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程實施現狀反思

2021-07-13 06:50:40 字數 1037 閱讀 8020

作者:王國強

**:《新課程·中旬》2023年第10期

優質教育的實現,離不開課程、教學以及考試評價等方面配套改革的全面推進,只有在相關方面協調發展的大環境下,我們的教育才能真正走向優質化。回顧這幾年語文新課程實施過程,筆者發現了不少令人深思的現象:課程理念是新的,但不少教師的教學觀念仍是老一套;教材是新的,但一些學校教與學的方式卻是舊的;「餐桌式」高效課堂模式是新的,但一些學校和老師依然以繁重的課業負擔,來完成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新課程、新教材強調多元選擇,但相當範圍內的評價體系還是大一統。

就語文新教材實施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問題:

一、教學內容方面

一些教師授課時把課文放在一邊,僅抓其一點,進行無限制延伸,天南地北,悠悠千載,儼然博學鴻儒了。有一節賽講中被許多評課教師讚賞的語文課,聽完課後,我統計了一下,老師總共提出了18個問題,提問了21個學生,回答93人次,師生互動約36分鐘。在當天聽的4個學科的5節課中,這節課是師生互動最熱烈的。

但在隨後的測試中,學生的平均分大大低於其他3科,一些字詞及課文情節的測試題,竟有近半數人答錯或根本未答。是試題難嗎?師生都認為:

測試的是基本內容。也就是說,這節互動熱烈而受學生喜歡的課,連基本的教學任務都沒有完成——這是許多新課程課堂存在的問題:表面互動、活躍,內裡卻丟失了基本的學科知識和教育任務。

對教師提的18個問題詳細分析後,發現「假問題」太多、真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提問時等待時間過短,是本節課教學失效的主要原因。只是由文中一點的無限制延伸,將完整的知識割裂化,看似精彩熱烈,實則成了空中樓閣,眩目有餘,基礎不足。

二、教學方式方面

在一些課堂上,問題不論鉅細,一律討論**,學生論到哪教師跟到哪,學生論到何程度,教師跟到何程度,亂亂哄哄。比如在一節以課外閱讀指導為內容的語文課上,老師發了一篇閱讀文章,該文通過幾個人從不同角度觀察蟲子獲得不同的啟示,對學生進行人生觀的教育和辯證思維的薰陶。當教學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乙個學生嘟噥了一句:

「蟲子不爬怎麼辦?」教師就順勢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很具創意地想出了許多讓蟲子爬的方法:

刺激法、誘餌法、激勵法、借助法、選擇法、換取法、等待法……課上得很生動。

新課程反思

豐樂中學 龍立葉 新課程 明確指出 教學要 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所以我在講 化學與生活 時,學生回家學做饅頭,去食品加工廠 超市調查常用食品新增劑 結合家人的...

新課程實施中的實踐與反思

我校自2002年秋實施新課改以來,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幾年來,我們通過教學實踐活動,深深感受到了新課程給學校生活帶來的可喜變化,但同時,也看到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和問題。一 存在的問題 對課程標準的理解不夠準確。許多教師只了解課標的框架,對課標具體的內涵缺乏系統而深入的思考,在實施教學中...

新課程實施總結

新課程的困惑 體驗了乙個月的新課程,感受了現代化教學裝置和手段給我們老師帶來的便利,心中曾有過一陣的激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心中的那份喜悅於激動逐漸的被教學上的一些困惑所替代。我上的是二年級的數學,教材上的一些內容是我有些手足無措,比如 在認識m cm的單元後面有個個內容是讓學生估計實際物體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