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2021-07-10 08:40:53 字數 3318 閱讀 4150

小學語文新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課《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要理解課文內容,並不是什麼難事,對於搞清楚課文對於事物的表達方式學生也能夠比較容易的掌握。但是,如何在朗讀中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在閱讀中昇華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卻不是憑老師的三寸不爛之舌就能把學生培養出來的。

首先,在閱讀內容上,學生自主選擇,進行閱讀。其次,在討論交流內容上,學生自主交流討論。第三,順學而導,昇華學生所獲。

一、自主選擇閱讀內容,學生樂學、樂思。

與傳統的指定閱讀內容相比,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學習,學生表現異常積極。大家去認真的閱讀你喜歡的內容吧,然後我們一起來談談自己的收穫和感悟吧!」同學們立刻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先是輕聲地邊讀過勾劃;然後又自由地朗讀起來,時不時地停下來寫下自己的想法。

我巡視課堂,去發現學生們都學什麼內容,勾劃什麼內容,寫些什麼內容。我大致估計了一下,喜歡作者第一次到鳥的天堂的約佔三分之一,其餘的約佔三分之二。這多少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我想:喜歡第二次的學生多一些毫不奇怪,因為小孩子更喜歡活潑可愛的小鳥。更何況作者還與鳥們進行了某種愉快地交流,這更符合兒童們的心裡。

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喜歡對大榕樹的描寫就出乎我意料,但這卻是我的一大收穫:這表明了學生已經有較高的閱讀和欣賞水平了。他們在自由閱讀中表現出來的樂學、樂思,更表明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喜好「熱鬧」的小朋友了。

二、 疑讀突破深入體會

古希臘教育家亞里斯多德說:「思維從驚訝和問題開始。」沒有問題情景就不會有思維。

因此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學習中去發現問題,從而產生思維的動機。這堂課最明顯的,就是在學習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過程中貫穿「讀—思—悟—通」這種學習方式,在學生理解「鳥的天堂」特點的基礎上,合作、**,以 「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突破學習的淺層目標,進入理解文章的高層次,在質疑探疑中完成對課文的理解和美的欣賞。

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研讀學習的內容,詢問「還有沒有不懂的地方,特別是還沒有學到的句子」,引導學生質疑。

如: 最後一段內容採用開放式學習,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質疑,學生通過朗讀,特別針對結尾的重點句,提出了不同層次的問題,教師及時啟發學生聯絡上文知識釋疑。由於學生對全文已有足夠的理解,因此,此時釋疑水到渠成,既做到了少講多學,又可趁機查漏補缺。

用質疑探疑的方式學習文章的尾段,一方面能訓練**式的學習方法;第二,通過質疑解決了課後練習中的問題,變「問學生」為「學生問」,教學的角色身份發生了轉變;此時尤百川歸海,師生雙方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三、自由交流,相互促進。

當學生閱讀得差不多了,我就請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看法了。有個同學說我喜歡第一次看到的鳥的天堂。他說: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樹,這棵大榕樹充滿了生機」。他很有感情地讀了第8自然段最後兩句話:「似乎每一片綠葉都是乙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樹」。

聽到他讀,似乎眼前就是那綠得逼人眼睛的綠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讓人覺得綠葉綠得鮮亮,綠得讓人興奮!有個同學說:

「我喜歡第一次看到的鳥的天堂,因為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這麼大的榕樹,也沒有看到過樹幹上長出這麼多的根來的大樹,這讓我實在太驚奇了!」她主動地朗讀了第7自然段。讀得算不上好,文字讀順了卻沒有感情,重讀的地方也不夠明顯。

但是她能夠談出自己的看法,抓住重點段來讀也很不錯。有個喜歡第一次看到的鳥的天堂的同學說:「我從小就喜歡綠色,大榕樹是綠顏色的,所以我喜歡」。

他朗讀了第8自然段的重點句:「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點縫隙」。他接著說:

「這兒的『堆』和『簇』,表現了榕樹的茂盛,更表現出了榕樹的綠。」喜歡第二次看到的鳥的天堂的同學,有的說:「我喜歡第二次,因為第二次鳥兒們進進出出的,有的還在唱歌,顯得格外熱鬧。

」有個同學說:「我喜歡鳥兒,這兒有這麼多的鳥兒,我更喜歡了。」他朗讀了第十三自然段,特別是「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這兩個「到處」讀得很重,他說:

「這兩個到處最能說明這兒的鳥兒多了」。看,他說得多好呀!有兩個同學說,因為鳥兒那麼多,飛進飛出,我喜歡鬧熱,而且這表現出了鳥的天堂多麼具有生氣呀!

所以我喜歡第二次看到的鳥的天堂。通過交流,同學們談出了自己的見解、感悟看法。使每位同學讀有所感,有所思,有所獲。

通過寫讚美大榕樹的句子,更好地達到了閱讀效果。

四、抓住共同關注點,順學而導。

討論是一種好的閱讀方式,更是一種互相幫助,互啟思維,相互促進的好方法,我對同學們說:「同學們的交流,給老師很大啟發。請大家對其他同學交流的內容談談自己的看法好嗎?

」我的話剛說完,有個同學就迫不急待的舉起手說:「我覺得我比剛才讀7自然段的那個同學讀得好些」。於是我就叫他讀了,他讀得也算不上好。

特別是如何讀出榕樹的大和讀出他心裡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榕樹時的心情來,他沒有達成這個目標。我就問同學們怎麼讀這段好呢?同學們就三言兩語的發言了。

有的說要讀出作者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榕樹時的激動;有的同學說這時是很驚訝的;有的同學說是很高興的;有的同學說「真是一株大樹」要讀得重而緩慢一些;有的說「不可計數」要讀重一點;有的說「臥」字要讀得稍重一些……,這樣,我反覆抽學生起來朗讀,效果漸漸變好。而剛才說最能夠表現出鳥的天堂有生機的同學這時不服氣地站起來說:「我覺得榕樹比鳥兒更有生機。

因為這麼大一棵生機勃勃的榕樹才招來了這麼多的鳥兒,要是這棵榕樹沒有生機的話,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鳥兒來此做巢呢?」說完癟了一下嘴就坐下了,很不服氣。但是,贊成因為有鳥兒的同學明顯多許多。

教室立刻炸開了鍋,都說有鳥兒,才使鳥的天堂生機勃勃。我看說榕樹有生機勃勃的一方力量單薄,就唯恐天下不亂的插話說:「我覺得榕樹更有生機,不然鳥兒為什麼來。

」我是「少數派」的。我們的聲音被吼「鳥兒才使天堂有生機」的聲音所淹沒了。我想,像這個樣是乙個永遠也吵不清的話題。

於是我制止了哄亂的教室,制止了沒有結果、也不再有新意的爭論。我說:「有理不在…?

」同學們笑呵呵和接答:「有理不在聲高」。教室立刻安靜了下來。

每個同學都明白了老師的意思,於是我接著說;「有的同學說樹更有生機,有的同學說鳥兒更有生機。現在我請贊同樹有生機的同學把鳥兒通通趕走,請贊同鳥兒有生機的同學把樹砍掉。」這下可好了,同學們都一致反對我了。

有的同學說,沒有樹,鳥兒到哪兒去安家呀!沒有鳥兒,這還能叫鳥的天堂嗎?於是我因勢利導:

同學們,我們國家有愛鳥周,除了不傷害鳥兒是愛鳥的行為外,還有什麼行為是愛鳥的行為呢?同學們都說:「愛護大自然,不濫砍伐樹木,保護鳥兒們的家園!

」聽到這裡,我愉快地笑了。從他們的爭論到意見一致,到接受環境教育,都在自由閱讀和爭論中得以體現,教師站在組織者的地位,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很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鍛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我想,這樣一節課,不僅達成了教學目標,更達到了還閱讀給學生的目的。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中要求「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我想這樣一節課,也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的 「自主、合作、**」,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了教師和學生之間新型的關係。從而實現了師生互動教學活動。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二 感受群鳥歡鬧的景象。教學片斷 教師 現在我們知道,鳥的天堂 是乙個什麼樣的地方了,那麼這個地方的鳥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在課文裡找到描寫鳥的部分,用筆劃起來,再讀一讀。學生默讀課文。學生 我找到了,在課文第12自然段。讀句子 教師 你發現這些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嗎?學生 排比的修辭方法。在這個...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鳥的天堂 一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 鳥的天堂 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稱作 鳥的天堂 名副其實,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 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學前,我深挖課文中的環境教育因素,明確了 鳥的天堂 的確是鳥的天堂的原因 其一,是因為生態環境好 榕樹很大,很茂盛,周圍是河流,...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覃桂秋巴金的 鳥的天堂 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課文描寫了兩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 榕樹枝繁葉茂,眾鳥歡樂歌唱.文中描寫動靜結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表達感情細膩.這篇文章文質兼美,作者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 以樸實優美的語言讚頌了這自然景觀.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從中心句入手,引導質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