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麗江教後反思

2021-07-11 20:11:06 字數 1501 閱讀 3367

石圳小學李永青

《走進麗江》是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介紹的是我國雲南麗江古城的奇特風貌以及麗江神奇的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麗江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全文的重點就在「美麗」與「神奇」二詞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也將這兩環節作為重點和突破點。首先是讓學生默讀全文,總結出麗江留給他們的印象——美麗、神奇,然後讓學生帶著這兩個詞,找出文中能夠表現出美麗、神奇的句子,再通過多種形式的品讀,來理解課文,並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

一、書讀百遍,其景自現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如果老師給予學法指導,在今後的學習中,學生就能舉一反三進行同類文章的學習,於是產生了這樣的構想:以文字為主線,讓學生獲得一種學習方法,把文字讀成畫面,再把畫面還原成文字。

在講解了麗江古城段落後,我提出:像《走進麗江》這樣寫景的文章,這景點我們都沒有到過,要真正理解它,真正走進去,我們就要透過文字,把這神奇和美麗讀成一幅畫,在腦海裡形成畫面,再通過看**、插圖,把畫面讀出來。

於是,我讓學生們閉上眼睛,自己示範朗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讓學生感受、想象畫面。接著我說:麗江古城是一段文字,我們讀成了畫面,這是一幅怎樣美麗的畫面?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文中的插圖。欣賞完問學生:美嗎?

那我們把看到的畫面通過成文字讀出來吧!這就實現了從文字→畫面→文字的轉化。這樣不但把重點牢牢鎖定放在「美麗」與「神奇」二詞上,還教給了學生一種學寫景文章的讀書的方法:

書讀百遍,其景自現。

對玉龍雪山的學習和理解月色下的古城,我也用了型別的方法。

二、通過學習課文,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

課文先總寫麗江是神奇而美麗的土地,然後分別寫了麗江古城(街道、歷史地位、布局特點、高原姑蘇美稱)和玉龍雪山(地理位置、得名由來、特點)和其他的景觀,最後用乙個反問句表達作者喜愛麗江的感情。要理解課文的結構特點,我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從板書入手,歸納麗江古城的特點是街道斑斕、網狀布局、高原姑蘇;概括玉龍雪山的特點是地理位置、得名由來;其他景觀總的特點是「迷人」。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教會學生「取主舍次」。

最後的課堂小結讓學生明白課文的結構是先總後分,明白了段之間的聯絡。這樣的設計鍛鍊和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講解完麗江古城,轉入講解玉龍雪山的過程中,又適時提出:作者是怎樣從上乙個景點的描寫完美過渡到下乙個景點的?學生很容易就找出文中的過渡句,再聯絡以前學習的知識,很容易就能理解過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啟下;再提出:

什麼情況下使用過渡句?學生通過討論後也能說出:在描寫兩件事物或景物的時候使用。

三、注重朗讀訓練,培養語感。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讀和深究,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體會作者的情感,人個讀、小組讀、師範讀、引讀、集體讀等形式靈活運用,讀出感覺,以聲傳情,領略文章的精妙之處。

四、不足之處思考。

如課堂上能運用多**教學,把介紹麗江的**和課件運用起來的話,學生會更容易理解課文內容。 自身問題:課堂上碎話較多,引導學生讀書不夠到位,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上較單一,說話訓練還不夠。

學生是在不斷地學習中取得進步,老師也是如此,也要不斷地學習來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地改善才能將課越上越好,今後還需努力鑽研,更應多向身邊的優秀老師學習,爭取進步。

金子教後反思

金子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 能正確 流利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 蜂擁而至 若有所悟 等詞語的意思。3 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字,從中感悟出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教學過程 一 揭題匯入 1 讀課題,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彼得實現了自已的夢想。誰來說說看,彼...

角教後反思

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自主學習 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新理念,還注重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的體現。本節課的教學具體以下幾個特點 1 在生活中觀察 發現數學。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 有意義的 富有挑戰性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存在的價...

教後反思2

圓的周長 教後反思 本節課 的課題 圓的周長 借助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從 圓周長意義 的理解,立足於學生的親身體驗和自由表達 圓周長公式 的建構,則是借助於學生主體的測量 計算 自學 推導 論證等充分的實踐活動而展開的。可以說,每個知識點的發現,都是學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結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