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教學反思

2021-07-10 05:51:30 字數 772 閱讀 6962

人們常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這主要指通過數學知識學習,來培養、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同時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思維。這節是動手與觀察、實驗、猜想、幾何推理證明相結合的一課。

開課讓學生先進行乙個數學活動,將一張長方形的紙對折,然後用剪子一剪剪出乙個三角形,再將其展開,讓學生觀察得到的是乙個什麼圖形,並說出它的特點,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要要研究的內容即這節課的課題「等腰三角形」。

節課成功與否,不在於教師講解,而在於調動啟發,組織的技巧與水平的高低。本節課是讓學生參與整個知識的學習程序,通過小組合作、展開交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學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援,能使每個學生在學習中能輕鬆而有所收穫,並且在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在本節課中我的困惑在於:

1、是否能夠真正的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而不流於形式。

2、在學生之間是否能夠順利開展活動,而學生是否又樂於與他人合作,能否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結論和建議。

3、對於學困生在探索「三線合一」的過程,仍存在問題;對於「三線合一」的理解更存在困難。

怎樣才能夠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活動,幫助學生學會並掌握新知識。怎樣才能讓學生在一般與特殊的對比中運用發現法。由觀察比較到驗證歸納,再到推理論證;由個別形象到一般抽象;由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的思維由形象直觀過度到抽象的邏輯演繹,層層展開,步步深入,進一步體會等腰三角形所具有的特徵。

揭開對「三線合一」正確理解的疑難。同時,在實施合作式學習時,教師要對「收」「放」「度」有充分的把握,否則時間分配不合理,造成拖堂。 所以這些方面還值得我進一步去反思、去**。

等腰三角形反思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教學反思 本節課內容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設計理念是讓學生通過摺紙 猜想 驗證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然後運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識加以論證。使學生思維由形象直觀過渡到抽象的邏輯演繹,層層展開,步步深入,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感受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早已認識了...

等腰三角形教學反思

第七週市公開課教學反思 實驗中學姚曉穎 備課情況 本次講授內容為等腰三角形,教材的主線為軸對稱圖形,從軸對稱圖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相關性質。從課本上的案例,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引入都是先從把紙片摺疊後,剪出乙個等腰三角形,再從紙片,通過學生的分析,得出等腰三角形的相關性質。上課是的例題 習題能立足課本,...

等腰三角形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對等腰三角形疊合操作引出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進而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質1 等邊對等角,這種操作有利於學生發現等腰三角形性質的證明,給出三種不同的輔助線,是用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設計如教案中練習1,一方面是用來鞏固性質1,其中練習1中2 3 4具有變式教學思想,另一方面是為推論及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