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土地是神聖的》課堂教學實錄與反思

2021-07-16 05:41:03 字數 6376 閱讀 3615

一、匯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學習第27課(指板書),齊讀。

生齊讀: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師:這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一篇文章,它時刻縈繞在我的心中,以至於因為它,而使一部電影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這部電影是《阿凡達》(出示),看過的同學,請默默地回憶回憶;沒看過的同學,小聲地讀讀老師給你的提示。

生小聲讀提示。

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為了財富而掠奪他人土地、發動侵略戰爭卻真實而不斷地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發生著。(指課題)這篇課文,就發生在這樣乙個大背景下。

誰能用自己的話,來介紹一下相關的資料呢?

生:150多年前,美國白人想以極低的**購買印第安人的一大片土地,印第安人經過反覆思考,最後同意了他們的要求。這篇文章,就是印第安酋長寫給白人的一封回信。

師:對,基本情況就是這樣的。那你知道印第安人嗎?

生:印第安人又叫美洲原住民,是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總稱。分布於南北美洲各國,使用印第安語。

師:那你了解印第安人嗎?

師:就讓我們借助今天的這篇課文,來走近印第安人,了解這個神奇的民族。

板書:民族

二、檢查預習

師:認為土地神聖的,不僅是印第安人,還我們這個民族的先人。大家看這裡,從這個字的構造中,你發現了我們的祖先傳遞了一種什麼樣的資訊?

生:我們的祖先也認為土地是很神聖的,所以在創造「聖」時,用上了「土」。

師:你很善於發現,那上方的「又」代表了什麼?

師:我們看看甲骨文的「聖」,像什麼?乙隻手。我國的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聖,大家看。你怎麼理解。

生:在土地上辛勤勞作著,為了土地而付出努力,稱為聖。

師:文字承載了民族的精神,讓我們讀好每乙個詞,讀準每乙個字。(出示本課生詞)誰來讀?

一生讀。

師:這個字「薄」,這是乙個多音字,(出示三種讀音)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請大家注意正確的區分和使用。

師:在今天的這組詞語中,你有沒有發現哪個詞語特別難寫或者難讀?有沒有好辦法記住它?

生:「麋」字。

師:你有沒有好辦法記住它?

生:上面是個鹿,下面是公尺。

師:一半告訴我們它的讀音,一半告訴了我們它的大致意思,這類字叫做形聲字。還有哪些字也是這樣?

生:「滋潤」,「鷹」……

師:看我們的祖先多麼有智慧型,在創造文字的同時,教給了我們識記的好方法。來,帶著對文字的情感,齊讀。

生齊讀。

三、讀文悟情

師:通過預習你發現,印第安民族,是個什麼樣的民族?

生:非常地熱愛土地。

師:哪些自然段直接描寫了他們的土地?

生:第二自然段,還有第三自然讀。

師:誰來讀第二自然段。

一生讀。

師:讀著讀著,聽著聽著,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怎樣的沙灘?怎樣的耕地?在印第安人眼中,這是一片什麼樣的土地?

生:我彷彿看到了一片金黃色的沙灘,沙子又細又軟,還有貝殼。

師:真美呀!還有呢?

生:我彷彿看到了一片金黃色的麥田,麥子成熟了,麥穗沉甸甸的。

師:這一定是豐收的季節,真美。

師:那「每一處」就是「一處」嗎?「每一片」就是「一片」嗎?

生:不是。

師:從「每一處」「每一片」中,你感覺到什麼?讀讀看。

生:這都是些我們司空見慣的事物,再也普通不過了。但在印第安人心目中卻是—聖潔的。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熱愛和尊敬。

師:如果你就是印第安人的孩子,在即將離開這片土地的時候,你會想到哪些曾經有過的快樂呢?

生:我在沙灘上奔跑,撿貝殼。

生:我在田野裡放風箏,捉螞蚱。

生:我去爬山,高高的山上長滿了樹苗,蔥蔥鬱鬱的。

師:這是多麼難忘的記憶和體驗啊!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一讀,把這片神聖的土地留在你的心裡。

生練習朗誦。

師:還有哪段寫的土地?

生:第三自然段。

師:小聲讀一讀,看看能感受到什麼?

生讀。師:有人說,人類是地球的主宰,他們大肆地砍伐樹木、捕殺動物,你認同他們的觀點和做法嗎?

生:不同意。

師:那文中怎樣認為呢?

生:動物植物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師:小聲讀讀這句話,想想,為什麼說動物植物是我們的兄弟姐妹,而不是像或者當作呢?

生:體現了印第安人對大地上一切生命的熱愛。

師:課前,老師也查閱了一些資料,請你幫助讀一讀。

(投影簡單介紹:印第安人相信萬物有靈,他們崇敬自然,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報以敬畏態度。他們認為大山是他們的父親,土地是他們的母親,動物是他們的兄弟,植物是他們的姐妹。)

師:《阿凡達》中的納威族人與印第安人有著同樣的觀念。

(出示《阿凡達》相關片斷**)

師:所以,面對地球人的入侵,納威人奮起反抗,決不放棄。聽到這裡,你對課文內容有什麼疑惑?

生:為什麼如此熱愛土地的印第安人,會放棄這片神聖的土地,轉讓給白人呢?

師:你不僅善於觀察,而且還會用心去思考!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接著看。

(出示《阿凡達》**。)

師:你們找到答案了嗎?

生:印第安人擔心在反抗的過程中,土地家園被毀滅,生靈慘遭塗炭。

師:他們是不是害怕自己受到傷害?

生:不是。

師:抵抵抗,令人敬佩;而放棄,同樣值得尊敬!驍勇善戰的印第安人不怕犧牲,也無畏死亡。

但,他們熱愛土地的天性,卻使他們作出了放棄的選擇。面對著即將離開的土地,印第安人是怎樣的不捨與眷戀呀!他反覆地向白人囑咐著,什麼?

生: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請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師:你發現了嗎?這句話在文中反覆出現了三次,這三次都向白人提出了什麼忠告?

生:善待河水,空氣,動物。

板書:善待師:為什麼要善待河水?

生: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師:對印第安人來說,水還有什麼獨特的含義嗎?

生:溪流河川中閃閃發光的不僅僅是水,也是我們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乙個倒影,反映了我們的經歷和記憶;那潺潺的流水聲,迴盪著我們祖輩的親切呼喚。

師:誰能走進印第安人的心靈,讀出對河水的熱愛和不捨?

一生讀。

師:你用心去讀了,如果語速能再緩一點,再深情一點,意境會更優美。這次老師為大家配上**,誰來讀?

生讀。師:通過她的朗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我彷彿看到印第安人劃著船,在河上泛舟。

生:我彷彿看到印第安人在河邊取水做飯。

師:她讀得好,你想象得好。讓我們一起走入這段文字,走進印第安人的心中。生齊讀。

師:誰來談談,為什麼要善待空氣和動物呢?

生:如果沒有空氣,就沒有一切生命。

師:我也同意你的觀點。動物呢?

生:動物可以為我們提供吃的和穿的。

師:你還可以結合我們剛才讀的第三自然段來談。

生:動物是我們這個家園中的一員,大家生死相依,不可分割。

師:需要我們善待的,只有河水、空氣和動物嗎?還有什麼?誰能借助這個句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生:我們還要善待植物,因為植物同樣是我們這個大家園中的一員。

師:千言萬語匯成了這樣一句:

(課件出示:你們要像我們一樣熱愛它……)

生齊讀。

師:不但你們要記住它,你們還要告訴你們的孩子—

(課件出示:「大地是我們的母親。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究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生齊讀。

師: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生:比如說,發生**的時候,如果大**裂了,人類也無法生存了。

師:只因為我們深知:「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

師:正是為了紀念印第安人的放棄,美國白人們將轉讓出的這片土地,以這位印第安酋長的名字來命名,那就是西雅圖。

(**:西雅圖的風光)

師欣賞中:白人們遵照了西雅圖的囑託,將這座城市保留了最為原始的風貌,河水依舊清

澈,空氣依舊新鮮,動物們依舊在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看著黑板上的文字,你整理自己的思緒,來說說,這是乙個什麼樣的民族?

生:印第安人認為土地是聖潔的,他們心中熱愛土地,並且在行動上善待土地。

師:孩子們,老師想問問大家,熱愛的土地的僅僅是印第安這個民族嗎?

生:所有的民族。

師板書:各。

師:土地神聖的僅僅是西雅圖嗎?

生:全世界。

師:還記得這篇課文嗎?

(課件出示:《老人與小樹》課文截圖)

師:這是我們入學以來,學到的第一篇真正意義的課文。之後的近四年中,我們又陸續地學到了更多的文章。

(課件出示,出示所有的環保類課文的課題。)

師:還記得老師剛才說過的嗎?「文字承載著我們民族的精神。」而課文,是我們民族文字的精選,你從這些課題中,體會到我們的民族是想讓他的傳人懂得什麼道理?

生:我們要關愛動物,保護植物。

生: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人要保護環境。

師:從這篇課文所在的單元之後,整個小學階段,再也沒有此類的文章了。我想,這是因為老師們都相信,咱們每乙個孩子都懂得了愛護動物保護植物,懂得了人類應該與環境和諧相處,知道了——指課題:

齊讀。(課件**:《阿凡達》的美麗——中國的美景——威海的風光)

師:有人說,《阿凡達》的美麗是美國白人對幾百年前侵略、**印第安人的懺悔,是人們對日益惡劣的地球環境的反思。我相信這是真的!

但影片中的美麗是假的,而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卻是真實的。這是我們美麗的祖國,這是我們可愛的家鄉。這是我們腳下真真實實可以觸控可以親吻的土地!

這片土地,同樣是——神聖的!

師:課後,你想給自己留乙份什麼樣的作業?

生:我想寫一篇日記,寫出我這節課學習的感受。

生:我今後不亂砍亂代樹木。

師:我相信你不會去做那種亂砍樹木的事情。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你可以做些什麼?

生:我不折花草,不傷害小動物。

生:我保護使用的每一張紙,就是保護環境。

師:好,真是一群懂事的孩子。請你完成自己布置的作業,也完成這份布置給你一生的作業:珍惜這片神聖的土地,從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起。

生齊讀。

教學反思:

備課三思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每一次設計公開課的教案,都是乙個曲折反覆、絞盡腦汁的過程,在一次又一次的設計、推翻、集思廣益、重新更改中才能定型。這其中,有著耗盡最後乙個腦細胞的痛苦,也有著靈光一閃的驚喜。這次執教《這片土地是神聖的》一課,我同樣經歷了這樣乙個備課三思的過程。

一思:憑直覺確定主題此前,《這片土地是神聖的》這篇課文我只教過一遍,但印象非常深刻。這是一篇非常難以理解的課文,但它寓意深遠,飽含的真情極其打動人。

正如我在上課時候所說的「它時刻縈繞在我心裡。」所以,在寒假看電影《阿凡達》時,我立刻就與其將文章聯絡到了一起,並在我的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後來決定要上優質課時,第一感覺幫助我選擇了《這片土地是神聖的》,並產生了將《阿凡達》引入教學過程的想法。

二思:依內容確定環節最早的想法,是將這片土地的「神聖」凸顯出來,通過「神聖」匯入新課,並貫穿全課始終。同時,通過引入《阿凡達》,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土地的神聖。

但通過對課文的進一步挖掘,我發現不應僅僅讓學生停留在理解土地的神聖上,更應該讓學生懂得印第安人對神聖土地的獨特情感。於是,我將教學的主線設計修正為「民族」,借助《阿凡達》中納威族人的舉動,體會印第安這個民族對土地的熱愛和眷戀。與此同時,又進一步讓學生懂得土地神聖的,不僅是西雅圖,熱愛土地的還有全世界各民族的人民。

我翻閱了整個小學階段的十冊語文課本,發現了第一冊第一篇完整的課文《爺爺和小樹》,其中就蘊含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之後,每個年級中都至少有一組課文,體現了同樣的思想。從這些課文中,我引導學生感受到了我們這個民族對土地的熱愛,和對自然和諧的關注。

整個教學思路確定後,教案很快就出來了。可是,在實際上課中我發現,這樣的設計的確能吸引住學生,可是對文字的理解比較淺薄,沒有找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好方法。尤其是課文的內容比較深奧,幾乎每次試講學生都出現聽不懂的情況。

比如: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中,有這樣一段話:「溪流河川中閃閃發光的不僅僅是水,也是我們祖先的血液。

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乙個倒影,反映了我們的經歷和記憶;那潺潺的流水聲,迴盪著我們祖輩的親切呼喚。」這段話反映了印第安人對河水獨特的情感,學生不好理解,不明白為什麼要比喻成「血液」。最早,我讓學生自己談感受,可是學生總是談不出什麼來。

後來,我放棄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改為讓學生讀書,在讀書後大家暢所欲言,談出自己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在交流中,學生體會到河水與印第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還體會到,直到現在,水依舊清澈,是祖祖輩輩的印第安人付出了關愛去善待,去保護的結果。

所以,河水不僅給了印第安人生命,也融入了印第安人熱愛土地的思想。

三思:視學情確定取捨隨著備課的不

深入,我為本課注入的內容越來越多,最後竟不知不覺中超出了40分鐘的容量。必須要捨棄一些環節了,可是每乙個部分都是絞盡腦汁想出來的,刪掉哪個都捨不得,怎麼辦?

對於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內容,只抓住三個重點句子讀一讀,檢查一下理解情況就可以。這樣,時間節省到40分鐘以內了。不忍心捨棄的、對理解課文內容有幫助的精彩環節保住了。

這樣,教學設計更為合理,條理更為清楚,主次更為分明。

一次備課的過程,艱辛而曲折。但在經歷了這一完整過程的每乙個環節之後,對教學的感悟也猶如脫胎換骨一般,日漸清晰。在一次一次的歷練中,我們成長著。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教學反思

近段時間我們六年級在學習第四組課文,這組課文以 愛惜資源,保護地球 為主題,安排了四篇相關文章。其中,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是本組課文中學生最喜歡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印第安酋長西雅圖寫給即將購買他們土地的白人領袖的一封回信,被譽為有史以來在環境保護方面最動人心弦的演說,它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人類與大地上河...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教學反思

在執教十一冊的十五課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時,我感受到了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資訊,了解了課文的背景 印第安人的民族習性等,有效地加強了對文字的理解。本文是由一位印第安酋長寫給即將收買他們土地的白人領袖的精彩的演說稿,是有史以來在保護環境方面最感人置深的文章。但學生對這篇文章的背景缺乏了解,對印第安人的生活...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教學反思

頁李春光近段時間我們六年級在學習第四組課文,這組課文以 愛惜資源,保護地球 為主題,安排了四篇相關文章。其中,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是本組課文中學生最喜歡的一篇文章。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教學反思2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教學反思2第頁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教學反思2 李春光近段時間我們六年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