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反思

2021-07-13 00:24:46 字數 1519 閱讀 9657

教師:趙隆發

本節課計畫講授魯迅先生於2023年寫作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經過綜合考慮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學習者等多方面的因素,確定以下三點教學目標:1.積累詞語;研討論證方法,了解駁**的寫法。

2.品讀語句,體會尖銳犀利、富於戰鬥性嘲諷意味的語言特點。3.

感受文章所表現的魯迅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和愛國精神,增強憂患意識和自信心。

為有效達成以上三點教學目標,特別是為突破由教學目標1和2形成的教學重、難點,而預設了誦讀法、圈點勾畫法、品讀法、討論式四種教學方法。

通過回顧初中階段已學過的魯迅先生的作品匯入新課,盡可能的縮小學生和新學課文之間的距離,同時進行作者介紹。接著,投影出示寫作背景和需注意的生字及詞語注釋,以幫助學生掃清障礙,更快速地走進文字。在進行完以上基礎性任務之後設定了「速讀課文,整體感知」、「具體研讀,突出重點、難點」、「揣摩語言,體悟情感」三部分,通過「速讀課文,整體感知」,讓學生整體感知,迅速篩選資訊,攝取要點。

學習議**,整體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讀時迅速圈畫出觀點和論據;在「具體研讀,突出重點、難點」部分,通過擬列提綱、研討論證方法,學習駁**的寫法;而後通過「揣摩語言,體悟情感」品讀、討論具體語言,體會魯迅雜文中尖銳犀利、富於戰鬥性嘲諷意味的語言特點,感受文章中表現出來的先生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和愛國精神的同時增強學生自己的憂患意識和自信心。然後進行課堂訓練和課堂小結,進一步回顧本節所學,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促進學生思想的提公升,增強自信心。

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自己注意了以下幾點:

1、注意引導學生養成借助課文注釋理解課文內容的良好習慣。本節課,我有意識地把課文注釋整合成背景資料,並要求學生結合課文注釋通讀全文,目的是引導學生養成借助注釋讀書的良好習慣。同時注重了學生根據問題快速瀏覽文章,尋找相關資訊的快速閱讀能力的訓練。

2、通過「讀」讓學生整體感悟。語文教學中應當重視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而不是對課文進行逐段串講。這堂課,較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改革的新理念,突出了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的基本要求,通過學生與文字的直接對話,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整體感悟,受到情感的薰陶。

3、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了較好的培養。這堂課,既有同位兩人之間的**,也有前後四人為小組的**,加大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力度,老師參與其中,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給予必要的提示與點撥。這樣,學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見解,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同時對其他同學的發言作出思考,教學過程既是學習的過程,同時又是學生交往的過程。

不足之處在於:

1,時間的把握上還是不太合理,有前緊後鬆的感覺。

2,雖然從整體上注重了學生的自主、合作、交流學習,但是因受新場合、新學生的限制,仍有部分學生不能照顧到位,缺少促進或指導。

3,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作答的多,而學生主動質疑問難的少,這個問題必須解決,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只有學生有了問題意識,才會真正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公升。

4,由於自身能力有待提公升,對教材的處理上仍有一定的硬傷(如,目標把握不准、目標過多、過雜,過程多而亂等等),不是能很好的把握和理解教材,在設計過程中,多讀文字的功夫有待進一步加深。

5,問題的設定上缺乏細緻性、條理性 。

過程不夠完美,才需要不斷的努力,以實現乙個又乙個新的超越。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教學目的 1 了解駁 的特點,學習駁 的寫法。2 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3 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教學重點 1 理解本文的論證特點 2 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3 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教學難點 本文通過駁論證的方法 ...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導學案

相關知識 1 國聯 國際聯盟 的簡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於1920年成立的國際 間組織。九一八事變 後,國民黨 多次向國聯申訴,要求制止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但國聯採取袒護日本的立場。它派出的調查團到我國東北調查後,在發表的 國聯調查團報告書 中,指出日本發動 九一八事變 並非 合法之自衛手段 但居然承...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學案列印稿

學習目標 1 積累詞語,了解 玄虛 誆騙 懷古傷今 為民請命 的讀音 詞義,並運用。2 理解本文反駁論證的方法。3 體會文中體現出來的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通過這種感情培養自信力和愛國主義精神 學習重點 掌握文章的駁論方法,並理解其語言特色。一 背景知識 1 寫作背景 本文寫於 九一八 事變三周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