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等教育學複習

2021-09-18 11:49:52 字數 5155 閱讀 1329

高等教育學複習資料

第一章緒論

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礎之上的專業教育,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各類高階專門人才的活動。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統的一部分,各類高等學校作為學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高等教育的主體,其本質是培養高階專門人才的社會實踐活動。

2、京師同文館是我國近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學堂,它標誌著我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的產生。洪堡創辦的柏林大學是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現代意義的大學。

3、高等教育是研究高等教育的特殊問題、揭示高等教育基本規律的科學。學習和研究高等教育學,有助於高校教師系統了解高等教育理論、提高教書育人水平、開展教學改革研究、促進專業化發展。(四點意義)

一、簡述高等教育的概念、內涵及其特徵1概念:高等教育是高等學校教育,主要是指全日制的大學教育,同時也包括非全日制大專層次以上各種形式的教育2內涵: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礎上的教育;是由各類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是培養高階專門人才的活動3特徵:

高等教育是分專業和分層次的高階教育活動。參照社會專業分工情況,以社會專門職業為參照,進行專業教育。我國的高等教育在層次上一般分為專科、本科、研究生(班)層次的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高等教育通過培養人才為社會服務,密切結合社會發展實際,不斷滿足社會對各類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斷擴充套件。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對高等教育不斷提出新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功能逐步向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向擴充套件,對社會發展形成一定文化影響力,對引領和帶動社會先進文化發揮著作用。

二、我國近現代高等教育是怎樣興起的1、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興起:清末以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政治經濟改革為主要內容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運動先後興起,我國古代高等教育開始向近現代高等教育發展。2023年京師同文館是清代最早的洋務學堂,是我國近現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學堂,它標誌著我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的產生。

戊戌變法期間我國開始出現真正的新式大學,隨著天津中西學堂頭等學堂、南洋公學上院和京師大學堂的先後創辦,我國近現代大學誕生。2、近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從2023年到2023年,中國高等教育經歷了變革、調整和發展。

**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進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學制《壬子癸丑學制》,對清末頒布的《癸卯學制》中有關高等教育的內容作了相應的改革。其間,教育部還陸續公布了《大學組織法》《大學規程》。抗戰時期沿海和華北高校紛紛內遷。

革命戰爭時期中共領導的高等教育別具特色。

三、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具體體現有哪些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是指高等教育相對於其它教育活動所具有的特殊情形,主要體現是: 1高等教育活動的性質和任務具有特殊性。首先高等教育的性質屬於培養高階人才的專業教育,在教育層次上高於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且在高等教育內部有鮮明的層次性。

其次是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對高等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要考慮大眾化教育背景下,如何處理好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的關係,如何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等一系列問題。2高等學校的教師行為與活動具有特殊性。

高校教師除具備一般教師的特點外,還具備更強的學術性和專業性特點;大學教學還具有創新性;大學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不僅靠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技能的熟練,更需要科學研究、學術探索作支撐。3高等學校學生具有特殊性。身體和心理發展接近或達到**水平,具備高度思維水平和學習能力,男女性別差異鮮明,情感豐富,學習動機、態度、興趣和理想表現多樣化,大學生主體意識明顯增強。

4高等學校職能具有特殊性。高校具有教育教學職能、科學研究職能、社會服務職能、社會文化引領作用。

四、學習和研究高等教育學的意義1、有助於高校教師系統了解高等教育2、有助於提高高校教師的教書育人水平3、有助於高校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改革和研究4、有助於高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第二章高等教育目的

1、高等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高等教育的總總目標,是高等教育對人才培養標準方面質的規定,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階段的具體體現,它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乙個國家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對高等教育的要求。

2、高等教育目的從本質上看是乙個價值追求問題,由於價值主題的多樣性、複雜性以及社會矛盾的歷史性和具體性,高等教育的價值取向也出現了多樣性、動態性,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出現了不同的高等教育目的觀,主要有:高等教育目的個人本位論、高等教育目的社會本位論、高等教育目的文化本位論、高等教育無目的論和高等教育目的辯證統一論。

3、實現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徑是能夠使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實現的具體實施方式,即,教學工作、科研訓練和社會實踐。

4、我國高等教育方針:2023年8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一、簡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1導向作用: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僅為受教育者指明發展方向,預定發展結果,也為教育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奮鬥目標。高等教育的物件是特定的人,而高等教育目的則是對這些特定的人的素質和規格在觀念形態上的規定,因而高等教育目的對高等教育所要培養的人才具有某種規範導向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能確保人們的活動不偏離目標,使人們在統一的目標指引下進行活動,從而保證教育活動的整體性。2調控作用:包括巨集觀調控和微觀調控兩個方面。

巨集觀上來說,高等教育目的對高等教育的規劃、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等都具有支配作用。從微觀上說搞的那個教育目的對高等教育實際的教育與教學過程中各要素的組合,也具有支配和調控作用。3激勵作用: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旦認識了高等教育的目的,並自覺接受他的指導,在高等教育活動中,必定能夠激起人們更強的責任感、更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充沛的精力、更有效的合作,從而使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實現。4評價作用:高等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評價高等教育活動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

高等教育實踐活動的社會價值,也必須借助於高等教育目的來判斷。高等教育目的是檢查教育活動結果的依據和標準,是高等教育實踐活動的最終歸宿。高等教育目的通過具體的培養目標和豐富的教育活動而得以展現,但最終結果是否達到教育的目的要求,需要作出評價,評價的依據只能是高等教育目的。

二、簡述高等教育目的的體系包括哪些內容1高等學校培養目標:指高等學校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教育目的並結合自身特點對接受高等教育者的身心發展所提出的統一標準與總體要求。2、專業培養目標:

指高等教育的各專業根據社會需求和學科特點而確定的對培養人才的基本素質和業務規格的總規定。3、課程目標: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手段。

有兩層含義:一是為實現本專業培養目標所需要建構的課程體系;二是每一門課程所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

三、如何理解我國高等教育的目的1注重培養大學生德誌體美全面發展。品德方面要求大學生不僅具有健全的人格,還要求有更強的責任感、團隊合作精神、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在智的方面要求大學生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還要具有開闊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不斷更新知識的終身學習意識;在體的方面要求大學生具有健康良好的體魄和體能;在美的方面要求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審美意識、鑑賞能力,豐富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2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高等教育所培養的是高階專門人才,是社會各行各業的骨幹和精英,這是由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決定的。3注重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人。這是我國高等教育目的的社會本位思想的體現,明確了教育培養什麼人和為誰培養人的問題。

我們是社會主義社會,高等教育培養的高階專門人才,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上,是建設者;在社會主義信念上,是**人,兩者不是對立與分割的,要統一於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內涵之中。

四、談談你對高等教育社會本位和個人本位目的觀的認識1社會本位觀是基於人的社會性提出的,主張人的教育和發展要適應社會的需要。理論盛行於19-20世紀,代表人物孔子、斯賓塞。強調認識社會的產物,高等教育的價值首先在於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教育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社會需要的、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進步的人,他特別關心個體社會化、公民道德和社會政治。

這種教育目的觀十分重視教育目的的社會制約性,是值得肯定的。但完全否認教育目的對個體的依存,否認教育物件對教育目的的影響是不可取的。2個人本位論主要是從個人需要、個體發展出發設計教育目的的觀點。

代表人物老子、盧梭。由於強調個體的利益和權利、興趣和愛好、社會參與及自我實現。這種教育目的觀,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有過積極作用,但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全面的。

(還有文化本位論、無目的論、辯證統一論)

五、試述高等教育目的的實現途徑實現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徑就是能夠使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實現的具體實施方式,即教學工作、科研訓練和社會實踐。1教學工作是教育領域中最重要的活動。高等學校的教育是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進行的,但最多最主要的就是教學活動;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目的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專門人才,高等學校教學的目的也是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與教育目的相同。

2科學研究是高等學校的重要職能之一,也是高等學校培養高階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高等學校開展科學研究,可以直接推動學科的發展,使學科教學內容不斷得以更新,教師通過授課使學生所學內容是當前最新的。高校開展科學研究可以促進教師隊伍的提高。

教師通過科學研究能全面把握本學科的發展趨勢,更深刻了解社會對高等教育所培養人才的要求,能準確認識自己所教課程在整個學科體系中的地位,以及本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係,從而把本學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時有效地反映到自己教學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六、、高等教育目的的辯證統一論

七、制定專業培養目標要考慮的因素:1、專業培養要與教育方針、高等學校的培養目標和國家的學位條例相一致。2、專業培養目標要體現德智體美協調發展的要求,要充分體現德與才、身與心、知識與能力、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協調和諧。

3、專業培養目標要體現高等學校層次、規格的差異性。4、專業培養目標要使專業人才質量規格具有國際可比性。

八、實現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徑:1、教學工作2、科研訓練3、社會實踐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結構和功能

1、高等教育巨集觀上主要包括形式結構、層次結構、科類結構、型別結構、區域結構等;微觀上主要有高等學校內部的組織結構、課程機構、教師結構、學生結構等。

2、高等學的管理體制主要是指高等學校的活動中的構成要素之間的互相關係及其組織執行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及其執行機制。我國高等學校內部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3、高等教育的社會價值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經濟價值、科學技術價值、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個體價值主要表現為發展個體知識能力、提高個體文明素養和實現個體的目標追求等方面。

4、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和文化功能。高等學校具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

一、簡要說明高等教育結構是如何劃分的高等教育機構型別,巨集觀上主要包括形式結構、層次結構、科類結構、型別結構、區域結構等;微觀上主要有高等學校內部的組織結構、教師結構、學生結構、課程結構、科研結構等。形式結構是指高等教育系統中不同的辦學方式及其比例關係。通常意義上一般分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按照辦學主體的不同,高等學校可以分為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層次結構是指高等教育中的各級教育,一般分為專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科類結構是指不同學科領域的高等教育的構成狀態,主要表現為校、系、科、專業的結合形式;型別結構是指高等教育系統內不同類別的高等學校的構成狀態;區域結構是指高等學校的地區分布狀況,或者高等學校數量、型別、層次的地區分布情況。

高等教育學複習要點

1.在西方文明古國,博物館和圖書館也是古代從事高等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2.中世紀大學的特點 行會性 自治性 國際性 3.高等教育發展的社會基礎 政治 經濟 科學技術 4.基礎教育制約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方面 基礎教育的質量制約高等教育的質量 基礎教育的規模影響高等教育的規模。5.高等教育的價值 社會價...

高等教育學

高等教育學 複習資料 一.概念題 1.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礎上進行的,培養學術性或職業性的各類高階專門人才的專業教育。專業教育 表明高等教育的性質,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礎上 是指高等教育的起點或基礎,學術性或職業性 是對 專業教育 的型別及其 有機結合 要求的進一步揭示。2.高等教育學...

高等教育學

高等教育學是研究特殊教育活動 高等教育的一門綜合學科,他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現象及其一般規律。高等教育顯現的特殊性 性質和任務具有特殊性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階專門人才,具有 高 和 專 的特點 教學活動具有特殊性 學術性 專業性 創新性 教研的一體和互動 社會聯絡密切 學生活動具有特殊性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