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管理概述 說課稿

2021-07-13 20:34:41 字數 3173 閱讀 5054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和其它版本教材相比,其它版本教材將本章內容分散到各章節中,而教科版教材將資訊資源管理單獨成章,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資訊資源管理的重要性。本節是《資訊科技基礎》第七章第一節的內容。

資訊資源管理是資訊科技乙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習完資訊獲取、加工、整合與交流之後,再來學習對這些資訊資源進行有效地管理,能使這些資訊為我們所用,更好地發揮資訊的使用價值。這一章從「人工管理方式、計算機檔案管理方式、資料庫管理方式」這三個層次來介紹資訊資源管理,通過三種資訊資源管理方式的比較,更加深刻地給學生理解資訊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科技發展對資訊資源管理的影響,這和選修部分的《資料管理技術》是一脈相承的,為以後學生選修資料管理技術做了很好的鋪墊。

本節是從學生身邊常見的資訊資源管理活動出發,引出資訊資源管理的一般過程及在這個過程之中主要體現出的管理方法和思想,為資料庫的學習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資訊資源管理的一般過程,理解資訊資源管理活動的普遍性及其重要意義 2、依據一定的標準對資訊進行分類,了解資訊資源管理的標準化思想過程與方法: 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充分的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教學內容要夠豐富。

二、說學生: 高一學生來自不同學校,初中各學校開設資訊科技情況也不同,因而學生的資訊科技理念、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但高一年的學生具有更強烈、更主動的求知慾和強烈的好奇心,知識面的需求更加廣泛,而經過小學、初中資訊科技課程的學習以及家庭基本普及計算機,使得他們在技術層面的學習上不會有太大的難度。

相比之下「知其所以然」——即知道為什麼要使用這些技術,使用這些技術對學習生活有什麼幫助,這往往是學生在掌握完操作技能之後仍有疑問的地方。

三、說重、難點。

四、說教法。

討論法:讓學生主動思考,學生之間相互啟發,從而發現問題。 演示法:

通過多**演示,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對比之後印象更為深刻。 講授法:對學生討論得出的問題進行總結、遷移,對比較抽象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如標準化概念),減少學生學習過程中一些不必要的困難。

**學習法:通過對標準化的**,拓展學生了解標準化對生活的影響。

五、說學法: 小組協作:分組討論,每組得出討論結果,教師對討論結果評價。

換位思考:讓學生轉換角色,**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對特殊例子總結,從特殊引向一般。 自主**:

為學生提供閱讀材料以及相關資源,發現解決資訊資源管理這個問題的重點在於對資訊資源合理的分類,分類則需要遵循一定的分類標準,從而理解分類組織方法和標準化思想。

六、說教學環境。

多**網路教室

七、說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例1:由天氣變冷談起,有的學生想找冬衣卻不知道放**,把整個衣櫃都翻得亂七八糟;例2:想問同學有關作業的一些問題,但東翻西找找不到**號碼本。

從而讓學生發現原來身邊就有「資源管理」,同樣找到**號碼本,要找乙個同學的號碼卻怎麼翻都翻不到;想找以前放在自己電腦裡的乙個同學聚會的相片,卻要從幾百張相片中逐張翻看。由此可見,資訊資源也一樣要進行管理。

下面,分組討論身邊還有哪些類似資訊資源管理的活動,並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課本123頁表7-1:

資訊資源管理調查表組號:資訊資源管理活動資訊資源管理目的資訊資源管理方法

你的評價與建議例如:個人藏書方便個人使用分類存放

直觀,管理成本低。如果藏書多,流動頻率高,手工管理不方便,可考慮計算機管理。教師對結果評價,展示生活中越來越多的資訊資源管理,最後以例子「尿布與啤酒」得出資訊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提出問題:資訊資源管理如此重要,那麼應該怎樣進行管理呢?由此引入下乙個環節——資訊資源管理的過程。

2、角色轉換

舉例展示,讓學生了解資訊資源管理遇到的問題。然後以圖書館藏書管理為題,讓學生模擬圖書館管理員進行討論,得出對圖書館進行資源管理的方案。教師給出資料:

圖書館的工作原理和過程,由此例,總結資訊資源管理的一般過程:①從具體需要出發

②對各種資訊資源管理活動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式進行分類③提供方便的資訊服務,與此同時還要不斷進行維護3、提出重點

給出2個檔案管理的例子(兩張檔案管理的**),讓學生評價,引出資訊資源管理中的重點——分類。講述分類方法:主題分類和學科分類法。

師:這是兩個同學電腦裡的檔案,請問哪個同學對資訊資源的管理較好?生:

右邊這張圖上的管理較好。舉例:《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節選。

師:我們這本教材的分類號應該是?

提供以下分類搜尋的參考**,讓學生訪問,體驗不同的分類思想: 搜狐分類搜尋 新浪分類搜尋 **網 噹噹圖書 歌詞吾愛 指出分類後應對所儲存的資訊資源進行綜合整理,以資源的不同屬性特徵建立索引,方便查詢。 將前面檔案管理的例子重新整理後,給出2種不同的分類方式。

師:他們的方案好嗎?他們的方案差別在**?

生:好。分類的標準不同。

得出結論:按照不同的思想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引出資訊資源管理中的標準化思想。 舉例:

秦始皇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郵政編碼顯示器安全標準總結資訊資源管理標準化的意義: ①縮短了資訊資源開發周期,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②使資訊產品開發與使用等各個環節的技術銜接和協調得到保證 ③有助於提高資訊的使用率 ④通過制定質量標準提高資訊資源的質量,保護消費者利益思考:還知道哪些方面也有標準?

採用這種標準有什麼優點? 作業:p127實踐1、2 實踐:

現代企業遊行著這樣一句話:一流企業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賣技術、四流企業做產品。標準之爭其實是市場之爭。

誰掌握了標準,就意味著先行拿到市場的入場券,甚至成為行業的定義者。請查詢有關泉州企業參與制定國家標準。

八、說教學效果和教學反思

小結: 本節課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讓學生在思考中學到知識,形成資訊資源管理思想。提出問題,即讓學生尋找身邊的資訊資源管理案例,發現其重要性;分析問題,則是讓學生**問題解決的途徑——如何進行資源管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資訊資源管理的習慣,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反思: ①本節課對學生進行一種思想、方法的傳遞,與操作技能部分的教學相比,教學難度比較大,所以如何根據教材、學生實際生活,採用滲透手段,讓他們接受這種思想,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還有待於更深層次的研究實踐。 ②如何引導絕大多數學生,在眾多的生活例項中,分析、提煉出對本節課有價值的內容,對教師駕馭課堂能力是乙個考驗,處理不好可能使討論很空洞。

③在本節課中,由於是對一種思想的討論,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許多「不可**性」,如何把握這些「資源」為教學服務,這有待於研究。

《供應鏈管理概述》說課稿

3.歸納總結法 通過歸納可以梳理明確知識點,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更為清晰。4.講解點撥法 通過點撥講解使學生能夠準確的掌握課程內容。二 學法 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的需要確定 學法 如下 1.分析總結法 利用案例,指導學生自行分析,使學生帶著問題認真分析 總結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2....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了解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要點 掌握人力資源管理者的任務和責任 第一節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 p1 一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意義 具有如下要點 申德爾 霍弗 企業整體戰略 事業戰略 功能戰略三個層面 1 將人力資源管理看作是企業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 2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通過整合來達到與企業經營戰略保持一致...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一 什麼是人力資源?指組織中的人,在勞動中為創造某種價值和組織績效而運用的體力和腦力勞動的總和。人力資源的特徵 雙重性 能動性 再生性 時效性 流動性 共享性即社會性 人力資本 是通過對人力的投資而形成的資本,它同樣能夠帶來利潤。二 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 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聯絡 首先,人力資本是對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