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 小學語文說課稿《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021-07-16 05:42:36 字數 1978 閱讀 5462

「同學們,你們的童年是怎樣的呢?覺得開心嗎?小時候都做了些什麼,有什麼趣事可以和大家分享嗎?

」之類的問題。目的在於激發起學生對美好童年的回憶,尋找到學生情感的爆發點。此討論預期的效果為熱烈,自由,但教師要注意控制時間。

b.移情法

使用錄音機,**一首《童年的回憶》,並對這首曲子作簡短的介紹。**也是一種審美。此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手段和途徑表達情感的方法,陶冶心靈。

2、整體把握階段

a.誦讀法

再次使用錄音機,放課文錄音,使學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內容和情感。

b.活動法

教師先在黑板上書寫板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接著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文章,那麼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為什麼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呢?學生會回答說是因為主要描寫了魯迅先生童年生活的兩個地方,教師聞言可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下面畫上下劃線。

那麼教師可以接著提問:那這兩個地方各自的特點是什麼呀?假如你是作者,你會比較喜歡哪乙個地方呢?

為什麼?魯迅先生經歷過的事情比如說捉蟋蟀,聽鬼故事等等,你們有沒有經歷過呢?還記得那時候的心情嗎?

因為都是與學生情感,生活經驗相似的問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

c.填充提綱法

教師在黑板上給出乙個初步的提綱。接著可以說:經過同學們剛才熱烈的討論,相信大家已經把握到了兩個不同地方的特點,那麼,下面請同學們上來用最簡練的語言把這個提綱補充完整。

此環節還可以採用分組的方法,激發學生的競爭和團結合作共存的心理,然後讓全班學生評價各個提綱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此環節使學生對課文有了乙個系統和完整的印象。

3、品味鑑賞階段

a.朗讀法

朗讀在語文學習中的好處怎樣強調都不過分。一是可以化無聲的文字為有聲的語言,口讀耳聽,口耳並用,增加了向大腦傳輸資訊的渠道。二是一邊緩緩閱讀,一邊慢慢思考,將「讀」與「思」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地加深對讀物的理解。

三是聲情並茂,培養語感和情感。

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選取乙個自己最為喜歡的描寫片斷並融入自己的情感朗讀,並告訴大家為什麼喜歡這個片斷。教師可以從表達技巧語言的遣詞造句等方面教會學生初步鑑賞散文的方法。

b.質疑法

宋代的朱熹曾經說過:讀書無疑者須先教有疑,有疑者卻需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這句話深刻地說明了「質疑」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

語文教學的過程不是老師要告訴學生要學什麼,而是學生自己發現自己要學什麼。這樣可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很大程度的鍛鍊。

比如學生會問「為什麼私塾裡的先生不回答我關於怪哉蟲的問題?」老師的這種做法好不好呢?為什麼等等。

在一環節中老師不要急著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而應該問學生「你們有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嗎?」這樣可以避免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弊端,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此時教師扮演的角色是點撥和引導學生拓展眼界的引路人。

4、總結昇華階段

a.前面已經說過,此文作於魯迅45歲時,選自《朝花夕拾》,鑑於七年級學生的思想水平,教師可以直接告訴學生這個時期魯迅先生的生活狀況,並指出《朝花夕拾》是他在輾轉流徙,心情苦悶之時為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借舊時的美好事物來排遣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閑靜,寄一些安慰而寫的,可以說《朝花夕拾》是作者童年時代的一曲戀歌。

b.我們常說:語文教育的兩個指向性目標是:

讓受教育者掌握適應社會工作和生存的技能性目標和尋找到自身靈魂安放地的精神性目標。讓受教育者在文學作品中窺視靈魂,從文學作品中體驗人生,從文學作品中豐富情感。

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思考乙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苦悶或是挫折時應該如何排遣和調整自己的心情,並有意識地開始學會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

有人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環節把課本和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同時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

c.全文洋溢著天真的童趣,全文取勝的最大的乙個原因就是「童心」兩個字。

教師可以通過文學家,科學家,漫畫家等人的事例告訴學生保持童心對乙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5、作業設定

寫一篇文章,回憶自己的童年時代,篇幅可長可短,提倡「我手寫我心」的作文思想。

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語文說課稿《匆匆》

四 教學程式 第一課時 一 開門見山釋題質疑 揭題板書後,首先由學生簡要介紹朱自清,了解作者的大致情況,然後向學生發問 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了解學生學情,巧妙的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二 初讀讀通 在這一環節中,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討論,做到讀中知大意,理脈絡,讀通文章。三 細讀讀懂 ...

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語文說課稿 《琥珀》

5.這時,學生對科學家的合理想象,嚴謹思考產生佩服之情,教師 松脂球形成的動畫,增強學生的直觀認識,再來朗讀這個被推測出來的小故事,情感會自然流露。6.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松脂球變為化石的必備條件要經歷滄海桑田的巨變。三 課外延伸,進行綜合性學習 1.學生結合科學家的想象與查詢的課外資料,再來想想這塊琥...

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語文說課稿 《琥珀》

一 說教材 琥珀 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主要寫了乙隻琥珀被發現以及科學家推測它的形成過程。全文語言易懂,描寫生動,意在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想象出琥珀的形成過程,理解科學家推測的過程是合理嚴謹的。二 說教學理念 1.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自主體驗 感悟,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