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案反思

2021-07-09 12:05:18 字數 3366 閱讀 2410

教學設計與反思——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湘教版版四年級上冊

教材簡析: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是本單元的第二課,在知道聲音的三要素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掌握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一科學知識。聲音是每個人的知道的,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學生並不清楚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因此,這節課的重點就是在學生腦海中形成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科學概念,讓學生在事件和觀察中,獲得新知識。

設計理念: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注重學生的實踐和觀察,讓學生在主動**做到人人參與,互相交流。

教學目標:

科學**:

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觀察發聲物體的實驗;

2.能通過對不同的發聲物體的觀察,發現和提出問題;

3.能將觀察和實驗結果記錄下來,能對結果進行分析歸納概括,得出結論;

4.能在教師指導下,按教材中**的提示,小組合作製作小樂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願意與小組其他同學分工協作製作小樂器;

2.願意把本組**方法與結果其他組交流;

3.了解我國編鐘的歷史,培養民族自豪感。

科學知識

1.能發現物體在發聲時和不發聲時的有什麼不同,不同的物體發聲時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教學重難點:能在活動過程中知道聲音是由震動產生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公尺粒,尺子,水,水槽,吉他,飲料瓶。

學生準備:保鮮袋、尺子、皮筋、口琴、泡沫球等能發聲的物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匯入

1.複習:

板書「聲音的大小叫音量,聲音的高低叫音調,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2.學生活動:

請3~5名同學用不同大小的音量和不同高低的音調來讀這三句話。

3.課題引入:

我們每天都在說話,都在發聲,那麼聲音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板書: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二、**過程

(一)觀察發生的物體

1.感知喉部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摸住我們的喉部(師生一起),然後說「啊~~~」,有什麼感覺?(板書:麻麻地)

2.動手實踐:

教師先示範,學生再模仿:

①拿出我們的尺子,用力的撥動它,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板書:尺子上下晃動)

②教師拿出吉他,請3~5名同學上台撥動琴弦,學生仔細觀察。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發生前和發生後,琴弦有什麼區別?(板書:琴弦晃動)

3.小組交流:

這些物體發聲了,我們也看到或感覺到它們都動了,你認為聲音的產生可能與什麼有關?

4.歸納小結:

聲音是由物體的震動產生的。

5.知識拓展:

琴弦發聲了,它動了,它的動我們看得很清楚,但是有一些物體發聲時現象不十分明顯,比如說鼓,你能否有辦法讓他們發聲時的現象體現得更明顯,讓我們觀察得更清楚一些嗎?

現在我們以桌面代替鼓,看看桌面發聲是不是也是由物體的震動產生的。

放一抓白公尺粒在桌面上,然後敲打桌面。你看到了什麼?學生觀察並總結。(板書:公尺粒跳動。)

6.教師小結:

有的發聲部位震動的幅度很小,我們不能直接觀察到它震動,需要用其他工具間接觀察。

注:觀察時應填好下表

總結:聲音是由物體的震動產生的

(二)液體、氣體的發聲

1.學生觀察

教師演示液體發聲實驗:將杯子裡的水倒入水槽中。

提問: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說明了什麼?

2.動手實踐

①教師示範:向飲料瓶吹氣,仔細聽。

②學生實踐

3.小組討論,交流後完善方案

4.匯報、交流

5.歸納小結:

液體和氣體也是通過震動發出聲音的。

三、課堂總結

1.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知識

2.全班討論:

①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敲鑼)誰能讓鑼聲立刻停止?

學生回答原因並演示。

②利用自己帶過來的保鮮袋、尺子、塑料、口琴、泡沫球等物體發聲,感受發聲方法的多樣性。

③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最大的困惑是什麼?

學生發言

教學反思:

這一堂課是我在實習乙個多月後上的,雖然不復開始那般的青澀,但是在備課和試教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由於學校儀器室儀器的缺乏,很多活動無法施展,比如說音叉示範,鑼和鼓的震動等等。但我通過用桌面代替鼓,雖然效果不及鑼和鼓,但也讓他們體會到了「有的發聲部位震動的幅度很小,我們不能直接觀察到它震動,需要用其他工具間接觀察」這個知識點,還通過吉他琴弦的發生,更形象的讓學生感受到「聲音是由物體的震動產生的」這一內容,但是試教時卻總不能把握好時間,不是短了便是太長,在經歷過無數次的磨課以後,終於正式搬上了講台,皇天不負有心人,上課效果也終於得到了指導老師的認可。

下面就把我在這次的課堂中獲得的一些心得體會做乙個簡要的敘述:

1.「要上好一堂課,並不僅僅是完成了教學目標就可以。」這是我在實習學校第一周上完公開課後,指導老師對我說的話。

還記得那一次,我緊趕慢趕的把教案上的內容講完,但卻忽略了學生們是否已經掌握了。經過乙個多月的實戰經驗,在這方面我已經能夠做的較好了。在整堂課裡,我都是啟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去總結,並在堂的結尾處,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梳理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這讓我發現,學生完全有這個能力自己去發現、去總結出重點,孩子的能力遠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強。

2.學生對於新鮮事物總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堂課,我抓住這一點,調動了整個課堂的積極性,吸引住了他們的眼球。但是,在備課的時候,我卻是考慮再三,我擔心他們的注意力全部都在結他上,而無心繼續學習,最後我還是決定冒一次險。

當我把結他帶入課堂的那一瞬間,整個課堂沸騰了,注意力都在結他身上,都希望我可以為他們彈奏一首,我心想,完了,押寶失敗。但是當我的聲音在課堂上想起的時候,他們頓時鴉雀無聲,正是因為他們想聽我彈奏,更是特別聽我的話。這樣,主動權全到了我手上,這一堂課,他們表現的比以往更加積極。

於是我得出了乙個結論,上課是需要冒險的。

3.新課程的標準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要讓學生自主去**,我秉承的這個原則,於是在總結「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的時候冷場了。學生由於對震動這一次不太熟悉,所以一直想不到這個詞語,就算是我不斷引導,也只能想到動、跳動等詞語,所以在最後由我告訴他們,聲音是由物體的震動產生的。

課堂結束以後,指導老師也跟我說,在這個方面我處理的還算不錯,每個地方的學生知識面不一樣,能力也不同,如果學生無法自己去**出結果,教師應適當的幫助學生進行總結。

4.在這堂課中,學生用保鮮袋等物體做實驗,感受發聲方法的多樣性,學生勇於探索,想出了多種辦法,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他們願意探索,願意合作,具體的辦法有吹的、有搓的、有甩的、有摩擦的、有彈的、有拍的。

這樣乙個開放性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獲得了指導老師的肯定。

人類就是在不斷地反思中取得進步的,作為一名教師,也應不斷地進行反思,在教學上才能取得進步。在學校時,老師也告訴我們,要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如今我的一桶水還遠遠不夠,我應該更加努力,爭取在教學上更上一層樓。

四年級上冊《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學案

2.2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一 學習目標 1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 能觀察 比較 描述物體發聲和不發聲時的不同現象 能從多個物體發聲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 可以借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3 在 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現 樂於與他人合作,養成細緻觀察的習慣和態度。...

四年級科學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學反思

一 教學思路決定教學形式 本次成長課我親力並感悟到不同的教學傳授形式傳遞的不同效果,而這樣的教學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思路。就拿這堂課來說,磨課和試教截然不同。這一課主要 聲音在耳朵裡怎樣傳播並在大腦轉化為聲音的,了解耳的結構和功能時,重點觀察比較鼓膜的振動變化。由於在此課前,聲音的傳播形式和傳遞介質等知...

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聲音是如何產生的》教案

一 教學目標 一 科學概念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二 過程與方法 能觀察 比較 描述物體發生和不發生時的不同現象 能從多個物體發生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 可以借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三 情感 態度 價值觀 在 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現 樂於與他人合作,養成細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