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學實習報告

2022-02-12 10:23:51 字數 3758 閱讀 8239

班級:姓名:學號:

成績2023年 07月03日

摘要:土壤是固態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動、處於生物與環境間進行物質迴圈和能量交換的疏鬆表層。它既是獨立的歷史自然體,也是最易受人類活動影響、為人類提供食物的自然資料。

土壤和人類的關係十分密切,因為人類生存必須發展農業,以取得食物。為了發展農業生產,人們必須重視土壤資源的開發、利用改良。科學地開發和利用土壤在國民經濟建設,特別是在農業生產和改善環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土壤學實習,是土壤學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實習,一方面把課堂教學與野外實際結合起來,印證、鞏固、充實和提高課堂所學的理論;另一方面通過對野外土壤觀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調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岩石風化和風化產物,土壤形成因素和土壤剖面、土壤孔性、結構性和耕性等物理性質以及土壤有機質、土壤水、氣、熱狀況,土壤膠體與土壤保肥供肥性、土壤酸鹼性和土壤微量元素對土壤肥力的影響等。

關鍵詞 :土壤剖面營養成分水分土壤理化性質土壤肥力

1土壤學實習目的意義1).

2土壤學實習的主要內容及地點1)

3 取樣與試驗方法2)

3.1 土壤剖面的選擇與挖掘2)

3.2 土壤樣品的處理4)

3.3 土壤相關指標的測定4)

3.3.1 土壤容重、田間持水量的測定與土壤孔隙度計算4)

3.3.2 土壤吸濕水的測定5)

3.3.3 ph值的測定5)

3.3.4土壤有機質的測定5)

3.3.5 土壤全氮量的測定6)

3.3.6 土壤全磷量的測定7)

3.3.7 土壤微量元素的測定8)

3.4 西山公園地質地貌觀測9)

4 結果與分析10)

4.1 土壤物理性質分析10)

4.2 ph值、有機質分析12)

4.3 全氮、全磷分析15)

4.4 微量元素分析18)

4.5 西山公園地質地貌分析27)

5 結論28)

6 實習小結29)

參考文獻29)

1 土壤學實習的目的意義

土壤學是與實踐切相結合的,通過土壤學實習一方面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野外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起來,充實、鞏固和掌握課堂上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通過野外實地考察與學習,初步掌握野外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包括對成土岩石的觀察和鑑別、土樣的採集、土壤剖面的選擇及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土壤發生層次的觀察以及學會土壤型別的識別。對土樣進行水分、ph、有機質等的測定,運用這些資料綜合分析、評述土壤,並能提出對各類土壤的合理開發利用的方法和改良措施。

通過實習可驗證鞏固該學科的理論知識、開闊眼界、增強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學習和掌握某地區主要土壤型別、土壤的形成過程和土壤的特點,可為水保規劃和森林植物更新等提供依據。

2 土壤學實習的內容及地點

土壤樣品的採集和製備:土壤取樣最基本的要求是採集有代表性的土壤,但代表性的具體要求,應根據實際和研究的目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2.1土壤剖面樣品及土壤物理性質樣品:

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質,必須按土壤發生層次取樣,在選擇好挖掘土壤剖面的位置後,現挖乙個長方形土坑,長方形較窄的向陽一面作為觀察面,挖出的土壤應放在土坑兩側,土坑的深度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深約40cm,在深5cm、30cm處分別用環刀取土樣,這部分土壤為物理性質樣品。同時在相應土層取分別取部分土壤,隨後將所採樣品放入布袋或塑膠袋內,一般採集土樣300g左右,在土袋的內外應附上標籤,寫明取樣地點、剖面號數、土層深度、取樣深度、取樣日期和和取樣人。這部分樣品為剖面樣品。

2.2觀察剖面並記錄相應特徵

根據土壤剖面的顏色、結構、質地、鬆緊度、濕度、植物根系分布等,自上而下的劃分土層,進行仔細觀察,描述記載,將剖面形態特徵逐一記入剖面記載簿內,也可以作為分析結果審查的參考。

2.3實驗室中進行試驗

實習地點:學校後山,西山公園

3 取樣與實驗方法

3.1 土壤剖面的選擇與挖掘

3.1.1 剖面點的野外選擇

據室內對地形圖研究布設的剖面位置,野外現場選點並滿足以下原則。

(1)剖面點應設於該土壤型別內代表性最大的地段,不宜設於土類的邊緣或過渡地段。

(2)在地形變化區域,應設於典型的地形部位,如山坡的中部,山脊山谷的坡面上,避免山頂或山谷。

(3)選擇人員干擾較小的區域,避開道路、墳墓、池塘、肥料堆放處等地方。

(4)林地調查應避開林窗或林緣,選擇有代表性地段,離開樹幹1.5m左右的標準地中部。

3.1.2 剖面的挖掘

(1)剖面的觀察面垂直向陽,無陽光時方向可任選,山地條件下觀察面應與等高線平行。

(2)在距離地表5cm和30cm處分別用環刀取土樣,土樣應充滿環刀體積,另取100克左右土樣。

(3)挖掘的土壤堆放於剖面的兩側或後方,觀察面上方不能堆土或走動,同時表土與底土分開堆放,觀察記錄結束後按上下順序回填進剖面坑中,盡量不要打亂土壤層。

3.1.3 剖面所在樣地情況觀測

為進一步分析土壤的形成過程,以及成土因素對理化性質的影響,首先觀測並記錄土壤剖面調查時的日期、天氣、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破向、海拔高度、成土岩石、土壤母質、土地利用情況、植被情況等。

3.1.4 剖面形態觀測

對應土壤剖面每一層次,進行顏色、結構質地、緊實度、新生體、根系等的觀測記載。

(1)土壤深度:土壤各層的分布深度,由表向下連續讀數。

(2)土壤顏色:與土壤物質組成相關聯的呈色表現。

(3)土壤結構:土壤固體顆粒的空間排列方式,與土壤肥力狀況密切相關。

表3.1-1 土壤結構型別劃分表

(4)土壤質地:指土壤的砂黏性,野外用手感法測定。

表3.1-2 土壤質地手感測定表

(5)土壤濕度:土壤含水量的感覺描述。

表3.1-3 土壤濕度判斷標準

(6)土壤鬆緊度:土壤對於劃入土體外物的抵抗力,常借助剖面刀或緊實度計測定。

表3.1-4土壤鬆緊度判斷標準

3.2 土壤樣品處理

野外採回來的樣品,經登記編號後,還要經過一系列的處理:風乾、製備、儲存等,才能用於各項分析。

將取回的環刀土樣揭去環刀上蓋,僅留墊有濾紙帶孔地盤,放入平底盆2或其它容器內,注入清水並保持盆中水層高度至環刀上沿為止,使其充分吸水達24h。

樣品的風乾可置於通風櫥中或攤開於乾淨的木盤等容器上,壓好標籤後進行風乾。應經常翻動樣品以加速乾燥,並用手捏碎土塊土團,使其直徑在1cm以下,否則乾後不易研磨。另外,捏碎土塊可以及時剔除其中的動植物殘體,避免日後碾碎混入土樣中,而增加有機質等含量。

一般情況下新鮮土壤樣品5-10天即可風乾,潮濕季節可適當延長。

樣品製備:風乾後的樣品還需經過研磨,使其通過一定規格的篩孔。因不同分析專案要求不同,加之稱量樣品很少或樣品分解較困難,因此,必須經過磨細等處理。

將風乾樣品用木棒碾碎,使其能通過0.8mm篩孔。分別取5cm、10cm土層的風乾土過篩,得到兩種實驗可用樣品約100g樣品裝入塑膠袋內,貼上標籤。

土壤篩可用銅製品,但若用於分析測定金屬元素則只能選尼龍篩。凡經研磨都不能通過者,記為石礫須遺棄。

3.3 土壤相關指標測定

3.3.1 土壤容重、田間持水量的測定及土壤孔隙度的計算

土壤田間持水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裝有濕土的環刀揭去上蓋,僅留墊有濾紙帶孔底蓋,放入平底盆或其他容器內,注入清水並保持盆中水層高度至環刀上延為止,使其充分吸水達12h,此時環刀土壤中所有空隙都充滿氺,蓋上上蓋,輕輕水平取出,用毛巾擦掉環刀外沾的水,立即稱量質量m1,。(2)將上述稱量質量m1後的環刀,僅留墊濾紙的帶網眼的底蓋,放置在鋪有乾砂的平底盤中36h,此時環刀土壤的水分為毛管懸著水。

蓋上上蓋,立即稱量質量m2,即可計算出田間持水量。

土壤容重、孔隙度計算

實驗步驟: (1)測量並計算環刀的容積並稱重。

(2)測定時,將測過田間持水量的環刀裡面的土壤取出,稱出環刀土壤的質量。

土壤學實習報告

課程名稱 土壤學 姓名 努爾艾合麥提 阿吾提 學號 1011111108 專業年級 農學16 1 指導教師 呂雙慶 一 實習目的和要求 土壤學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野外教學實習是土壤學教學的三大環節之一,在課堂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經過實地實習以達到 1 理論聯絡實際,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與野外實踐結合起...

土壤學實習報告

1 前言 土壤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和寶貴財富的源泉,又是人類最早開發利用的生產資料。在人類的歷史上,由於土壤質量衰退曾給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留下了慘痛的教訓。但是,長期以來居住在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們,對土壤在維持地球上多種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並不在意。直到20世紀中期以來,隨...

土壤學實習報告

紫色土發育於 帶地區石灰性紫色砂頁岩母質土壤,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紅色,層次不明顯。主要分布在中國的 帶地區,以四川盆地為主,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紫色土是在頻繁的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下形成的,其過程特點是 物理風化強烈,化學風化微弱,石灰開始淋溶。紫色土土層淺薄,含碳酸鈣,呈中性或微鹼性反應。有機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