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

2021-07-10 22:22:14 字數 1646 閱讀 7044

§3.1.2《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剛講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節第二個內容「等式的性質」,總體感覺還好,有幾個環節是自己煞費苦心才想出來的,感覺還不錯,正好記下來與學員們分享:

首先,在匯入環節,

師:誰能向我匯報一下,在本章前面的兩節課中,大家剛學習了什麼內容呀?

生:什麼是方程、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師:就一元一次方程而言,學習了概念之後,你們認為接下來會繼續研究什麼內容呢?

生:方程的解法.

師:非常好,前面接觸過方程的解法嗎?比如對於方程2x + 3 = 4,具體是怎麼求解的呢?

生:(回答出具體的求解過程)

師:那個時候是用什麼方法求解的呢?

生:(在師的引導下)用了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的關係求解的。

師:在上節課中出現的方程 ,用小學的方法還方便嗎?

生:不方便。

師:那你們想學習新的解法嗎?

生:想!

師:從**入手呢?

生:(沉默)

師:咱們還是回到方程的概念上去吧。什麼是方程呀?

生: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師:喔,方程首先是等式,那咱就從等式由哪些性質入手吧,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本章第3節「等式的基本性質」……

這段匯入,把本節放在了整個知識體系中,讓學生明確了為什麼要學習本節,把本節的承上啟下的作用讓學生明確,就不會感覺知識的出現有些突兀。我一直覺得這非常有利於培養孩子們的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之後,又讓學生舉出了在生活中應用等式基本性質的例項,這樣,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加深學生的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其次,在講解等式基本性質1時,自己不斷變換資料,讓學生經歷了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讓孩子們充分體會字母代表數以及字母的廣泛含義。否則學生對於突然出現的「如果a = b,那麼a±c = b±c」這一結論會理解不深刻,以至於不會靈活應用。對於性質2的得出,讓學生模擬性質1發揮集體的智慧型,合作**得出,較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鍛鍊了孩子們的自主**能力。

再就是,在本次講課過程中,自己朝著自己的努力方向:「讓在思維關鍵點處的提示語,成為學生**新知過程中的方向標」做出了一定的努力。比如:

「學習了前兩節課後,你覺得我們會繼續研究什麼內容呢?」

「通過什麼對解答,你對解決這一類問題有什麼啟示和收穫呢?」

「動用集體的智慧型去解決它吧!」

「有誰願意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一起分享呢?」

「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想法嗎?我們是不是來比較一下,看誰的方法更合理些?」

「以上結論是大家開動腦筋想出來的,這些猜想正確嗎?用什麼辦法來驗證你的猜想是否正確呢?」

「學習後你最想給大家說的感受是什麼?」

最後,我還注意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適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

「你若用心地以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你便會發現數學規律巧妙地安排了我們的生活,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數學原理。」

「剛剛大家已經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去體會,用自己的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口去表達,實在是太妙了!相信下面的問題難不倒大家的。」

「老師為大家的課堂表現表示讚賞,為你們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

「老師要和大家說的是,人生也如一道方程,希望大家在青春的路上認真前行,給出人生這道方程最精彩的解。」

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好的數學教學語言是讓課堂煥發生命力的動脈。這終將是我不懈的追求!

等式的性質1教學反思

4月14日是全縣在我校的教學開放日,我執教了 不等式的性質 第一課時,和以往一樣,這一課時是在備課組集體研究的基礎上,由乙個老師準備,再在備課組集體研究修改定稿的 教學目標是 掌握不等式的三條基本性質,並能熟練的應用不等式的性質進行不等式的變形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與等式的基本性質之間的區別 體會模...

等式的性質教學設計和反思

等式的性質 教學案例 作者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神龍小學雷英 授課人 神龍小學雷英 教學時間 2009年10月29日上午第一節 教學地點 神龍小學五 3 班教室 聽課教師 神龍數學教研組全體教師 課題 等式的性質 教學內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九冊第55 5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通過讓學生在天平的兩個托盤...

《不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

不等式的性質是不等式變形的依據,也是探索解不等式方法的基礎,學生掌握好本節內容是學好本章內容的關鍵 本節課的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是培養學生模擬 化歸 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的良好素材 學生經歷不等式性質的探索過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學生掌握不等式的性質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