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2021-08-22 13:47:06 字數 1489 閱讀 4256

一.評價目的

1為激勵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工作,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現依據《基礎教育課堂改革綱要》及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融合近年來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及積極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2.為任課教師、教育管理人員和教學研究人員實施課堂教學評價提供基本依據。本評價方案主要適用於對日常教學的形成性評價,評價的是一節課。

二、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

1、導向性原則

小學課堂教學要遵循正確方向,通過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的導向,把中小學課堂教學引導到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及體現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基本理念的方向上來。貫徹導向性原則,就是要按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的要求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並及時反饋評價資訊,隨時進行調控,使課堂教學始終朝正確方向發展。

2、「教為學服務」的原則

小學課堂教學的根本原則是為學生成長、為培養新世紀需要的人才和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這種基礎形成的內因是「學」,因此以「學」評「教」、「教」為「學」服務,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貫徹這一原則,首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以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來反映教師的課堂教學狀況,還要樹立「每個學生都有自主發展的權利」的思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使教學滿足全體學生的發展需要。

3、開放性評價原則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是生師、生生、生本的多向、豐富、適宜的資訊聯絡和反饋交流過程。由於主體的創造力決定了課堂教學中的諸多具體表現是難以**的,企圖用乙個統一的、剛性的、具體的標準來框定教學行為是不恰當的。因此,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是開放的,為評價者在評價過程中結合本地、本校、本班的實際留有一定的空間。

這是開放的教育、開放的課程、開放的教學的必然要求。

三、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課堂教學是以課堂為場所,以課程內容及相關教學資源為媒介,以教學方法手段為紐帶的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共同活動。據此,本方案設計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僅是評價教師「教」的指標體系,也是評價學生「學」的指標體系,還是通過評價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教」的指標體系。

(一)本評價方案的指標體系由一般性指標和發展性指標(教學特色)兩部分構成。一般性評價指標包括五項一級指標,二十一項二級指標;發展性指標一項。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如下表所示:

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課堂教學評分細則

班級: 科目: 任課教師評分者:

等級評定辦法

本評價方案採用模糊評價的方法,評價等級共分為a、b、c、d四級,為了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突出表現,等級評定辦法採用基本等級評定辦法。

基本等級評定辦法

前6個評價專案中一共有21項評價要點,如果有7個或7個以上評價要點為「不符合」程度的,應被評定為d級;如果有6個或6個以下評價要點為「不符合」程度的,應被評定為c級;在沒有任何評價要點為「不符合」程度的前提下,如果有6個或6個以上評價要點為「基本符合」程度的,應被評定為b級;在沒有任何評價要點為「不符合」程度的前提下,如果有9個或9個以上評價要點為「完全符合」程度的,應被評定為a級。參見下表「課堂教學評價基本登記評定辦法」。

課堂教學評價基本登記評定辦法

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試行 一 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 1 堅持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要發揮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必須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確定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

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一 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 1 堅持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要發揮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確定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強...

照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教學過程方法。要看為完成教學目標要求所進行的教學設計和採取的教學途徑 方式 方法,是否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是否符合能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是否符合思想教育的規律。要看對教材內容的處理,是否突出重點 解決難點,做到循序漸進,層次清晰。要看教學手段的選擇,是否做到恰當地使用多種 以增強知識的直觀性 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