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詹天佑》教學反思 楊純

2021-07-12 01:33:58 字數 1982 閱讀 7118

「班班通」是我們教學的好助手

教學《詹天佑》有感

餘慶縣天湖小學楊純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由餘慶縣舉辦的「電信.華師京城.通慧」杯「班班通」教學設計大賽,賽後感觸頗深。

「班班通」,確實是我們教學的好助力,但它也是一把雙刃箭,用好了,可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用不好,也可能使課堂教學一團糟。現我將主要從本節課的教學談談使用「班班通」後的體會和收穫。

一、「班班通」的使用,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語文教學,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而培養學生的思維必須貫穿於語言訓練之中,但小學生的思維以感性認識為基礎,沒有外界**的刺激、啟迪,他們思考問題時,經常出現思維障礙,有時還會出現思維不完整現象。使用電教**的刺激引導,會啟開學生思維閘門,收到豁然開朗的效果。

所以在上課開始,我就以聽火車的汽笛聲引發學生思維:聽到這樣的聲音你會想到些什麼呢?學生回答說會想到火車。

我馬上通過插入火車的**,順勢發問:看到火車你又會想到什麼呢?有學生會說**車的人;有的說鐵軌。

那看到鐵軌你又會想到什麼呢?學生很自然的就聯絡到了修鐵路的人,進而引出了修築由中國人自己設計並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的總工程師——詹天佑,從而揭示了課題,進入了本課的學習。在這樣的乙個過程中,我利用「班班通」的插入功能,不僅引導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索慾望,為後面教學目標的落實奠定了基礎。

二、「班班通」的使用,增加了課堂容量,增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與文字產生情感共鳴

課堂時間是寶貴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為課堂增加更多的容量,為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學習機會是教師備課時首要考慮的問題。所以在備課時我就想,如何引用電教手段,在有限的四十分鐘教學時間裡有效地增加課堂容量呢?於是在教學《詹天佑》第二環節——勘測現場時,我通過課前上網查詢資料,了解到當時詹天佑在勘測線路的過程中不僅遇到自然環境的困難,還遭遇到到來自國內外很多人為製造的困難。

了解到這些後,我課前先把這些資料做成**,在教學中讓學生感知詹天佑的心理活動時,我通過補充這些課外收集的資料,創設情境讓學生用不同的語氣進行朗讀描寫他心理活動的句子,同時我還利用「班班通」白板和黑板背景的互換功能,創設了黑暗與光明的對比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他內心的掙扎和那份執著的堅持,更進一步地感受詹天佑的愛國情懷。

三、「班班通」的使用,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語言文字,突破課文重難點

語文的學習,首先就是對語言文字的學習。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些語言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班班通電教手段的幫助,引導學生反覆理解、體會,從而突出文章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在《詹天佑》教學的第三環節,理解兩種開鑿隧道方法的好處以及「人」字形線路設計的妙處。

課文中雖然也用文字說明了,但是學生理解起來還是挺費勁。我在課堂上,我通過讓學生自己先畫一畫工程示意圖,然後師生共同設計和修改三種工程示意圖,並為學生**了一段動畫課件,將 「人字形」線路演示了一次。這樣,學生就一目了然,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真正體會到詹天佑創造性地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的創新精神和傑出才能。

四、「班班通」的使用,教師素質有待提公升,教師觀念有待更新。

通過教學《詹天佑》這課後,我覺得在課堂上使用「班班通」時,教師不應該是拿來主義,現在網上有很多的優秀課件,但是並不一不定和自己的教學思路相吻合,所以應該對分享的東西進行再創造,融入自己的思維,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再者教師也不應該成為「班班通」的操作工具,但凡有的都使用,不管適不適合,不管有沒有用。如果這樣,不但不能提高課堂的效率,還會使課堂教學成為**演示的場所,反而影響了課堂的有效性,與「班班通」使用的宗旨大相徑庭。

所以「班班通」教學手段確是一把雙刃箭,教師在備課伊始就應該思量好在自己的教學環節中如何使用它,以便真正地把教師和學生從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讓教師樂教,讓學生樂學。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恰當運用「班班通」電教**,以其直觀形象、動態性等特點,將課文的內容以聲感、形感、色感、動感直接作用於學生的感官,使其在學生的大腦裡留下鮮明的形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讓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在「班班通」裝置的輔助下,變成有效課堂,變成高效課堂。

2013-09-17

詹天佑教學反思

詹天佑 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主要寫了詹天佑主持修築第一條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 施工的京張鐵路,表現了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卓越才能。學習這篇課文主要是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教學完這篇課文後,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 以乙個開放性的問題貫徹課堂教學的始終來進行閱讀理解 感...

《詹天佑》教學反思

一 成功之處 由於大部分學生語文基礎不是太好,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我都盡量幫助學生降低難度,設定了一些小步子的階梯。另外,設計了一些活動的環節,如讓學生畫示意圖,讓學生來解說 人 字形線路執行的原理,讓學生從文字中找一找詹天佑為什麼要採取不同的開鑿方式的原因,希望通過帶有一定挑戰性而又具有一定趣味的...

詹天佑教學反思

大灣中心小學劉亞井 我在教 詹天佑 時,以 自讀自悟 教學模式為主,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講讀第四自然段 勘測線路 部分時,我分三步走 第一步 讓學生帶著明確的學習目標充分自由讀 邊讀邊用你喜歡的符號劃出這一段中最使你感動的語句,並想想這些語句為什麼使你感動?第二步 圍繞這一學習目標組織學生進行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