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於丹論語心得》隨想

2022-01-01 00:17:59 字數 407 閱讀 9474

心裡暗想,下學期不妨就來嘗識一下吧,這第三種態度的教育理念,看看到底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呢?

在我的極力推薦下老公也開始拜讀起這本書來,一天茶餘飯後兩人便交流起讀書的心得來,他說,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孔子提出的三不,即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他說,自我比照了一下,覺得自己好象做不到也做不好,我笑道,那是。聊到興頭,我也將這兩天自己的思考和盤托出,在剛剛嘲笑老公的瞬間和述說自己思考的同時,我突然反問自己,這第三種態度,夾乎於兩者之間,你真的能把握得到,把握的準嗎,在運用這樣一種態度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其實也會是一不小心就非左即右的呀,就這麼乙個字「直」,也決不是那麼簡單的和易於把握的呀。 ,

又想起了於丹老師的話,孔子特別強調做事情的分寸,「過」和「不及」都是要盡力避免的。那麼簡單的真理,到底又該如何把握呢?我想,也只有在漫漫歲月的實踐中,慢慢的去頓悟吧……

讀於丹論語心得

翻讀 於丹 論語 心得 感佳句頗豐,甚者有二,特記之於下,以供自饗 一 天地人之道 人的意義跟天和地是一樣的,天地人並稱為 三才 所以,依孔子看來,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應該自重的。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度。...

教師讀於丹論語心得

感悟之三 內心強大可填補遺憾 要做到內心強大,乙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斥為 鄙夫 這樣的人在沒有得到利益時抱怨不能得到,得到了以後又害怕會失去。既然害怕失去,那就會不擇手段維護既得的利益。如此患得患失的人,永遠不會有開闊的心胸。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缺少了關愛,早在50...

讀《於丹論語心得》有感

今年學期初學校組織全校教職工看了於丹教授的 論語 聽了她對 論語 的解讀,使我有一種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之感。其實 論語 告訴我們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書中語句 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