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話》讀後感

2021-09-23 06:39:53 字數 2560 閱讀 2438

魏金平利用暑假的時間,我讀了一些書籍,其中《教育漫話》中的很多觀點令我耳目一新,他是一本家長的教育叢書,其實我想更算的上是一本老師的教學秘笈,我想摘錄《教育漫話》其中的幾句,談談我因此而想到的淺顯看法。

其一,學生的身體素質如何培養?

《教育漫話》中有這樣兩個故事,很耐人尋味,其一:從前雅典人看見大月氏人的哲學家在冰天雪地中赤身露體,覺得奇怪,大月氏的哲學家回答的很有深意,他們說:「冬天氣候酷寒,你們的面孔為什麼受地住呢?

」雅典人說:「因為我的面孔習慣了。」「那麼你把我的身體都看做面孔好了。

」其二:馬爾他比歐洲任何地方都熱,那熱度還在羅馬之上,悶得很厲害;加之又不常有涼風,所以更加難受。一般人都黑得像吉普賽人一樣;但是農夫們不怕太陽,他們每天在最熱的時候還照常工作,一點也不躲避耀眼的陽光。

這就使人們相信,只要我們從小習慣了,有許多看去似乎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的本性全是可以適應的。馬爾他人就是用這種辦法去鍛鍊他們的兒童,使他們不怕炎陽,兒童從出世起,一直到十歲為止,全部一絲不掛,既沒有衣服,也沒有褲子,頭上也沒有遮蓋。這兩個故事說明的其實是同乙個道理:

我們的身體只要養成了習慣,是什麼都承受得了的。也只有經過應有的鍛鍊,我們的身體才能變得健康起來。「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我們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這種種道理很明顯,用不著任何證明。

」當人們舉著素質教育的旗幟搖旗吶喊時,我們的學生的身體素質卻是越來越差。恐怕做班主任的對此深有體會,班上頭疼發熱、鼻子出血等現象時有發生,一有集體戶外活動如果時間稍微長一點,全校就會有不少學生暈倒,坐車去春遊,一路上全班要有好幾個孩子嘔吐,這些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是應該如何養成呢?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那些爺爺奶奶們對孫子輩簡直就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更不要說讓孩子吃一丁點兒苦了。你看,冬天,學生從頭到腳,哪乙個部位不是被「保護」得嚴嚴實實?頭上有帽子,耳朵上有耳罩,臉上有口罩,身上有羽絨服,腳上有皮鞋……如果讓他們像洛克所說的那樣一年都用涼水洗腳,不帶帽子,不穿厚衣服,家長能放心嗎?

他們一定會不忍心,認為那是折磨孩子,誰知你們精心準備的溫室能帶給孩子什麼?家長又給了孩子多少鍛鍊的機會?

其二,學生的興趣需要培養嗎?

我們經常說這樣一句話: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言下之意是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嗎?

那麼學生為什麼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呢?我們知道,學生、包括**往往都有很強的好奇心。記得我剛剛接觸電腦的時候,我就被它迷住了,暑假學校組織學習的時候,是半天理論,半天上機,那種盼望上機的迫切心情真是難以言表,回到家也總是坐在電腦旁邊,東鼓搗一下,西鼓搗一下,自己都覺得不是在學習,是在守著乙個玩具玩呢。

其實學習又何嘗不是如此?只要他充滿了好奇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即使有時候在常人看來有一些不合規範的方法,可最終他是會成功的。那為何我們的某些學生現在會有些厭學的情緒呢?

洛克先生為我們指出了癥結之所在:「兒童應學的事情決不應該變成兒童的一種負擔,也不應該當作一種任務去加在他們身上。否則他們立刻便會討厭它,哪怕他們以前本來喜愛那件事,或者不愛也不憎……」洛克的話一語中的!

我們現在常喊要給學生減負,足以說明學習對學生來說已經成為一種負擔了,而且是沉重的負擔,學生還會對學習感興趣嗎?就像上學期我在我們班進行的調查結果,我的問題有一項是你們喜歡上什麼課?80%左右的學生會填上美術、體育等課程,只有很少的孩子喜歡數學語文,我專門又和這些學生聊天,問問他們為什麼?

他們的回答幾乎差不多,數學、語文太累了,每天還要有作業,而體育課、美術課讓他們喜歡的原因是他們好想放鬆,試想:你喜歡打球,我規定你每天都必須花4個小時去打球,不管你高興還是不高興,照這樣下去,你還會喜歡打球嗎?除非你想成為球星,必須刻苦練習,而不是僅僅因為興趣。

因此,我認為:我們需要的不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是不要扼殺學生的興趣!

其三,懲罰源於心靈的觸動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犯下一些或大或小的錯誤,學校教育必須讓學生明白犯了錯誤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這就免不了要受到相應的懲罰,但洛克說「極嚴酷的懲罰好處很少,它在教育上的害處還很大。」懲罰大致可分為體罰和心罰。體罰是什麼呢?

洛克說「體罰是教育上最不適用的一種辦法。」採用體罰的方法懲罰學生只不過讓他們「愛好更大的膚體快樂,懼怕更大的膚體痛苦而已。」當你威脅、嚇唬他的時候,學生會屈服的,是會佯作服從的,可是當沒有看見實施,知道不會受到懲罰你只是嚇嚇他的時候,學生只能是更放任本性,歸根結底,體罰沒有觸及到學生的心靈,「無論受過什麼懲罰之後,若是羞於做錯了事情的心理不比懼怕痛苦的心情來得重,那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洛克先生關於懲罰的主張是「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這也許是屬於我們現在所說的「心罰」的範疇吧。那麼如何才能讓學生具有這種心理呢?

「兒童對於名譽是極敏感的」,他們覺得被人家看得起是一種快樂,所以在平時的教育中,洛克告訴我們如果學生「行為好,便加以讚揚,行為不好便換上一副冷酷和不理會的臉色,同時周圍的人都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他們」,那麼不要多久,學生就會感動這種不同的態度,只要一旦生了氣,就不應該放寬對他們的聲色,直到學生比平時更好了,補償了他們所犯的錯誤,才可以恢復原來的態度,否則,懲罰用得太多之後,便成了家常便飯,完全失去了它的效力。這種辦法如果堅持地執行下去,功效一定比威嚇或者體罰大得多。

《教育漫話》用談話的形式向我們講述了乙個個育人的良方,猶如一把鑰匙開啟一把堅鎖。改變觀念讓我們帶著滿腔熱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吧!

讀後感愛心與教育讀後感

從 的手記裡,我們還可以得到的 最重要的啟示,首先是認清自己的教育活動的目標,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夠在未來社會中站住腳跟 開創事業的人才。這樣的人才,不僅要在學校裡讀書,通過讀書獲得一定的紮實的知識,更需要終生有讀書的興趣,求知的慾...

《守望教育》讀後感

每當讀一本書,就像是在和一位智者交談,拓展了思維,提供了方法,指點了迷津,在共鳴中不知不覺地提公升了自己。在讀了劉鐵芳 守望教育 這本論著後,有幾分的激動,因為自己的一些謎團在讀完了這本書後也日漸明朗。讀了這本論著主要有以下幾點感受與反思。一 學生在學校受到的是 訓練 還是 教育 我對本書中關於 公...

守望教育讀後感

守望教育 這是一本關於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劉鐵芳教授的教育隨筆 守望教育 心中不由得湧起一種恍然的感動,在乙個喧囂的時代裡,還有人以乙份難得的執著守望著心中的教育理想。書中這樣寫道 我們今天的世界確實需要雷厲風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氣風發的行動開拓者,他們站在時代的潮頭,引領著現實教育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