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2022-11-21 09:00:06 字數 5257 閱讀 2370

第一單元《骨骼》

1.骨骼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過程與方法

●能夠借助於直接摸、看**、對照模型等多種方法了解人體內骨骼的分布與構成,會拼裝乙個完整的人體骨骼模型;

●能夠通過看、摸、敲、掂等多種方法觀察動物的骨頭,進而了解人體骨頭的內部結構。

知識與技能

●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成年人的體內一共有206塊骨頭;

●知道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長,骨中間的軟物質叫骨髓,骨髓能夠製造血細胞;

●知道人體的骨骼具有塑造體形、支援軀幹、運動、保護內臟器官、製造血細胞、儲存身體所需的某些物質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自己製作人體骨骼模型,激發學生關注人體結構、研究人體的興趣;

●通過多種活動體驗到人體骨骼對於人體的重要作用;

●意識到借助於合適的工具和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人體內部的結構與組成。

教學準備:

1.課前學生把活動記錄上的人體骨骼圖貼在硬紙板上,剪下來,上課時帶到科學教室。

2.利用學校食堂安排吃雞腿的時候收集煮熟的、結構比較完整的雞腿骨,清洗後以備上課觀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體較小的石塊,準備放大鏡、錘子等觀察工具;

3.課前去菜場購買一些無肉的豬骨頭供學生觀察用;

4.放大的人體骨骼的教學掛圖;

5.人體各部分的x光**;

6.人體骨骼的相關電教資料片。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觀察**,揭示課題

1.提問:同學們見過建築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嗎?建築工人為什麼預先要搭建鋼筋框架呢?(電子幻燈片出示建築工地的鋼筋框架)

2.(電子幻燈片出示竣工後的大樓)提問:大樓建成了,原來的鋼筋框架怎麼不見了?

3.談話:與鋼筋框架一樣,人體內部也有乙個框架,但不是由鋼鐵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構成的。(揭示課題:骨骼)

4.提問:關於骨骼,你們想知道些什麼?

5.歸納學生想研究的問題,布置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二、**:人體骨骼系統的構成

1.談話:骨骼隱藏在我們身體的內部,難以直接用眼睛觀察,你覺得可以用什麼方法來研究我們的骨骼?

2.學生交流方法。

3.實踐活動:摸一**們的骨頭,你可以感知到些什麼?

4.學生匯報、交流。

5.提問:你知道我們的身體裡有多少塊骨頭嗎?你能摸到多少塊?

6.布置任務:把我們全身的骨頭分成四部分——頭、軀幹、手臂、大腿。分組各摸乙個部分,看能摸出幾塊骨頭。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分得清、摸出得多。

(學生分組活動:摸骨數骨)

7.匯報交流活動情況,對照活動記錄裡的骨骼圖,了解骨骼的分布。

8.提問: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幾塊骨頭?(**人體骨骼的x光**)

9.小結:人們肉眼看不到身體內部骨骼的結構,但x光卻可以。乙隻手上竟然有27塊骨頭呢!

10.讀一讀:人體的骨頭共有206塊,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體的支架——骨骼。

11.補充:人體內骨骼系統中的數量由年齡決定。乙個剛出生的嬰兒有275塊骨,而乙個成年人的身體裡卻只有206塊骨。

因為,嬰兒在成長的過程中,一些骨會合併在一起。例如,嬰兒剛出生時,其頭蓋骨分為許多塊獨立的骨,隨著人體不斷地生長發育,獨立的骨合併在一起,形成了較大的頭蓋骨。

12.動手做:拼裝人體骨骼的模型**

13.出示人體骨骼教學掛圖,比一比:你拼對了嗎?

14.小結:骨骼是人體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塊骨頭。這些骨頭是有規律的組合在一起的。

三、體驗:人體骨骼系統的作用

1.談話:人體的骨骼具有什麼作用呢?

2.學生交流討論。

3.組織活動:體驗人的骨骼有什麼作用。

(1)佇列訓練——運動;

(2)站姿訓練——塑造體形、支援軀幹;

(3)呵護「小娃娃」——保護內臟器官。

4.學生匯報活動體驗。

5.拓展:像肋骨一樣保護內臟器官的骨頭還有哪些?

(顱骨保護著腦髓和感覺器官;胸骨和肋骨保護和支援著心、大血管、肺等重要器官;盆骨等保護和支援著消化、泌尿、***官)

6.小結:人的骨骼具有運動、支援軀體、塑造體形、保護內臟器官等多種作用。

7.提問:如果人體的骨骼受傷了,會給人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8.安全教育。

四、作業

1.看圖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參與了運動?

(1)跳繩時;(2)吃飯時;(3)靜坐時……

2.完成活動記錄上的作業。

3.請爸爸媽媽做一次排骨湯,吃排骨時注意觀察豬骨頭的內部是怎麼樣的。選一根吃過的骨頭帶到科學課上。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了解人體的骨骼系統

1.活動:分組組裝人體骨骼模型,說說人體的骨骼由哪幾部分組成。

2.思考:人體的骨骼系統有什麼作用?

二、探索:了解骨頭的特點

1.探索活動:發現骨頭的特點。

(1)各組學生從老師處領取一根煮熟的雞腿骨和一塊石頭和相關觀察工具;

(2)用放大鏡觀察石頭和雞腿骨;

(3)用錘子輕輕敲打石頭和雞腿骨的表面;

(4)掂一掂這兩樣物品,感覺一下各自的重量;

(5)洗乾淨手,把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

2.學生匯報交流。

3.思考討論:根據觀察結果,你認為骨和石頭有哪些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4.活動:說說動物的骨頭是什麼樣子的。(建議用多種方法描述骨頭的特點)

三、觀察:了解骨頭的結構

1.講述:在希臘文中,「骨骼」的原意是「乙個死亡了的身體」。其實,骨骼中的骨都是由活細胞構成的,骨是有生命的。

2.觀察活動:提供豬的腿骨解剖實物,觀察骨頭的結構圖,說說骨頭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

3.講解骨頭的結構組成:骨密質內有一些細小的導管,將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經與骨中的活細胞連線起來。骨頭中間有一種軟組織叫骨髓,它能製造血細胞。

4.提問:你還可以提供哪些證據來說明骨頭是有生命的嗎?

四、鞏固拓展

1.談話:通過兩節課的學習,你對人體的骨骼有了哪些了解?

2.補充:了解人體內的另一種骨頭——軟骨。

(1)摸一摸鼻子尖,感覺到了什麼?

(2)鼻尖中含有軟骨。

(3)講述: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軟骨會發生變化。嬰兒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軟骨,隨著人體的生長發育,大部分的軟骨會被硬骨所代替。

(觀察不同年齡的孩子的手的x光**)

(4)講述:當人停止發育後,大部分的軟骨被骨組織完全代替。當然,還存在少部分軟骨,除了鼻尖的軟骨外,在我們的膝蓋處還有軟骨。

2、關節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過程與方法

●能夠通過活動找出人體上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

●能夠通過多種活動體驗、比較人體上各種關節的多種連線方式;

●能夠借助於模型、實物等了解幾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的工作方式及原理。

知識與技能

●知道骨頭與骨頭相連的地方叫關節;

●知道有了關節,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運動;

●認識鉸鏈關節、旋轉關節、鞍狀關節、球狀關節等四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到關節在人體各種運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認識到人體各部分的結構與功能是緊密聯絡並相互適應的;

●感受人體關節的神奇與巧妙,激發研究人體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一些方便用來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膠帶等物品;

2.四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的模型及生活中具有相似結構特點的某些物品,如鉸鏈關節——鉸鏈、旋轉關節——旋轉式門鎖等;

3.課前去菜場購買部分豬蹄、去肉排骨等作為觀察關節連線的材料;

4.學生課前吃雞、鴨、排骨等的時候注意觀察動物的骨頭與骨頭之間是如何連線的。

教學過程設計

一、交流談話,揭示課題

1.投影出示機械人行走、工作的**,觀察:機械人行動起來與我們有什麼不同?你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2.學生交流介紹。

3.提問:人可以靈活地做各種動作跟我們身上的哪部分結構有很大的關係呢?(揭示課題:關節)

4.談話:關於關節,你想知道些什麼?

二、認識關節,體驗關節的作用

1.講解:什麼是關節?(骨頭與骨頭相連的地方叫關節)

2.講述:人體的支架——骨骼是乙個完整的整體。人體由許多塊小骨組成,而不是一塊塊的大骨,每兩塊小骨之間由關節相連。

3.介紹:關節可以分為固定關節和活動關節兩種。身體內的某些關節以某種方式鏈結後,骨的活動性較小,或是不能運動。

我們把這些骨的連線叫做固定關節。頭蓋骨的骨就是由固定關節鏈結的,連線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關節。人體內的大多數關節都是活動關節。

活動關節使人體能夠進行大幅度的運動。

4.小組活動:活動一下身體,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在人體圖上標出來。

5.匯報交流,實踐體驗。

6.小結並設疑:這些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有什麼作用呢?你能想辦法設計實驗驗證一下嗎?

7.談話:如果這些自由活動的關節不能夠自由活動了,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分組實驗活動,體驗一下,關節綁住之後做這些動作跟原來比較有什麼不一樣?

(1)綁住食指關節——寫字、穿回形針項鍊、把豆子放進小口瓶;

(2)綁住肘關節——繫鞋帶、拉拉鍊、寫字;

(3)綁住膝關節——走路、下蹲。

8.匯報實驗結果,交流試驗體驗。

9.小結:如果沒有關節,人體就會像木板一樣僵硬。

三、體驗關節的多種連線方式

1.活動:按要求做各種動作,比較一下,身上的關節所能夠做的動作有什麼不同。

2.學生交流匯報。

3.**:裡面的骨頭是怎麼連線的?

4.談話:你的**正確嗎?請閱讀資料:四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

5.學生交流討論。

6.出示豬蹄、排骨等實物,指導學生觀察骨與骨之間是如何連線的。

7.完成下列各項活動:

(1)轉動你的胳膊;(2)推開門;(3)從桌子上拿起一本書;(4)大幅度甩手;

(5)轉動你的頭; 6)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項動作所涉及到的關節的型別。

8.對號入座——找一找身上還有哪些部位的關節分別是這四種常見關節型別。

9.小結:不同的活動關節使人體能以多種方式運動。

四、總結拓展

3.肌肉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過程與方法

●能夠借助於直接摸、看**等多種方法了解人體肌肉的分布;

●能夠借助於手臂活動模型了解肌肉的工作方式。

知識與技能

●知道人體內大約有600多塊肌肉,約佔體重的40%左右;

●知道人體內有三類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它們具有不同的特點與功能;

●知道人體的各種動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帶動骨、關節實現的;

●了解手臂是如何運動的,附著在骨頭上的肌肉總是成對在一起工作,乙個收縮,另乙個就舒張。

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課我們關心天氣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 初步感知可以從雲量 降水量 氣溫 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現象來描述天氣。2 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過程與方法 1 能對各種天氣現象進行分類。2 運用感官觀察天氣,並學會用簡單的詞句把它記錄下來。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並影響著我們...

2023年春季四年級科學教案

備課本學校先鋒鎮中心寄宿制完小 年級四年級乙班 科目科學 教師晁天富 2013 學年第二學期 先鋒鎮中心寄宿制完小四年級2012 2013年下學期 科學教學計畫 晁天富一 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 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 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

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正式

四年級第一單元天氣 1 1 我們關心天氣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 初步感知可以從雲量 降水量 氣溫 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現象來描述天氣。2 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過程與方法 1 能對各種天氣現象進行分類。2 運用感官觀察天氣,並學會用簡單的詞句把它記錄下來。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天氣每天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