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

2021-07-10 21:58:08 字數 1648 閱讀 2437

2.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理解課文時,讓生邊讀邊想邊划,寫自我見解;通過比較句子,運用詞語,體會並掌握文中用詞之精妙;快速讀、細讀、品讀等環節的安排,則訓練了學生略讀、精讀、有感情讀的能力。

3.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貫徹教學中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的原則。

現代教學法是以解決教學任務為目的的師生共同活動的方法。它既包括教師的教授法,也包括學生的學習法。啟發式教學理論認為:

「教學就是引起學生智力的積極性」「凡是能夠引起學生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自動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為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選用有助於學生形成自學能力、自學習慣的教學方法,且避免單一。如理解文章內容選用填空、練習、默讀劃句複述等教學方法;體會文章用詞之確切,則採用了比較品讀遣詞造句的方法。

抓住文中反覆出現的詞語,導生領會人民當時的心情與情感,並有意識地安排了「讓生自讀課文,理解加評注」這一教學環節,讓生在積極參與學習的活動中學會知識,掌握閱讀技能。

4.利用形象的教學手段,使生處於和課文內容協調的氛圍中,有求知的慾望和興趣,從而學得愉快,學有所獲。在初讀全文前,先給生提供了有關「香港回歸」的電視錄影,讓生具體感知當時情景;具體體會大典莊嚴、隆重的氣氛及人民的情感時,又再次出現了大典各程式的幻燈,目的都是為引導學生入境,縮短主體感知與文字的距離,使其學得有趣味。

5.教學環節設計以人感知事物的規律為依據,體現「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思路,如教第二段時,默讀整體感知回歸進**況;爾後,抓重點詞句領會人民的情感並品讀優美詞句;最後再有感情朗讀全段,加深對全段文章的理解。如此,也教給了學生閱讀的最基本方法,並有效地結合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訴了2023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後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詩語言精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強烈。作者把他那沸騰的熱血與奔湧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的每乙個詞句之中。

我結合本組訓練重點,在課前布置學生蒐集有關香港回歸的資料,自讀自悟,通過課前的檢測反饋,我發現學生預習較充分,於是對課的流程做了適當修改。

1、初讀降低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順口。

2、輕聲細讀,用更精練的詞語概括每一節的內容:

傾聽、等待——公升旗、自豪——聯想、屈辱——迎接、展望。這樣一來,詩歌的線索就非常明了,為理解詩句降低了難度。

3、精讀感悟:

「讓我拉住你的手」——擬人化,親切動情。「旗桿——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梁。」激動自豪。

「百年的痛苦和歡樂」——聯想到屈辱的歷史,如今的揚眉吐氣尤顯珍貴。「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表達對香港回歸的歡迎祝福。

同時,作者把他那沸騰的熱血與奔湧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的每乙個詞句之中。讓學生領悟「三分詩,七分讀」的讀書之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具體的做法如下:

我採用**相關的課件,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懷的詩句體會情感。透過這些詩句,讀出那激動、自豪的感情和熱切歡迎之情。

(2)聯絡所蒐集的歷史背景資料理解詩句,進一步體會情感。

(3)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詩歌表達的情感。課文中有一幅插圖,描述的是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公升國旗、區旗與奏國歌的情景。讓學生深入體驗:

(如果你是參加政權交接儀式中的一員,或者你在街道上、在電視機前、親眼目睹了這一過程,你最想說什麼?)

(4)引導學生運用多種不同的朗讀形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情感。

《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訴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後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我結合本組訓練重點,在課前布置學生蒐集有關香港回歸的資料,自讀自悟,在教學過程中,我具體的做法如下 我採用 相關...

最後一分鐘

二 感想。九龍坡區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 網路備課曾經在天津的經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動集體智慧型 群策群力,準備出乙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乙份相對 標準化 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麼呢?第一需要做...

最後一分鐘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通過誦讀詩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 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 感情強烈的詩句。教學準備 多 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過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