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心理學期末複習總結

2021-10-13 09:32:57 字數 3414 閱讀 7848

填空7,20x1判斷10x1 單選10x2 概念5x3 簡答5x5 論述1x10

一、1、社會適應的影響因素:遺傳因素,自我矛盾,學習,環境變化。

2、合理行動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通常是理性的,在決定是否參加某行為之前,會思考這些行為的含義——故而,稱為「合理行為理論」

3、社會適應: 又稱社會健康,是指社會環境發生變化時,個體的觀念、行為方式隨之而改變,使之適應所處的社會環境的過程。

4、鍛鍊成癮:是通過身體活動為主要形式的行為成癮;與其他成癮行為有相似的成癮特徵;是由多種誘因所產生的。。

5、通常也將消極鍛鍊成癮或鍛鍊過度稱為「鍛鍊依賴」

6、青年期又被稱為「心理的延緩償付期」

7、個體鍛鍊指導的心理原則:①鍛鍊計畫的針對性②尊重和保護鍛鍊者的隱私③和鍛鍊者建立恰當的人際關係

團體鍛鍊指導的心理原則:①鍛鍊團體凝聚力的重要性②鍛鍊團體的組成③鍛鍊團體凝聚力的培養途徑

8、健康幸福感:也稱心理自我良好感或感覺良好現象,是心裡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健康幸福感與長期的身體鍛鍊有正相關關係。

9、情緒效益的測量方法:《心境測量量表》poms,《積極—消極情感程序表》panas ,《鍛鍊誘發感受量表》fei ,《主觀鍛鍊體驗量表》sees

10、身體殘疾:

精神殘疾:

11、影響殘疾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前五位因素:沒有時間,缺乏指導幫助,缺乏場地器材,行動不方便,對體育沒有興趣。

12、鍛鍊頻率:通常以鍛鍊者一周內鍛鍊的天數來表示。

13、鍛鍊處方:是指導體育鍛煉者有目的、有計畫和科學鍛鍊的一種方式。又稱運動處方。 它的基本內容包括鍛鍊目的,鍛鏈形式,鍛鍊頻率,每次鍛鍊持續時間,鍛鍊強度等五個部分。

二、概念

1、自尊:是乙個人對自己的重要品質所做的合理評價和整體感受,表現為一般的或具體的、積極的或消極的自我評價,以及對自我價值感、重要感和接受感的情緒體驗。

2、應激:也稱為壓力,指有機體遇到超越自己應對能力的刺激事件或擾亂自己平衡狀態的事件時,表現出的特定的或非特定的反應形態。

3、鍛鍊成癮:是指個體對有規律鍛鍊生活方式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生理依賴。

4、殘疾人:指身體器官組織功能失調的人。

5、社會自我:指個人認為他人對自己秉性或行為特徵的看法。

6、流暢狀態:是一種理想的內部體驗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人忘我的全身心投入到所從事的活動當中,從活動過程本身體驗到樂趣和享受,並產生對動作過程的控制感。

7、社會健康:又稱社會適應,是指社會環境發生變化時,個體的觀念、行為方式隨之而改變,使之適應所處的社會環境的過程。

8、運動處方:是指導體育鍛煉者有目的、有計畫和科學鍛鍊的一種方式。

9、鍛鍊強度:是指鍛鍊負荷強度,較為抽象的說法是負荷對身體刺激的深刻程度,通俗的說法是完成某一練習時身體的用力程度。

10、心境:是指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較持久的情緒狀態。

三、簡答

1、心理健康的評價標準: 第一,認知。即乙個人智力是否正常。

第二,情緒。即乙個人在多數情況下是否積極樂觀。 第三,人格。

即乙個人在為人處事上有無不良的思維和行為習慣。 第四,社會適應。即乙個人是否對自己與周邊世界的關係有適切的認識,如能否適應生活環境。

2、長期鍛鍊的情緒效益:①、提高健康幸福感。②、輔助**焦慮和抑鬱。③、有助於產生「流暢狀態」和「跑步者高潮」等美妙的情緒體驗。

3、短期鍛鍊的即刻情緒效益:①、改善心境狀態。②、降低焦慮水平。③、減少應激和緊張。

4、殘疾人身體鍛鍊的心理效益:(一)增加殘障人自信心,提公升自我效能感(二)增加殘疾人適應能力(三)有助於改善心境,降低焦慮和抑鬱(四)提供獲得樂趣、享受生活、體驗充實與滿意的機會(五)培養殘障人的進取精神,提高其意志力(六)促進殘障人的社會化(七)提高殘障人機體健康水平

5、合理行為理論和計畫行為理論的侷限性:

①、該理論沒有考慮人格因素、人口統計學因素和過去的運動經歷等因素

②、對於行為控制感的定義模稜兩可,致使對其的測量產生問題

③、產生行為意願到真正行動之間的時間間隔越長,真正行動的可能性越小

④、主觀標準的構成成分問題

6、跨理論模型的基本內容:①、行為改變是乙個逐漸增加的、連續的和動態的過程。 ②、該模型有四個相互關聯的構成部分:

改變階段、均衡決策、改變過程和自我效能。 ③、該模型認為,表現一種新行為的個體將沿著「前意向階段——意向階段——準備階段——行為階段」有序執行。

7、為提高社會適應能力而改善鍛鍊的具體指導方法:

①加強鍛鍊的趣味性。②加強鍛鍊中的自我思考。③加強鍛鍊中的角色學習。

④加強鍛鍊中的人際交流。⑤加強鍛鍊中的合作和競爭

8、鍛鍊團體凝聚力的具體途徑: (1)、建立鍛鍊指導者威信(2)、明確團體鍛鍊目標

(3)、建立良好的鍛鍊團體規範,加強鍛鍊團體成員交流(4)、提供情感支援,形成良好的指導關係

9、自我決定理論的基本內容:①、積極心理學的一部分,認為人是積極的有機體,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長和發展潛能。②、把動機分成三類:

內部動機、外部動機、無動機。③、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是一種共存關係。④、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與元認知策略的使用相關。

學習者的自我決定程度越高,元認知策略的使用越頻繁。

四、論述

1、青少年鍛鍊的特點及應注意的問題:

(一)骨骼和肌肉特點:生長發育過程中,年齡越小,骨骼密度越低。青少年的肌纖維橫截面積較小,肌肉中能源物質儲備少,肌肉收縮能力相對較弱,耐力較差,在運動中肌肉易疲勞。

因此,比較適合進行柔韌性、靈敏性訓練。

(二)心血管系統特點:青少年心肌纖維短而細,彈力纖維分布較少,因此收縮力相對較弱,心輸出量較少。 因此青少年鍛鍊應適量。

(三)呼吸系統特點:呼吸道狹窄,黏膜較薄弱,有豐富的毛細血管,但淋巴管黏液分泌不足。 因此,尤其是在寒冷氣候中運動時更要注意防止吸入太多冷空氣影響呼吸系統機能。

2、結合實際論述激勵鍛鍊行為常用方法和技術:

、常用的方法和技術有行為矯正策略,認知——行為策略,決定制定策略,社會支援策略,生態學策略,內部動機策略。

①行為矯正策略:通過改變物理環境,進而改變行為。例如,「堅持就是勝利」激勵自己堅持體育鍛煉。

②認知行為策略:該理論認為,內部思想在行為改變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設定鍛鍊目標,激勵鍛鍊行為。

③決定制定策略:通過決策平衡表,寫下鍛鍊可能帶來的結果,有效幫助人們做出鍛鍊決策。

④社會支援策略:社會支援策略通過多種方式影響身體鍛鍊,例如,親友或重要他人可以通過言語提示提醒個體鍛鍊,如「堅持下去」等激勵鍛鍊行為。

⑤生態學策略:既干預環境,也干預個體,並已經應用於多種情境。例如,在社群中增加便利的體育設施。

⑥內部動機策略:人們應該採取一種由內到外的方式進行鍛鍊,強調鍛鍊的享受和樂趣,把鍛鍊變**們嚮往的事情,而不是被迫實現外部目標的方法。

3、身體鍛鍊的情緒效益:

長期鍛鍊的情緒效益:①、提高健康幸福感。②、輔助**焦慮和抑鬱。

③、有助於產生「流暢狀態」和「跑步者高潮」等美妙的情緒體驗。

短期鍛鍊的即刻情緒效益:①、改善心境狀態。②、降低焦慮水平。③、減少應激和緊張。

《心理學》期末考試複習

考試題型與分數比例 選擇題 20 填空題 20 簡答題 30 論述題 30 第一章1 心理學的定義和研究物件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與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從這一定義可以看出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是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的規律。2 心理學的基本任務與研究的基本程式 基本任務 描述和測量人的心理 理解和說明人的心理...

心理學期末考試複習

心理學研究的物件 一 教學要點 一 什麼是心理學 拓展 二 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理解 二 考試方式 一 選擇題,考查各心理現象的從屬關係或說出某一心理現象的定義,能選擇出相應的心理現象。例 1 感覺 知覺屬於 a a 認知過程b.情緒 情感過程c.意志過程 d.綜合過程 2 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叫...

心理學期末知識要點

1.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 埃里克森的社會發展階段理論 12 18歲 自我統合的定義。2.心理學的分類。3.最近發展區 定義及理解。4.科學兒童心理之父。5.氣質的定義和分類。6.古代歐洲對教育和心理學有影響的幾個人。7.行為注意的學習原理 如普雷馬克原理 塑造 對教育中懲罰的正確認識 對強化物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