大。

摩擦力剖析

1 定義 乙個物體在另乙個物體表面上相對滑動或有相對滑動趨勢時,要受到另乙個物體阻礙它相對滑動和相對滑動趨勢的力。相對滑動時叫滑動摩擦力,沒有相對滑動但有相對滑動趨勢時叫靜摩擦力。2 產生摩擦力的條件 1 兩物體必須相互接觸 2 兩物體必須有相互擠壓,即有彈力存在 3 兩接觸面不光滑 4 兩物體發生...

摩擦力教案

翟家中學臺善勇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摩擦力的存在。2 知道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3 認識摩擦的利與弊以及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二 過程與方法 1 經歷 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2 學習控制變數的方法 設計 分析實驗現象 歸納實驗結論的一般方法。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

摩擦力教案

高一物理王玲 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力學的乙個難點在於對物體的受力分析,在三種性質力的學習中,摩擦力的概念的建立和方向的判斷是難點,教材中分別介紹了靜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 以 靜摩擦力為主線,安排了學生猜想 實驗 分析結論並與生活經驗的差別進行 對比 讓學生在 衝突 中激發靈感 接受知識,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