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反思劉揚

2021-07-14 01:28:07 字數 3123 閱讀 4797

對語文課堂文化教學上的幾點反思

——聽張俊華教授專題講座有感

走進新課程之後,我們是否組織了真正的好課?我們的課堂是否啟迪了學生的心智?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出現的種種失調的現象,我們該做出怎樣的冷靜思考與總結,讓我們逐漸成熟,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

2023年7月22日,華東師範大學張俊華教授來到我校,為全校教師帶來了一堂引人入勝的專題講座——《課堂文化:反思與行動》。歷時兩個多小時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茅塞頓開,對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有了更新、更透的理解。

一、課堂上如何關注和愛護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於如何愛孩子。明智地愛孩子,乃是我們教育素養、思想和情感的頂峰。」

張教授提出:「教師應該具務的基本素養有:善良(視善、言善、行善)、博愛(大愛、兼愛、真愛)、尊重(禮貌、禮節、禮儀)、寬容(厚道、克制、中庸)……」

的確,沒有愛就沒教育,愛是新課程理念下學生觀的精髓,更是我們為師者教書育人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愛是耐心、信念。陶行知說:

「我希望中國的父親,都學做富蘭克林的父親;中國的母親,都學**迪生的母親;中國的男教師學做富蘭克林的父親,女教師學**迪生的母親。」

語文課堂上我們是否全方位地關注到學生的成長?其實老師們仍然沒有在真正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為學服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等新教育理念僅僅停留於口號,誰都會說,其實在教師思想深處並未得到真正認可。

因此,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的需求,給學生以更多的關注與愛護,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讓課堂成為充滿創造和神奇的過程,成為充分展示學生獨特個性的過程。

二、課堂應注重實效,不能只流於形式

現在,多**輔助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語文教學是師生與文字對話的過程,多**課件的作用,僅在「輔助」兩字,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課堂講解,更不可能代替學生的主體閱讀。語文的魅力在於語言本身,有些內容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因而必須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去感悟、領會。

若過分依賴多**,濫用多**,就會在無形中扼殺學生的想象力,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我們的多**輔助教學,應輔助在學生經驗的盲區、知識的盲點、思維的堵塞處、情感的模糊處。多**課件的使用,絕不能成為一種美麗的「包裝」,而要堅持為學生的「學」服務,以起到啟發、誘導、點撥、開竅的功效,追求點「石」成「金」的境界。

張教授指出:「課堂文化的基本價價值在於:尊重(彼此、個性、規律)、合作(互動、諒解、共識)、多元(自由、分層、創造)、和諧(活潑、愉悅、幸福)。」

合作學習已成為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時尚。教學中,教師們大都採用這種形式,讓學生合作、討論,且無論什麼樣的課都採用,應用次數頻繁。從表面上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但從實際的教學效果看,討論時間給得不夠,剛剛分好組,沒說幾句,就被教師止住安排下一項內容了,合作學習顯得匆忙、零亂。

其實這僅是為了給自己的課堂教學貼:「學生為主體」「研究性學習」等時髦的標籤,根本不考慮討論的質量和效果。

三、如何創設互動的、共享的、共進的課堂教學

張教授在「建構課堂文化的行動——課堂十四問」中提出了幾個問題:「你是課堂的導演嗎?你是課堂的協調者嗎?

學生是你課堂的主角嗎?你講解的時間在20分鐘內嗎?體現了少教多學嗎?

學生主動訓練、思考超過25分鐘嗎?……」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學生的一切活動都處於教師的監控下,課堂教學是一種「你講我聽」「你問我答」「你給我存」的填鴨式教學。教師莊嚴神聖、高高在上的權威角色使學生不敢與其平等對話。一堂課上下來,常常發現敢於向教師提問的廖廖無幾,敢於當面指出教師錯誤的學生更是微乎其微。

可見,不是我們的學生沒有疑問,而是因為學生「太守紀律」根本就不敢問,也就根本談不上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選擇、自己的權利。

可是實際上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引領、垂範、媒介」的角色,學生在課堂上應表現出「自主、自律、自強」,師生在課堂中應發生「互動、建構、生成」的化學反應,學生主動地進行「分析、批判、想象」(張俊華教授語)。

對此,我們要呼籲,教師和學生應當是學習的共同體,教師與學生應該是平等的,教師講課要以學生為物件,學生並非局外人。因此,我們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不應對學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並引導學生學會提問、學會質疑,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

新課程背景下,我們衡量學生的學習重要的不是看學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學生發現了多少;重要的不是要學生僅會解決問題,而是讓學生善於發現問題,主動提出問題,有勇氣面對問題。另外,只有學生以自己敏銳的洞察力發現了問題,學習才有強大的動力,才能真正開啟心智的大門,激發學習熱情,領略學習的興趣與魅力。

古人云: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正是我們的教育應該關注的。

因而,我們的課堂應多設計讓學生自主提問的環節,設計好激發點,把握好激發的火候,使學生從中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而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學會傾聽,在傾聽學生發言的過程中,敏銳地發現學生理解上的偏差、學生的疑惑、學生經驗背景中已經擁有和仍然缺乏的,從而決定何時插入對話,介入討論,該作哪些補充分析。其次,學生因生活閱歷、知識水平、領悟能力、審美趣味、看問題角度等的不同,對文字思想和言語的感知理解會有所不同,讓學生互相把自己的觀點、看法、思考、疑惑等都說出來,甚至進行「針鋒相對」的爭論,非常有利於他們學習水平的提高、語感能力的增強、學習品質的鍛鍊。

陶行知認為:教學民主,解放了孩子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了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了孩子的時間,使他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說過:

「教學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好引導作用:首先,要注重創設學習情境,要通過創設各種真實的、基於學習任務的情境,幫助學生認識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其次,要組織好協作學習,教師要通過組織協作學習,作為平等的一員,參與師生、生生互動,從而成為學生進行知識建構的合作者;最後,要促進問題解決,教師應抓住學生學習中產生矛盾的地方,設計問題情境,以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進行問題解決學習。當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困難時,教師不是包辦代替,而是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線索與條件,幫助學生化解矛盾,促進問題的解決,真正發揮乙個引導者的作用。

張俊華教授的講座讓我全面認識到,課堂文化的本質就是實現教育的本質,課堂文化是在教學過程中以精神價值為核心,以學習內容、學習正規化、教學方式為載體,所呈現的教育境界和文化品格。在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師應不斷提公升自我,適時進行教學反思,運用自己的智慧型積極吸取先進教學成果,讓自己的語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設,在實踐中發展,引導學生提公升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最終使語文課堂成為知識的課堂、愉悅幸福的課堂。

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反思

廣福中心小學陳志國 在以人為本 能力本位 學習方式變革和創新教育等四個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下。新課改實施這些年來,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 孩子的膽子大了,敢於表現,敢想 敢說 敢問 敢做 孩子活了,樂於提出問題 善於解決問題 敢於評價是非 勇於挑戰權威 他們表達清楚,思維清晰,合作有秩序,學習有興趣,...

反思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堂教學

程標準下的 語文課 韓亞玲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活動的目標,提成乙個全知全能,能給出唯一標準答案的導師。用公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新課程改革的孔子的話說就是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 關鍵和根本要求。新課程標準頒布實施已有一段時也 切實要改變教師 一言堂 的教學模式,要主動 間了...

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思考

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課堂,由於突出了開放意識 民主意識,學生自學的主動性 積極性和表現慾都被激發出來,滿堂灌 滿堂問 的現象得到了初步而有效的改變。然而,在課堂變得 熱熱鬧鬧 展現出 一片曙光 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在做法上已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偏差,甚至有從乙個極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