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講壓力管理與心理健康

2021-07-25 18:44:54 字數 5083 閱讀 2317

一般傾向於把應對的方式歸為問題取向、情緒取向、逃避三類。

● 1.問題取向應對

● 2. 情緒取向應對

● 3.逃避應對

(二)當代大學生應對方式的特點

1.既有傳統性,又具現代性

大學生各項應對方式的使用順序依次為問題解決、忍耐、轉移、求助、壓抑、逃避、幻想、抱怨、退縮。

2.整體上,大學生以積極應對方式為主

3.大學生應對方式存在年級差異

總體上高年級大學生比低年級大學生更多採用逃避、抱怨等防禦應對

(三)大學生常見的消極應對方式

1.攻擊

2.冷漠

3.退化

4.壓抑

5.固執

6.輕生

(四)大學生積極應對壓力的建議

1.遇逆境往好處想

2.調節抱負水平

3.預先應對

4.建立好的社會支援

5.變壓力為挑戰

6.積極參加放鬆活動

三、大學生的應對方式與幸福感

(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

幸福感,心理學上也稱主觀幸福感,是個人根據自定的標準對生活質量所作的整體性評估,反映著特定群體對生活狀況的滿意程度,是某一社會中個體生活質量的重要心理學引數。

● 主觀幸福感的評定主要依賴於個體本人內定的標準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準則。所以,幸福感

● 具有三個重要的特點:主觀性、穩定性、整體性

● 幸福感的產生是遺傳、環境、人格等多種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

(二)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現狀

國內有調查顯示大學生總體幸福感水平不容樂觀,某高校調查顯示:

● 只有12%的學生感到「非常幸福」;

● >37%的人「很幸福」

● 42%的人認為「比較幸福」,

● 9%的人認為「不幸福」。

● 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在不同層次和程度上的差異是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三)壓力應對、健康與幸福感

對主觀幸福感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幸福感強的人有四項共同點。

①高自尊。幸福的人都很懂得欣賞、悅納自己,他們認為自己有不同於其他人的地方,並肯定其優點。

②強烈的控制感。幸福感強的人能很好地掌控生活事件,與那些自己是他人走卒或有習得性無助的人明顯不同。

③樂觀。幸福感強的人更樂觀,能從積極的角度理解問題;樂觀則使他們更能持之以恆並最終獲得更多成就。

④社會支援好。幸福的人性格外向,有屬於自己的朋友圈子,有較強的社會支援。

第二節焦慮與調節

一、焦慮及其理論

(一)焦慮的性質

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反應,是由模糊的危險刺激所引起的一種強烈的、持久的不愉快情緒體驗或心理狀態,主要伴以緊張、恐怖的情緒,並引起相應的生理變化。

它既可以是一種正常的、具有適應意義的負性情感狀態,又可以發展到一定嚴重程度而成為病態的焦慮症。

(二) 焦慮的種類

從緊張程度的維度,可以分成

①期望的輕度焦慮,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有點緊張」。

②中度焦慮,即太緊張。

③重度焦慮,即過度緊張。

● 從焦慮持續時間的維度,可以分成

①狀態焦慮

②特質焦慮

(三) 焦慮的有關理論

1.精神分析的觀點

弗洛伊德從本能決定論

2.行為主義的觀點

人的焦慮起源於過去失敗經驗形成的條件反射

3.人本主義的觀點

羅傑斯認為,乙個人自我概念與自我期待之間的不一致最終將引發焦慮。

4.生理學理論

研究發現許多神經遞質與焦慮產生有關。去甲腎上腺素能、多巴胺能、5一經色胺能和y-氨基丁酸四種神經遞質系統。

5.社會心理學理論

社會心理學中的「自我不一致理論」、「歸因理論」、「認知失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以及「社會支援理論」等許多理論都對焦慮進行了闡釋

6.流行的觀點

二、大學生的焦慮表現

(一) 大學生焦慮的特點

1.以輕度焦慮為主

2.有一定的瀰漫性

3.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4.既有顯性焦慮,也有隱性焦慮

5.存在一定的性別和年級差異

(二) 大學生焦慮的原因及常見的幾種焦慮障礙

1.考試焦慮障礙

2.社交焦慮障礙

3.戀愛和性焦慮障礙

4.擇業焦慮障礙

三、大學生焦慮的調節和**

(一)大學生焦慮的自我調節

1.改變價值觀念3.採取積極行動

①.認識焦慮表現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

②尋找焦慮**少空想、多行動

③避免不合理認知採用調整技術

④調整個體期望

2.緩解焦慮情緒

(二)大學生焦慮的社會調節

1.學校方面

2.社會支援系統

3.焦慮的心理**

①理性情緒**

②行為**:放鬆**,系統脫敏法

第三節抑鬱與調適

一、抑鬱及其理論

(一)抑鬱的性質

1.抑鬱情緒

抑鬱情緒是不健康的負性情緒中的一種,常常和外界情境刺激有關,如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當人們在應對時,如果適應性反應功能受阻,就會產生抑鬱情緒。

2.抑鬱人格

希波克拉底將人的氣質分為四種型別,即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鬱質四種型別。

其中抑鬱質的表現是內向、柔弱、敏感、情緒脆弱、順從;多愁善感;膽小,多疑,常為小事而動感情等。

有抑鬱人格特徵的個體遇到刺激容易體驗到抑鬱情緒,可能是抑鬱症的易感人群,但不一定會患抑鬱症。

3.抑鬱症

抑鬱症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鬱為主要症狀的一組心境障礙或情感性障礙,是一組以抑鬱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臨床症狀群或狀態。 抑鬱心境是指在一段較長時間內所體驗到的佔優勢地位的一種抑鬱情緒或抑鬱心情。

(二)抑鬱症的臨床表現與評估

1.抑鬱症的臨床表現與識別

抑鬱症的核心症狀表現為三低。

①持續性的情緒低落。②思維遲緩。③活動減少。

抑鬱症的伴隨症狀有四方面。

①三無:無助、無望、無價值。

②三自:自卑、自責、自殺。

③軀體症狀。

④心境有晝重夜輕的節律變化。

2.抑鬱症的臨床分類

臨床上通常根據抑鬱症產生的特點分為內源性抑鬱症和外源性抑鬱症。

3. 抑鬱症的評估

抑鬱症的評估與診斷除了臨床醫生使用的診斷標準外,還可以使用一些測驗工具進行輔助檢查,臨床上常用的有抑鬱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ds)和漢密爾頓抑鬱他評量表(hamd)。

(三)抑鬱的理論解釋

1.體液學說

按照古老的體液說,認為人體內流動著四種體液,它們的「平衡」是人體健康的決定性因素。這四種體液分別是:血液、粘液、黑膽汁和黃膽汁。

對抑鬱症的解釋應當是個體的黑膽汁過多,所以會導致抑鬱。

2.精神分析的觀點

精神分析論認為,抑鬱症是一種失落反應,是個體生活中的重大喪失,引發了隱藏在潛意識中童年生活失落經驗的痛苦;兩者互動作用,使當事人陷入了抑鬱的困境。

3.行為主義的觀點抑鬱是個體長期缺乏正增強作用,在生活中學習到的一種消極性的退縮反應。

4.認知論

對失敗的不適當歸因導致了習得性無助感,從而導致了他們消極的自我觀念,以及對生活的悲觀態度,最後陷入抑鬱。

5.進化心理學

之所以陷入令人痛苦的心理狀態,是因為我們具有「某種特定的潛能」。抑鬱對我們是有價值的,可以防止我們水中撈月,避免毫無成功希望的奮鬥以及幫助我們應付損失。

6.素質一應激理論

是一種解釋抑鬱現象的理論框架。認為抑鬱障礙也是由於素質性因素和應激性因素的互動作用而產生的,其中素質性因素主要是認知心理因素,如自我概念、認知評價等;應激性因素則指各種社會刺激,如災難性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事件等。

二、大學生的抑鬱特點及成因

(一)大學生抑鬱狀況的流行病學特點

杜召雲和王克勤(1999)使用貝克抑鬱量表(bdi)的測查結果發現,大學生的輕度抑鬱流行率為42.1%,重度抑鬱流行率為2.1%。

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抑鬱狀況相當普遍,其危害不容忽視。

(二)大學生抑鬱的主要表現

1.認知表現

2.情緒表現

3.行為表現

4.軀體症狀

5.容易忽略的抑鬱表現:

微笑型抑鬱,勤勉型抑鬱,「隱匿」型抑鬱

(三)大學生抑鬱的影響因素

1.易感因素

生理因素,人格因素

2.維持因素

認知因素,自尊與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

家庭因素,社會支援

3.促發因素

主要源於生活應激事件

三、大學生抑鬱的調適與**

(一) 抑鬱情緒的調適

1.調節自己的行為

①安排一些積極有趣的活動,嘗試改變舊有的生活模式

②分解任務,逐步完成

③積極運動

④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2.關照自己的身體

①排除軀體疾病引發抑鬱的可能

②調節自己的生活方式

③學習放鬆自己的身體

3.改變慣有的負性思維

4.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援網路

(二)抑鬱症的臨床**

1.藥物**

2.對於抑鬱症狀嚴重的患者,可以尋求專門的心理**。認知**技術,行為技術等進行有效**。

思考題1

1.解釋:壓力,壓力源,應對,應對方式,主觀幸福感。

2.結合個人實際,分析大學生的主要壓力源。

3.結合個人實際,談談大學生應對方式的特點。

4.既然壓力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增強壓力應對的能力?

5.結合個人的未來規劃,談談如何做乙個幸福的人。

思考題2

1.解釋:焦慮,狀態焦慮,特質焦慮。

2.舉例說明焦慮的積極意義和消極影響。

3.談談大學生焦慮的特點。

4.大學生焦慮的原因有哪些?簡述幾種常見的焦慮障礙。

5.大學生面對焦慮可以採用哪些自我調節的方式?

思考題3

1.解釋:抑鬱,抑鬱人格,抑鬱症,內源性抑鬱,外源性抑鬱,雙相情感障礙,單相抑鬱,反應性抑鬱症,心境惡劣障礙。

2.試用心理學理論解釋抑鬱。

3.舉例說明大學生抑鬱的主要表現。

4.闡述大學生抑鬱的影響因素。

5.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大學生該如何來調節自己的抑鬱情緒。

第5講人格與心理健康

人格一種內在的組織與結構。是乙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是個體在遺傳素質的基礎上,在社會化過程中所形成的穩定的 具有一定傾向的所有心理品質或特徵的總和。包括 人格心理特徵 人格傾向性 人格的兩個方面 心理特徵 能力 氣質 性格 人格傾向性 需要 動機 興趣 價值觀 理想,等 等。人格的特點 先天與後天的結...

心理健康與壓力紓解練習答案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考試試題共70題 一 單選題 1 哪項不是情緒的分類 a 激情 b 感動 c 心境 d 應激 答案 b 2 哪項不是情緒的三要素 a 情緒的客觀體驗 b 情緒的主觀體驗 c 情緒的外部表現 d 人的生理基礎 答案 a 3 哪個不是情緒的最基本的表現 a 喜悅 b 憤怒 c 悲哀 d...

有效管理壓力,提公升教師心理健康

我是禾亭中心校的一名教師,我參加工作已經有十多個春秋。能參加這次全縣組織的教師職業道德培訓,我受益匪淺。在當今社會,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優秀的教師,除了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 精熟的教學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與健康的心理狀態,但事實上,教師是心理問題的多發群體。教師工作除了腦力勞動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