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作文中創新

2021-07-15 20:27:48 字數 1255 閱讀 9054

中學生寫作決不是一項簡單的技術操作過程,不能只靠教師的傳授,當然也不能只憑其天資,而最主要的是學生個體生命在客觀外界促發及教師的培養催育之下,與其內心精神世界產生碰撞發生共鳴,從而激發寫作衝動,所以,寫作的本質只能是一項創造性的審美精神活動,是學生展露心靈、發揚個性的精神活動。那麼,如何加強學生創新寫作能力呢?筆者通過教學經驗,總結出如下幾點:

一、養成善於觀察的品質

葉聖陶先生在《作文論》中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所以論到根本,除了不間斷地向著求充實的路走去,更沒有可靠的預備方法。」應該說,知識經濟的今天,社會生活呈現空前的多元化,觀察生活、體味生活將會獲得直接的經驗,引發情感積澱,產生創作衝動。

「善觀察者,可見常人所未見;不善觀察者,入寶山空手而歸。」「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然而寫作還需要將觀察之所得進行本質的抽取,並給予合理的定位,這是在感性(寫作衝動)驅使下的理性思考。

深入思考生活,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礎上,對生活間接、概括的認識。說它是間接的認識,是說它是人通過某種事物作為媒介來反映客觀事物;說它是概括的認識,是說它反映的不是個別事物的個別特徵,而是反映一類事物的本質特徵。寫作就是要把從現實生活中積累下來的感受,通過深入思考,上公升為理性認識,使文章閃耀出思辯的光輝。

二、形成創新思維

思維的質量直接關係到乙個人的素質,因為思維只有在永葆彈性的情況下,才有創新能力。而保持思維彈性最基本的訓練就是能夠使學生掌握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事物、思考生活的方法。首先,我們用心感受到的東西,往往是個別的、彼此分離的,所謂由此及彼,就是以這些已感知的事物為基礎,通過對其外部事物作廣泛的聯想,在比較中思考、探求事物的本質意義,這講的是思考的聯想性。

一般說來,「此」一類事物是比較實在的、具體的,而「彼」一類事物則往往是抽象的、理性的。其次,事物本身是很複雜的,本質與非本質常常糾纏在一起,非本質的東西有時還會掩蓋本質的東西。正如和氏璧沒有雕琢以前,外麵包著一層石頭,這層石頭掩蓋了璧玉的光輝。

所謂由表及裡,就是要透過事物表面現象去把握它的本質特徵。這裡講的是思考的深入性。然而事物常常包含著若干個層次,所以人們在每乙個層次上的正確認識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認識就是乙個由淺入深、由比較深刻到更為深刻的過程。

深入思考生活就特別要注意思考的聯想性與深入性,思維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這二者的質量。從中學生的文章來看,聯想角度的平庸,視野的狹窄以及內容的膚淺,認識的一般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作文的質量。看到星星月亮,就想到故鄉、親人;聽到與盜賊搏鬥,就歌頌見義勇為。

這種聯想是正確的,這種認識也沒有錯誤,但思路拘謹,淺嘗輒止,無論如何難以散發出獨特的精神能量。

胥劉傑的《如何在作文中正確運用標點符號》

胥劉傑任何一種書面語言,想要明白地表情達意,都離不了恰當的標點符號,漢語寫作同樣如此。但在平時作文中,學生誤用亂用標點符號的現象卻屢見不鮮。追根溯源,還是對其用法一知半解,認識似是而非。一 規範用法 常用的標點符號有 16 種,分點號和標號兩大類。點號的作用在於點斷,主要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點號...

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實施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以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 教育法 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 能力 促進他們在德 智 體 等方面生動 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實施素質教育呢?應從以下幾方面...

談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文,是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夠通過訓練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更需要鼓勵學生積極進取,不僅要求學生在作文中大膽創新,更要在作文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樹立 我要寫 的意識,把不願寫作文的被動心理變為主動心理,作文才能創出新意來。那麼,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筆者根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