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學實習報告

2022-01-03 03:58:29 字數 2541 閱讀 3348

不同林木下土壤的特徵

一、 實習目的

1、 了解野外剖面點的選擇原則,並據此確定調查剖面的位置。

2、 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層劃分的基本原則;學習利用常用工具(羅盤、剖面刀等)與方法進行土壤剖面形態觀察與記錄。

3、 掌握土壤剖面分析樣品取樣、環刀取樣的方法與操作。

4、 通過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並進行調查,從而獲得其不同特徵。

5、 培養科研團隊精神,培養良好的科研外業習慣,增強小組、班級及專業的凝聚力。

二、 實習意義

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通過實習的方式讓我們對土壤剖面有乙個直觀的認識,並可以做一些外業調查,同時為室內實驗準備原材料。另外,此次實習增進了同學間的合作精神。

三、 土壤剖面的確定和土壤樣品的採集

由於我們班三個組研究的主題相同,於是我們分組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以求涉及更多的方面,進而使研究內容更飽滿,研究結果更具有概括性。

四、 樣品處理與分析

1、 測容重和含水量

由於環刀取樣的限制,我們只取了部分土層的原狀土壤,並進行容重和含水量的測定。

2、 土樣的處理及速效鉀的測定

(1)將採集的各層土樣過1mm和0.25mm的篩供以後實驗使用。

(2)用醋酸銨浸提法測土壤樣品的速效鉀含量。

3、用電位法測土壤樣品的ph。

4、用稀釋熱法測土壤樣品的有機碳和有機質的含量。

5、用比重法測土壤樣品的質地

五、 實驗結果與分析

取樣地點:校內。

(二)實驗分析

1、野外調查分析

野外調查主要是通過目測及老師提供的調查方法對土壤剖面進行大致的調查,所得結論可能與室內實驗有所差別。但是野外調查所做的初步判斷能夠讓我們對所調查剖面有乙個初步了解,依然具有重要意義。參照野外調查資料所得結論如下:

(1)土壤剖面的緊實度從上到下逐漸增大,不同於農業土壤。原因是我們所挖土壤剖面為自然土壤剖面,受人為因素(如人及機器的碾壓)影響極小,由於重力的作用,上層土壤必定對下層土壤產生壓力,壓力由上向下逐漸增大,於是產生土壤剖面緊實度從上向下逐漸增大的結果。

(2)同一地區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緊實度不同。大區地形差別不大,所挖剖面土壤的緊實度卻不同,這時植被的影響因素不容忽略。由於不同植被的生長所需環境不同,而植物的生長也在影響著周圍的環境。

不同植物的根系對土壤的切割能力不同,代謝產生的有機酸不同,因此導致周圍礦物岩石的風化程度也不同,進而影響土壤的緊實度和石礫含量。

(3)不同植被下土壤的質地不同。由於大區環境大體相同,土壤質地的不同同樣取決於植被。不同植被的含根量及跟的大小粗細不同,必然影響周圍礦物岩石的物理風化,而植物生長過程中釋放的有機酸的不同讓土壤進行進一步不同的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加上不同植物吸收的營養元素的種類和數量有所差異,必導致土壤質地不同。

另外,植物生長所需水分不同,會導致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含水量不同。

2、室內實驗資料分析

(1)土壤的含水量同野外調查結果大體一致,從上到下呈逐漸降低的趨勢,由於土壤顆粒的截留必然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2)同一土壤剖面的土壤容重從上至下呈增高的趨勢,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容重又有所不同。容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壤的孔隙度,可見土壤的孔隙度從上到下呈降低的趨勢,這一趨勢也符合土壤緊實度自上而下逐漸增大的變化規律。造成以上規律的原因同樣是重力和植物的綜合影響。

(3)土壤速效鉀的含量從上到下大體呈降低的規律,不同植被下又有所不同。鉀素是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之一。土壤中的鉀素可分為四種狀態:

含鉀礦物(難溶性鉀);非代換性鉀(遲效鉀);代換性鉀;水溶性鉀(後兩種為速效鉀)。植物所能利用的鉀是以水溶性及代換性狀態存在的鉀,其中主要是代換性鉀。土壤中的速效鉀之所以呈現從上到下逐漸降低的規律,我認為能為原因有兩方面:

第一,礦質元素的生物小迴圈。鉀被植物吸收以後運輸到植株的各個部位,最後隨著枯枝落葉返回土壤。由於土壤顆粒的截留,會導致土壤中鉀的含量從上到下逐漸減少。

第二,植物根系在生長過程中要不斷地吸收鉀,因此由於根系的吸引作用,根系附近鉀的聚集也相應會多一點,而根系也主要集中在土壤剖面的上層。綜上所述,以鉀的迴圈為主,根系對鉀的吸引為輔的機制,導致了以上規律。

(4)土壤有機質的含量自上而下逐漸減少,不同植被下又有所不同。造成這種規律的原因是:第一,總體上植物散落的枯枝落葉、動物及微生物的殘體所積累的有機質遺留在土壤表層之後,雖然會隨著雨水等向下滲,但由於土壤顆粒的截留,就會導致有機質含量自上而下逐漸減少;第二,不同植被散落的枯枝落葉不同、周圍環境中的微生物不同會造成不同植被下有機質的含量的差異;第三,不同植被生長所需環境不同,同時對環境的影響也有差異,因此對土壤質地會有不同的影響,從而導致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的截留能力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的有機質的分布規律。

(5)不同植被下土壤的ph和有機質不同。ph沒有明顯的規律,猜想原因是不同植被的根系位置不同、釋放有機酸的量和位置不同、周圍環境中的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也不同,以上因素綜合導致了土壤的ph的不規律性。土壤質地從上到下由壤土過渡為砂土或黏土,主要是不同植被的改造能力的差異引起的。

六、 實習結論

同一地區土壤的各種特徵的變化規律從上到下大體一致,但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特徵有所差異。這種規律主要是植被引起的。植物生長過程中,從周圍吸收的營養成分不同,因而對周圍環境的改造程度有所差異,從而導致了同一地區土壤特徵大體規律一致,具體有所差異的結果。

土壤學實習報告

課程名稱 土壤學 姓名 努爾艾合麥提 阿吾提 學號 1011111108 專業年級 農學16 1 指導教師 呂雙慶 一 實習目的和要求 土壤學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野外教學實習是土壤學教學的三大環節之一,在課堂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經過實地實習以達到 1 理論聯絡實際,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與野外實踐結合起...

土壤學實習報告

1 前言 土壤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和寶貴財富的源泉,又是人類最早開發利用的生產資料。在人類的歷史上,由於土壤質量衰退曾給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留下了慘痛的教訓。但是,長期以來居住在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們,對土壤在維持地球上多種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並不在意。直到20世紀中期以來,隨...

土壤學實習報告

紫色土發育於 帶地區石灰性紫色砂頁岩母質土壤,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紅色,層次不明顯。主要分布在中國的 帶地區,以四川盆地為主,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紫色土是在頻繁的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下形成的,其過程特點是 物理風化強烈,化學風化微弱,石灰開始淋溶。紫色土土層淺薄,含碳酸鈣,呈中性或微鹼性反應。有機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