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於丹論語心得》有感

2021-08-28 04:25:02 字數 1663 閱讀 6500

今年學期初學校組織全校教職工看了於丹教授的《論語》,聽了她對《論語》的解讀,使我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其實《論語》告訴我們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書中語句:

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度。

我們見到一些老師聲色俱厲,經常指責他的學生不該如何如何。那是這個老師沒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師會像孔夫子這樣,平和地跟學生商量著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係講透。

反思:年輕氣盛,老想發脾氣,我想這與自己時常聲色俱厲地對著學生別無關係。每每發過脾氣後,總是感覺怒氣消了不少,可身心受到的傷害卻無法彌補。

讀到此段時,我在想:是否因為孔夫子教的是**,他們能夠在與老師的商榷中感受到被尊重,而中學生,特別是些不太懂事的中學生,他們只會用眼睛看臉色,用耳朵聽語調,卻不會用心去讀懂「尊重」,所以這招就不靈了呢?

書中語句: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安貧樂道,在現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面前,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著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乙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但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

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

誠然,誰都不願意過苦日子,但是單純依靠物質的極大豐富同樣不能解決心靈的問題。我們的物質生活顯然在提高,但是許多人卻越來越不滿了。因為他看到周圍總還有乍富的階層,總還有讓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其實,乙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乙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乙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孔夫子能夠教給我們的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學會堅持而有信念。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體會:教師這個職業決定了她永遠不可能在物質生活上十分富足,其實當咱們選擇這個職業時,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也就選擇了犧牲和奉獻。那為何老師們現在的怨言越來越多了呢?我想這就是於丹老師所說人的「視力」問題有關。

如果教師總是用眼睛去看周圍那些工作悠閒,工資優厚的人,那麼你永遠也不會快樂。可如果能夠學會用眼睛去「看」自己的內心,我想是能夠每天從學生們點滴的知識進步,從孩子們一聲「老師好」,從家長們一句真心讚美的話語,。

摘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個兒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人一輩子做到這一點就夠了。

「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盡量寬容。

其實,《論語》告訴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你自己想有所樹立的,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也有所樹立;你自己想實現理想馬上就會想到也要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

感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的思想、睿理貫串著我們生命、生活的全部,以黎明的弱智,窮盡一生也不能解讀

一、二。對於我,能夠學乙個字,明一道理就足夠我享用一輩子了。就用於丹教授的話來結束這支離破碎的文字、飄忽不定的思緒吧:

「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讀於丹《論語心得》有感

論語心得 讀後感 論語 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主要講述了天地人之道 心靈之道 處事之道 君子之道 交友之道 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書中每乙個故事都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的哲理和處事做人的道理。於丹老師的 論語心得 別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

讀於丹論語心得

翻讀 於丹 論語 心得 感佳句頗豐,甚者有二,特記之於下,以供自饗 一 天地人之道 人的意義跟天和地是一樣的,天地人並稱為 三才 所以,依孔子看來,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應該自重的。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度。...

讀《於丹《論語》感悟》有感

掌控好自己的生活態度 暑假中我有幸拜讀了於丹教授的 於丹 論語 感悟 一書,對其中的道理雖然談不上大徹大悟,但也感到收穫良多。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 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結。而於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