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學指導

2021-07-12 22:30:34 字數 4925 閱讀 8059

第一章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到人口劇增給予自然環境極大的壓力,了解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環境人口容量的影響因素,理解環境人口容量兩重性——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3、舉例說明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說出這兩個概念的現實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1、結合「木桶效應」原理分析環境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討論我國東西部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短板」。

2、對「地球最多能養活多少人」的三種觀點提出依據並進行小組辯論,交流自己的觀點,學會分析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變化。

3、對比分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事例說明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對性以及**研究人口合理容量的意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人口合理容量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消費觀、環境觀、發展**待問題。

2、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消費觀念,逐步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關心、反思自己所在區域的生活、生產狀況,知道乙個公民對發展應擔負的社會責任。

教學重點: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含義

教學難點: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與聯絡。

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討論**法、小組辯論法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1)學生收集人口數量增長過快給地球帶來的種種問題。(2)學生收集有關地球能夠容納最多的人口資料和地球最適宜容納的人口資料。

【讀圖提問】讀世界人口增長示意圖,如果人類不採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長,世界人口增長的最大值將是多少人?

【學生回答】

【教師追問】有關科學家**,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長,2023年世界人口將達85億,2023年94億,2023年108億,2023年630億,除南極洲外,地球的陸地都將擠滿人。當然人類如果再這樣繁衍下去,將是自我毀滅。如果在這個圖中新增上資源數量曲線,隨著時間推移,資源數量這條曲線將如何變化?

【學生作圖回答】隨著人類對資源的消費,資源逐漸減少。

【教師評點】人類生活的地球,空間是有限的,礦產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資源只能供養有限的人口。地球究竟能容納多少人口?乙個國家或地區又能容納多少人口?

因此,人們自然地關注人口增長與地球承載能力的關係問題。那麼什麼是環境承載力?

【投影展示】環境承載力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環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

【案例分析】如果人類的人口增長不考慮環境承載力,會有什麼後果呢?閱讀復活節島的悲劇一文,我們從中能吸取到什麼教訓?

復活節島的悲劇

復活節島位於東南太平洋上,在南緯28°和西經108°交會點附近,面積約l17平方千公尺,它離南美大陸智利約3000千公尺,離太平洋上其它島嶼距離也很遠,所以它是東南太平洋上乙個孤零零的小島。

早期拉帕努伊人發現的這是一塊物產豐富的豐饒的土地。他們的人口在島嶼上快速地增長,在大約2023年人口膨脹到了大約8千到2萬人。但是這個島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養活2000人。

為了養活增長的人口,他們無節制地開發、 使用資源。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毀滅已經開始。隨著森林的消失,所有的陸地鳥類和半數以上的海鳥種類全都滅絕了,人們已找不到木頭建造船隻,也就再也無法出海捕捉海豚。

他們只能在淺海捕魚,使得淺海的生態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甚至連海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拉帕努伊人從漁民變成了農民:他們開始注重養雞,雞成了主要的蛋白**;他們種植甘薯、芋、甘蔗,但是產量越來越低,因為森林的消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風吹雨打日曬之下,土壤變得越來越貧瘠。

人們普遍處於飢餓之中,吃他們所能找到的任何東西,這除了老鼠,還包括島上最大的動物:人。為了補充蛋白質拉帕努伊人開始吃人肉。

原來頗為複雜的社會結構崩潰了,整個社會處於戰亂之中。在1700 年左右,歷經饑饉、混亂,島上的人口只剩下了兩千人左右。在19世紀70年代倖存的拉帕努伊人紛紛搬到大溪地島,到2023年,由於種種原因島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學生總結教訓】

【教師點評】

在嘆惜復活節島的悲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因為復活節島就是地球的縮影。就象復活節島一樣,我們的地球也是茫茫宇宙中乙個孤獨的島嶼, 而我們也在一點一點地、越來越快地破壞著地球的資源。

地球的面積和空間是有限的,它的資源是有限的,顯然,它的承載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類的活動必須保持在地球承載力的極限之內。為了估算環境承載力的大小,通常用環境人口容量這個指標來衡量。

那麼什麼是環境人口容量?

【投影展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環境人口容量下了乙個較為精確的定義:乙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到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和智力、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簡單地說,環境人口容量就是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

【案例分析】清朝以前,中國人口一直保持在一億之內,一般在7000萬之下,康熙初年,有記載的人口為1900萬,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億,清朝時期的人口高峰出現了。開發邊疆,推廣種植高產作物番薯、玉公尺,中國人多食糧食少食肉的生活習慣等等,都有助於極大限度地養活人口。

(1)乾隆年間的中國能否養活今天中國的13億人口?

(2)中國人若是有少食糧食多食肉的生活習慣,乾隆年間的3億人口可能會怎樣變化?

【案例分析】深圳25年前是乙個3萬多人的邊陲小鎮。至2023年末,戶籍人口165萬,居住一年以上的有432萬,還有居住一年以下、三天以上的有470多萬,加起來深圳有統計的人口總共是1071萬,還有一些流動的,加起來管理人口稱1200萬。

(1)深圳依賴自己的耕地生產出來的糧食能養活25年一下子增加的1000多萬人口嗎?

(2)深圳是如何養活這多出來的1000多萬人口?

【學生回答】

【讀圖思考】

1、假如各塊桶板代表不同的資源種類,那麼「木桶效應」揭示了什麼道理?

2、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和西部內陸地區,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短板」分別什麼?

3、人類獲得資源的數量會不會變化?其變化與哪個因素的關係最密切?資源的數量對環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麼影響?

【學生歸納】根據上述定義和同學們的討論可以看出,環境人口容量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其中資源、科技發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對其影響最大。

(1)資源──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類生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資源狀況,資源越豐富,能供養的人口數量就越多。

(2)科技發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獲取資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變,從而帶來環境人口容量的提高。今天地球上的65億人口,如在原始條件下,是不可能的。

(3)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人是社會性動物,除了生理方面的需求外,還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的變化,對環境人口容量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環境人口容量總是相對應一定的生活消費水平而言的,相同的環境對於不同生活水平所供養的人口數量是不同的。例如,溫飽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三種消費水平,都有與它們相對應的環境人口容量。

(4)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封閉地區,其環境人口容量主要取決於本地的各種資源和其他條件,受到較大的限制;開放地區,外部資源和其他有利條件得到利用,其環境人口容量比封閉時就會大得多。

【問題討論】

(1)如果讓你估算未來20年內南京地區環境人口容量,你會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2) 未來20年內南京地區環境人口容量會是多少呢?

(3)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不是乙個固定不變的值?

【師生討論】

【教師總結】

從剛才的討論我們知道,估計環境人口容量必須充分考慮影響因素。但各種制約因素是不確定的。比如現有的資源總數不確定,科技發展水平、地區與外界的交流程度及人口消費水平都在不斷變化。

時期不同,制約因素必然發生變化,造成環境人口容量的變化。因此,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它不是乙個具體明確的數值,而是乙個取值範圍或估計值。

但在一定歷史階段,由於技術水平、資源基礎相對穩定,生活消費水平變化不大,環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對穩定的。因此可以對環境人口容量進行相對定量的估計。這說明環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對確定性。

無論是整個地球,還是某一國家或地區,其環境人口容量具體的估計值,都是建立在環境人口容量相對確定這一基礎上的。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兩重性。

【讀圖辯論】在地球究竟能容納多少人口的問題上,就存在著截然不同的觀點。世界上比較流行的三種觀點,看看你比較支援哪種觀點:

(1)悲觀派──現今世界的人口已經大大超過了地球的環境容量。依照目前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不能解決人口過多帶來的環境汙染和生態退化問題,人口進一步增長,後果不堪設想。

(2)樂觀派──著眼於尚未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的資源,以及未探知和未發現的領域,認為未來世界人口,不會達到地球環境人口容量的極限值。經濟的高速發展、科技進步使人類有足夠的力量制止環境退化,推動人口與環境關係的良性迴圈。

(3)介於悲觀派與樂觀派之間──多數學者認為未來全球環境人口容量在100億左右。2023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公布的報告認為,將全球人口穩定在110億或略多一些,可以使地球上的人維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教師提問】你比較趨向與贊成哪一種觀點?

【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假定條件下得出的,假定的條件不同,估計的方法不同,結論也會不同。結合人類發展史來考察,每乙個時期應該有各自的環境人口容量,這意味著當時科學技術水平條件下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但人類的人口總數從未達到過最高的人口容量。可以樂觀地相信,地球的人口增長不會達到自然環境的最高人口容量,因為科技水平在不斷提高,新科技能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未來;另外人類對其自身與自然界關係的認識不斷加深,已能主動調節人口增長與環境的關係,世界人口增長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但必須強調的是,樂觀的態度並不表示忽視環境人口容量估計的意義。在特定時期和一定的科技發展水平下,過快的人口增長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是相當大的,對人類的發展也是有害的。

【承轉提問】據英國去年的《衛報》報道:美國和羅馬尼亞科學家的計算,地球可承受人口的最高極限是目前地球人數的20萬倍!建立在人類可以通過高科技方法解決食物短缺的前提下,地球人口最高將可以達到1300萬億!

到時候,地球上的人類將像螞蟻一樣密集,大多數人將擠居在遍地林立的2000層高的摩天大樓中,像囚犯一樣秩序井然地生活,很少能夠再看到太陽光。我們有多少人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呢?

合理人口容量

第一章第三節人口合理容量 教學設計 高淳漆橋中學陳冬良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環境承載力 環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 理解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 理解環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 4 知道對環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計的三種觀點 5 理解世界保持人口環境容量的解決措施 6...

磐石五中一輪地理學案人口的合理容量

磐石五中2011屆第一輪複習地理導學案 no.48 班級姓名 必修2 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 製作人 賈云輝 授課時間授課人 審核人 教學目標 1 明確環境承載力與環境人口容量概念的關係與區別 2理解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和影響因素 知識梳理 一 地球最多能養活多少人 一 環境承載力 用來表示環境對人口的...

第一章人口的增長 遷移與合理容量單元測試 中圖版必修2

時間 60分鐘滿分 100分 一 單項選擇題 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1讀 世界人口增長過程圖 關於世界人口增長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世界人口增長最快的時期是公元1770年至1950年 b.世界人口增長最快的時期是1950年以後 c.世界人口增長與生產力的發展無關 d.世界人口增長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