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學實習報告

2021-09-22 00:10:35 字數 4578 閱讀 3297

1 前言

土壤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和寶貴財富的源泉,又是人類最早開發利用的生產資料。在人類的歷史上,由於土壤質量衰退曾給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留下了慘痛的教訓。但是,長期以來居住在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們,對土壤在維持地球上多種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並不在意。

直到20世紀中期以來,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和耕地銳減,資源耗竭,人類活動對自然系統的影響迅速擴大,人們對土壤的認識才不斷加深,土壤和水、空氣一樣,既是生產食物、纖維及林產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資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統的生命活動,維護整個人類社會和生物圈共同繁榮的基礎。

學習土壤學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認識和了解土壤,野外實習就是一種最佳的方法。

1.1目的意義

通過實習掌握土壤型別調查的基本方法, 固課堂所學知識,提高實地觀察和動手能力,對土壤型別的形狀特徵及改良利用情況有乙個比較全面的認識,為今後解決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土壤問題打下基礎。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觀測及簡單物理性質如土壤飽和持水量、田間持水量等的測定技能, 並能結合觀測、測定的結果推斷土壤發生的各種條件,從而充分認識土壤與環境條件的一致性 。通過實踐讓我們更好的理解理論,讓理論不斷豐富和發展。

1.2實習的主要內容

土壤剖面挖掘與觀測、土壤樣品採集、土壤自然含水量、飽和持水量和田間持水量的測定。

1.3實習地點與時間安排

地點:後山、西山及實驗室

時間:6月30日至7月2日

2 實習儀器裝置

2.1 野外儀器

鋤頭、軍用鏟、小鏟、剖面刀、環刀、環刀柄、小錘、手持羅盤儀、海拔表、捲尺、鋁盒、土袋,比樣標本盒、剖面記載本、濾紙等。

2.2 實驗室儀器

標籤紙、電子天平、工業酒精、打火機、水盆等。

3 具體實習過程及內容

3.1 土壤剖面挖掘與觀測

3.1.1 土壤剖面的挖掘

土壤剖面是指從地面向下挖掘至母質層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到達後山林地後,選擇一塊土壤型別具代表性的地段,並且適當偏離樹幹區域,為了挖掘的方便,可以選擇坡埂的地方作為剖面點。用鋤頭挖掘一比肩寬深度為1m左右的的土槽,用軍用鏟將剖面較好的一側修整平即可。

3.1.2 土壤剖面的觀測

土壤剖面觀測包括剖面所在樣地形態觀測、劃分土壤剖面層次、依次進行剖面形態觀測與記錄等。

剖面所在樣地形態觀測:為進一步分析土壤形成過程和成土因素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首先應當觀察記載土壤剖面樣地的地形和地質情況。據觀測了解,調查樣地處於後山桉樹林境內,林地土壤為紅壤,土壤利用於栽植樹木,侵蝕情況為水力侵蝕,海拔高2020m左右,小坡地形,剖面位於陽坡,坡向為東偏南20°,坡度為17.

5°,母質型別為紅壤。

剖面層次劃分:完整的林地剖面層次包括0層(枯落物層)、a層(腐殖質層,具淋溶作用)、b層(澱積層,由上層淋溶下來的物質澱積而成,一般較為緊實)和c層(母質層,一般未受成土作用影響,具潛育作用)。根據各層的特徵對其劃分,在進行土壤剖面觀測是可以排除0層,直接觀測a、b、c層,劃分後即可進行觀測。

剖面形態觀測:對土壤剖面每一層次進行深度、顏色、質地、結構、緊實度、濕度、根系情況、新生體和侵入體等的觀測記載。通過觀測可得到表1所示結果。

表1 土壤各層次的剖面形態觀測值

其中土壤深度是距地表用捲尺測量的值,顏色用肉眼觀察,質地可用手攆,或根據土壤吸水情況得知,因為剛下過雨,但稍下面一點的土壤卻不是很濕,即可判斷為黏質土。結構用肉眼結合挖掘情況得知,緊實度可用剖面刀敲擊而知,其餘均可用肉眼觀察。

3.2土壤樣品採集

為了在實驗室對土壤進行評比,在野外觀測土壤剖面時需要採集土壤樣品。取樣應在剖面層次分好後,按剖面層次由下往上進行取樣。並且取樣時要在各土層的典型段上切取。

3.2.1 環刀土樣採集

在剖面a層用環刀取土樣兩份,採集時套上環刀柄,用小錘敲擊,取出後用剖面刀將環刀兩側的土削平,蓋上蓋子,注意有孔的蓋子應墊一層濾紙,且兩環刀取樣之前已在實驗室稱重貼上標籤,分別為環刀2-1和2-2,重量分別為m1和m2。

土壤觀測及土樣採集完畢後,應按上下順序回填進剖面坑中,儘量減少打亂土壤層。

3.2.2 鋁盒取樣

同樣在a層用兩個鋁盒分別取10g左右土樣,並且兩盒之前也已稱過標號為鋁盒2-1和2-2,稱重分別為m1和m2。

3.2.3比樣標本盒和布袋取樣

比樣標本盒應從剖面層次由下往上進行取樣,從有代表地段上取,並標明各小格土樣所取自層次。布袋取樣則要求不高,只要從a層取即可,取適量以帶回備用。

3.3 土壤自然含水量、飽和持水量和田間持水量的測定

土壤水分是土壤肥力四大因子之一。它影響著土壤中養分的分布,轉化和有效性,以及土壤的通氣狀況,所以是植物生長和生存的物質基礎,它不僅影響林木、大田作物、蔬菜、果樹的產量,還影響陸地地表面植物的分布。為了說明土壤的持水性、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土壤的孔隙及通氣狀況等,必須了解某些土壤水分物理性質(自然含水量、飽和持水量和田間持水量)的數量特徵。

它們是反映土壤水分狀況的重要指標,與土壤保水、供水有密切的關係。

3.3.1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測定

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測定方法是酒精燃燒法,此方法操作簡便,可行有效,節約時間。用此方法測定土壤自然含水量的具體步驟為:首先稱量取回土樣的鋁盒,土樣和鋁盒的總質量分別標為m1'和m2',然後在鋁盒中倒入適量工業酒精,打火燃燒,燒盡後繼續加酒精燃燒,如此迴圈三次以將土壤燒乾得到乾燥土壤,燒三次後蓋上鋁盒蓋,冷卻至室溫後即可用電子天平稱取其重分別為m1"和m2"。

根據從開始稱取空鋁盒至鋁盒+濕土和鋁盒+乾土重,即可求得土樣的自然含水量,土壤含水量=(鋁盒+濕土)-(鋁盒+乾土重),所得資料如表2所示:

表2 土壤自然含水量測定值及計算值

其中土壤自然含水率%=(m"- m')/[(m'- m)-(m"- m')] ×100,用鋁盒2-1和鋁盒2-2的土壤自然含水率%的平均值(13.25)表示土樣的土壤自然含水率,根據自然含水率自然可求得已知濕土重的自然含水量。

3.3.2 土壤飽和持水量的測定

將帶回的環刀採取土樣僅留墊有濾紙帶孔底蓋,放入平底盆內,注入清水並保持盆中水層高度至環刀上沿為止,使其吸水24h,此時環刀土壤中所有孔隙都充滿了水,蓋上上蓋,水平取出,用乾毛巾擦掉環刀外沾的水,立即稱量質量m1'和m2',即可算出土壤飽和持水量。計算公式為:土壤飽和持水量(g/kg)=[( m'-m)-( m"- m)×k]/[( m"- m)×k]×1000,其中k(水分換算係數)= (m"-m)/( m'- m),由表2算得k1=0.

8826,k2=0.8834,取平均為k=0.883。

結果如表3所示(m"見3.3.3):

表3土壤飽和持水量測定值及計算值

取其平均值作為土樣的飽和持水量,即為216.21(g/kg)。

3.3.3土壤間持水量的測定

將上述稱量質量m'後的環刀,取下上蓋放置在用布袋取回的土樣上方,保持24h,此時環刀中土壤的水分為毛管懸著水。再蓋上上蓋,立即稱量質量m",即可算出田間持水量。計算公式為:

土壤田間持水量(g/kg)=[( m"- m)-( m"- m)×k]/[( m"- m)×k]×1000=(1-k)/k×1000。經計算土壤田間持水量(g/kg)=132.5(g/kg)。

3.4 土壤容重、總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的計算

3.4.1土壤容重的計算

設環刀和濕土重為m0,土壤容重(g/cm3)= (m0-m)×k/v,帶入資料可得環刀2-1和環刀2-2的土壤容重分別為1.43(g/cm3)和1.50(g/cm3),取其平均值1.

47(g/cm3)作為土樣的容重。

3.4.2 總孔隙度的計算

土壤總孔隙度p(%)=(1-容重/比重)×100,帶入資料可得土樣的土壤總孔隙度(%)為44.53。

3.4.3 毛管孔隙度的計算

土壤的毛管孔隙度(%)=田間持水量×土壤容重,帶入資料可得土樣的毛管孔隙度為19.55(%)。

3.4.4 非毛管孔隙度的計算

非毛管孔隙度(%)=總孔隙度p(%)-毛管孔隙度(%),帶入資料得土樣的非毛管孔隙度(%)為24.98。

4 西山考察的情況

西山是屬於地帶性山地紅壤,顏色多為黃色,土層較薄,土層上的植物多樣性複雜。

西山區成土母岩主要以石灰岩及玄武岩為主。因土壤發育程度、植被型別、侵蝕等級不同,以及人為活動方式影響,形成了**帶山地紅壤、棕壤、紫色土、石灰土等多種土類。紅壤分布面積較廣,土壤的垂直分布也較明顯。

從山底到山頂,植物的多樣性有變少趨勢,從草本到灌木到喬木,層次明顯。

5 實習小結

這次野外實習讓我們從實驗室走了出去,近距離的認識了土壤,了解了土壤的型別極其一些性質。同時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鞏固和提高了我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所學課程的了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該課程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理。

知識從感性認訓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了解土壤學對實際農林生產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了後山地區主要土壤剖面理化性質和所發育而成的土壤型別。在這裡深深的感謝老師們的認真指導。

美中不足的是,這次實習我們只對林地土壤剖面進行了觀察,對於耕地土壤沒有進行觀測。林地和耕地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基礎,作為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學生,兩者有必要都有所了解,這樣才會滿足我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的需要,當然可能因條件不允許吧!另外本次實習土壤剖面點的選取不是太好,剖面a層**現了侵入體,可能是建築廢材,由此可知,該地土壤可能受人為影響影響程度較重,未能很好地反映出自然林地土壤的剖面結構,為此,應吸取經驗,在今後進行土樣調查時應選擇比較適應調查目的的樣地。

總之,本次實習樂意無窮、受益匪淺。

土壤學實習報告

課程名稱 土壤學 姓名 努爾艾合麥提 阿吾提 學號 1011111108 專業年級 農學16 1 指導教師 呂雙慶 一 實習目的和要求 土壤學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野外教學實習是土壤學教學的三大環節之一,在課堂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經過實地實習以達到 1 理論聯絡實際,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與野外實踐結合起...

土壤學實習報告

紫色土發育於 帶地區石灰性紫色砂頁岩母質土壤,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紅色,層次不明顯。主要分布在中國的 帶地區,以四川盆地為主,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紫色土是在頻繁的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下形成的,其過程特點是 物理風化強烈,化學風化微弱,石灰開始淋溶。紫色土土層淺薄,含碳酸鈣,呈中性或微鹼性反應。有機質...

土壤學實習報告

學院 林學院 專業 園林 班級 2009級 學生 指導老師 段建軍 2010 年 12 月 19 日 1 實習目的 土壤學是我們專業的一門主要專業基礎課。學習土壤學是為了掌握園林生產和科研中有關的土壤問題,特別是從培育良種珠壯苗 栽培和經營管理的系列過程中所涉及的土壤學理論和實踐問題。通過對土壤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