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輸送血液的幫浦心臟 教學設計及反思

2021-07-16 09:25:28 字數 1538 閱讀 2439

l)壁越厚,說明肌肉越發達;2)與心房相比,心室的壁厚一些,因為心房的血液只流向與它相通的心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更厚一些,左心室只有收縮有力,才能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右心室將血液輸送到它很近的肺。從而使學生明白壁的厚薄與輸送的距離有關係。

3.3 借助課件,化解難點用實物觀察可以清楚地知道心臟的4腔,連通的血管和壁的厚薄,但對於血液流向,瓣膜作用這樣的問題就有些困難。此時用適當的課件展示,既可以化解難點又避免單純的說教,在教學工作中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l)學生對於「心臟──輸送血液的幫浦」這句話的含義理解得不很深刻,此時展示心臟收縮和舒張的動畫,再配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血液在流動,心臟是動力。

2)學生在**兩種瓣膜的結構和功能時,教師適時地展示瓣膜工作的動畫,動畫清晰地顯示出房室瓣、動脈瓣的作用,學生根據動畫內容進行歸納,從而化解這節課的乙個難點。

3.4 學會應用,解決實際問題課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測平靜狀態下和800 m賽跑結束後的心率,並對結果進行分析討論,體現體育鍛煉對心臟的影響。

同時選派幾名學生向醫生請教「心臟為什麼會在人的一生中不停地跳動」進一步明確心臟的功能。另外,在習題配置時盡量選擇一些聯絡實際的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3.5 鼓勵學生不斷進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設定了乙個**方案是「你怎樣確定心臟4腔是否相通」,第4組學生**的內容是「你怎樣確定心臟4腔是否相通」,他們想到了很多辦法,比如有的將水通入左心房,看能否從右心房出來;有的用鑷子從左心房探入,看能否穿過右心房,再從左心室探入,看能否從右心室穿出……教師對學生科學**的過程給予鼓勵,這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很有益處。

4 反思

4.1 課件不要太多我校的學生生物基礎不是很好。好的課件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資訊量,突出重點和難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但課件太多就有一定的弊端:學生對多餘的資訊接受不了,反而會混淆重難點,並且不利於和學生的心靈溝通;對於學生表達和交流不能夠及時處理。對這節課我深有感觸,所以我認為課件展示要適度。

4.2 在學生**學習時,教師要給予適當的總結我們在進行**式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心臟結構和功能的認知程度十分有限。所以,在**式教學中運用適當的總結,圍繞教學目標揭示規律性的東西,以加深理解和記憶是很有必要的。

l)學生處理蒐集資訊的總結

課前學生蒐集一些與心有關的能夠體現人情感方面的詞語,教師對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給予鼓勵,同時加以總結,為以下學習積蓄動力,埋下伏筆。

2)學生進行**活動時給予適時的總結

學生在觀察**心臟的結構時,有時只是觀察到了部分結構,對知識理解帶有一定的片面性。此時教師應給予適時的總結,使學生有整體感。可以是對前後知識過渡的總結,使知識點銜接更自然,形成知識網路。

對學生調查活動進行適當的總結。

3)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總結

這是對心臟內容的高度概括,就應該體現重難點,明確知識的結構及內在聯絡,使學生的思維及能力被提公升到更高的層面。

通過本節課的**式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觀察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教師的適當總結,也使他們對知識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輸送血液的幫浦 心臟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輸送血液的幫浦 心臟 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初中二年級生物教材 上冊 的內容。本節教學主要講述了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知識點和難點較多,是這一學期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本節教學通過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培養學生的科學觀 通過對心臟的結構 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 思維能力和語言表...

《輸送血液的幫浦 心臟》教學反思

輸送血液的幫浦 心臟 是初中生物學中知識點多,且生理過程複雜的一節課,儘管學生對心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初步的感性認知,但學生所具有的知識和經驗僅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 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學的。如果處理不好的話,一節課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因此,在講本節課前,我做了很多努力,認真鑽研課程標...

輸送血液的幫浦 心臟 說課稿

說課題目第 節輸送血液的幫浦 心臟 第一課時 荔 一中林國輝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 心臟作為血液循的力器官,推動血液 心臟和血管 的密閉的管道系統 迴圈流動,掌握這部分內容是為學習 血液迴圈 奠定基 2 教材內容 本節教學主要講述了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知識點和難點較多。本節教學通過描述心臟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