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下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 一 教學反思滬教版

2021-07-09 20:32:34 字數 1348 閱讀 8838

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一)

說課一、分析教材

《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一)》是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小學數學新教材一年級第二學期的內容。教材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用類推的方法推出本課的內容,讓小朋友用各種方法算出23+2=?,可以用位置圖、數塊、數射線等等。

介紹演算法:小巧先:2+3=5,再20+5=25。

第二部分是推倒出減法的演算法,25-4=?。小巧先:5-4=1,再20+1=21。

教材隱含的新理念:(1)舊知向新知的遷移。用第一學期學過的類推法來推出本課的新內容;(2)通過本課,一方面讓學生在討論中得出結論、親自了解演算法的產生和發展;(3)培養學生**能力、口算能力等。

本課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無進退位)。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遊戲的過程,享受成功的喜悅。

二、分析學生情況

認知起點:學生已經掌握整十數加整十數,整十數加兩位數或兩位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因此,這堂課關鍵是引導學生運用這些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自己的操作**、合作學習,將新知識轉化、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

自主的學習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無進退位加減法。

年齡特徵:由於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注意力較易分散,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盡可能的選取學生喜歡的材料,努力創設動態的、有活力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場境,如模擬闖關、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調節學習情緒,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三、教學設計意圖

整堂課將演算法思維、演算法多樣滲透於「創設問題,引發計算心理;自我**,體驗計算方法;體現數學知識的前後連貫,循序漸進。

第乙個環節的設計,迎合學生好勝心理,讓他們在舊知識的複習中,產生學習的需要。

第二個環節是構建演算法模型。主要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

借助直觀,產生演算法。第二層次:展示交流、描述演算法。

這裡一是要縮小個體差異。二是盡可能的選擇大多數學生接受、理解、掌握的演算法。

教學反思

《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無進退位的加減法》一課是讓學生經歷「從不同的渠道收集資訊並進行彙總,然後明確問題、制定解決問題的策略,最後得到結果」這樣乙個學習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加減的演算法,同時培養他們的口算能力。

本堂課的設計總體以計算為主,讓學生用類推的方法找到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算理,並在歡歡和樂樂的陪同下,在練習的過程中掌握加減運算的口算,最後讓學生在邊講邊練中完成本節課的學習。在練習過程中,注意難易的結合,從簡單到複雜,從小組合作到單獨完成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並且在活動中發現數學問題,使得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我認為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比較簡單,教學效果較為理想。

兩位數乘一位數 進製

兩位數乘一位數 進製 教學設 板書設計 兩位數乘一位數 進製 1 6 6 3 x 1 3 4 8 十位上的4是怎麼來的?數學思想方法滲透點分析 本節課主要運用了歸納和數形結合的思想。歸納推理,是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即依據一類事物中部分物件的相同性質推出該類事物都具有這種性質的一般性結論的推理方法...

數學一年級下冊《兩位數減一位數 退位 》教案

第5課時兩位數減一位數 退位 教學內容 教材p70例2。教學目標 1 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2 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教學重點 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教學難點 理解退位的道理。教學過程 一 鋪墊孕伏 1 口算 12 7 20 4 35 3 2 學生完成口算練...

一年級數學下冊兩位數加一位數 不進製 教學反思北京版

反思 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製加法 今天在許多經驗豐富的老師面前講授了一節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數學課程,頗有些魯班門前弄大斧的感覺。但正是有了這樣的感覺與經歷,使我在教學甚至班級管理上獲益匪淺。首先來談談教學。1.總體來說,本節課的教學環節脈絡比較清晰,我想這主要是得益於講授前個人的充分準備,還有就是諸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