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教學反思

2021-07-09 08:25:33 字數 5547 閱讀 8107

《鷸蚌相爭》教學反思

三年級《鷸蚌相爭》是一篇寓言,文字特別簡練,卻又不失形象生動。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頗能讓人體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畢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達上與現代文有著很大的差異,學生學起來多少會感到有些困難枯燥。

本節課我大量地安排了讀的環節,比如:理解之前的聽教師範讀、領讀,指導學生斷句停頓,讀出語氣,學生練讀,讀流暢。表面看來學生會讀了,在老師的指導下也讀出了一點「古味」,但仔細再學生的讀中缺少點什麼,那就是語氣。

學生朗讀的語氣應該讓學生自己通過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去感悟,在正式講課後我讓學生理解了意思之後再指導讀,那麼讀的語氣就鮮活多了。所以要把讀貫穿在整個教學之中,尤其注意不要把對讀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應培養學生自悟自讀的能力,這樣學生讀的能力才會提高。

《狐假虎威》教學反思

三年級一、注重朗讀訓練

要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就必須加強讀書訓練。我在初讀時,就提出讀書要求,眼到、手到、心到。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理解了課文意思後,必須把課文讀流利、讀出感情。

二、理解詞語形式多樣

語言是反映客觀事物的,讓學生真正理解語言,除了讀一讀、聽一聽、想一想,還應動一動。我在教學第一段時,我安排學生演一演,師當「旁白」,找了兩個學生當「演員」,其餘學生當「導演」,在較有興趣的導與演中,學生理解了詞語意思,還激發其想象力,如身臨其境,激起讀書興趣。

三、重視語言積累運用

通過熟讀,複述課文儲備語言材料,培養語感,注意進行轉換遷移的練習,使消極詞彙不斷地轉換為積極詞彙。學生通過理解課文,狐假虎威意為狐狸藉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再深入分析狐狸的心理行為,發現狐狸其實聰明又機智。

在遇到危險時,為了保護自己,不妨也做一回聰明的狐狸。

《趙州橋》教學反思

三年級這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

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向我們說明了橋的地理位置,設計者和建造的年代。學生在朗讀該段後對趙州橋有了大致的了解,能夠從「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了」體會到這座橋建造的時間是很久遠了。

圍繞「趙州橋有什麼特點?」學生再讀課文,知道這座橋雄偉、堅固、美觀。在進行學習時,抓住文中的一些數字,加深體會。

重點理解了「創舉」的意思,以及原因。美觀表現在什麼地方,讀了之後說說感受,學生能從「真像活了一樣」體會到雕刻的龍是惟妙惟肖的。

學生在生字書寫時,雖然知道「縣」裡面是兩橫,但在實際組詞時,還是和「具」混淆。所以仍要不斷提醒他們要認真。

《蝸牛》教學反思

蝸牛是本單元學生接觸的第一種小動物,孩子對動物似乎有天生的研究興趣。由於平時生活中玩的很多,所以懂的也很多,但是大多浮於表面,認識過於籠統。所以,在這單元中,要合理的安排好學習的過程,使學生全面、細緻得學習動物。

在前一節課,我介紹了蝸牛的飼養方法,要求每個學生收集1只蝸牛,並飼養好。這樣能夠讓學生先與蝸牛相處一段時間,在相處的過程中學生肯定會對它進行觀察,多觀察了,就會發現問題。這樣,在上課時,就能節省時間,更多的放在解決問題上。

在課前準備中,有這樣幾個問題:1、有些同學抓了很多蝸牛,這是沒有必要的,而且容易在飼養的過程中出現丟失和死亡的現象。2、有些同學與蝸牛相處的時間久了,會對它產生感情而在課後不願放生,這時,教師應該盡量勸其放生還是容許學生繼續飼養蝸牛,應該斟酌一下。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蝸牛的外形結構、蝸牛的運動方式和蝸牛的食物與排洩。對於蝸牛的外形,頭、眼鏡、觸角、殼是學生很容易觀察到的,能夠自己辨認出來。呼吸孔、**和生殖孔對於學生來說,比較難觀察,需要老師進行指導與幫助。

腹部和尾部,學生知道,但是會遺漏,教師需要提醒一下。蝸牛的運動方式我主要通過兩個活動讓學生認識,先將蝸牛放在玻璃上,從下方觀察蝸牛的運動方式。再將蝸牛放於學生手臂上,讓學生感受蝸牛的運動。

在觀察運動的時候,蝸牛留下的痕跡應該引導學生注意,仔細的觀察者應該留意到蛛絲馬跡。對於食物和排洩,學生在飼養蝸牛的過程中已經有一定的比較與了解,老師只要提一下即可。

這是我第一次上觀察課,從中發現乙個問題。不僅是我,恐怕大部分的教師都會感覺時間不夠。要讓學生活動,沒有時間的保證,活動是不會有效的。

但要給學生時間,我們的教學任務的完成就產生了問題。如何解決這對矛盾呢?也許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

一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小組活動結束了,該停就得及時停下,不然一等一兩分鐘就過去了,幾次活動下來,僅40分鐘的課堂已浪費了好幾分鐘了。在培養習慣方面還應包括記錄的有效性,組內分工的快速,活動開始的及時等。

二是對觀察活動的組織。組織觀察活動時,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該放手時就放手,不能無視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把學生當成白紙,什麼都去指導,時間自然不夠用。當然也不能高估學生的已有知識和能力,放任自流。

只有把握了學生的實際,讓我們的教學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

說來容易做來難,還需要在實踐中多鍛鍊。

《蝸牛》教學反思

三年級 小學生對動物有著天生的研究興趣,但限於他們的觀察水平,他們的認識往往是籠統的,片面的。《蝸牛》一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做中學」,旨在引導學生按照科學家發現知識的過程來進行學習,讓學生親自參與對物體和自然現象的發現,讓他們通過觀察與實驗接觸現實,激發想象力,擴充套件思維,改善交往和語言能力。讓學生們親自動手捉蝸牛、畫蝸牛、設計實驗來了解蝸牛的的學習方式生活習性,給蝸牛設計乙個家,使他們通過觀察、提問、設想、動手實驗、表達、交流等**活動,獲得對小動物豐富的直接認識。

並在活動中改善了交往和語言能力,體驗到科學**的過程、建構基礎性的科學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學生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個個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做到會用文字和圖畫等方式觀察記錄蝸牛的行為特徵,會用簡單**統計、整理蝸牛的食性等情況,活動過程中願意與他人合作並交流想法。課後很多學生飼養的蝸牛都產下了卵,孵出了小蝸牛。

他們在學習中都體驗到照顧小蝸牛、觀察它的生活和成長是十分有趣的事。

《走馬燈的奧秘》教學反思

三年級這篇課文講的是茅以公升爺爺小時候的一則小故事。通過寫少年茅以公升對走馬燈奧秘的探求,告訴我們,茅以公升爺爺少年時代就很會觀察,並且喜歡在觀察中思考、探求科學道理。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茅以公升是怎樣發現走馬燈的奧秘的,讓學生說說茅以公升小時候是怎樣的孩子。難點是:對走馬燈的構造及走馬燈轉動的原理的認識。

生字教學我抓住多音字「轉」和「旋」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查字典理解字義並組詞。從課後反饋的資訊看主要錯誤有「蠟」字「蟲」字旁寫為「火」字旁。「形」與「型」在組詞時分辨不清楚。

在講解課文內容時,引導學生按「發現問題」,「**問題」的思路進行分析。在朗讀指導時,反覆朗讀讓學生走進文字,並重點指導多音字「轉」在不同句子中反覆出現的不同讀音。

這篇課文淺顯易懂,孩子們很輕鬆地理解了走馬燈的構造及走馬燈轉動的原理。

《電腦棋手》教學反思

三年級《電腦棋手》這篇課文是一篇科學故事。通過寫「我」與電腦棋手下棋,幾經失敗,終於反敗為勝,告訴我們只有認真思考,動腦思考,才能取得勝利。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朗讀和感悟,弄清楚「我」與電腦下棋能反敗為勝的原因。難點是理解課文中出現的成語。我對教學的總體思路是:

1.在引導學生了解單元導讀,明白本單元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懂得「細觀察,勤思考,多動手,就一定會有新的收穫和發現。」2.

在此基礎上學習「指南針」關於默讀的方法介紹。並用帶著問題默讀的方法對課文進行初讀。這也是本冊重點學習的閱讀方法。

(要求是1.標段序。2.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3.能就課文內容試著提出問題嗎?

)3.引導孩子們自學生字詞。4.

講解課文內容時再次默讀課文內容並找出哪些段寫「下棋前」發生的事情,哪些段寫「下棋中」發生的事情,讓孩子們理清課文的思路。難點是分析過渡段應該怎樣分的問題。然後再分別學習這兩部分內容。

「下棋前」略講,只是分角色朗讀後,提問:從「我」與電腦棋手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電腦棋手是個什麼樣的人?(教育學生有禮貌)再引導學生找出成語,並說說成語的意思,適時適量地加以點撥指導。

「下棋中」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所在,花費的時間相對較多一些。分別採用男生齊讀,女生齊讀,抽讀的朗讀策略進行朗讀訓練,並發現錯誤及時正音。重點討論兩個問題:

先是誰輸,誰贏?為什麼?後是誰輸,誰贏?

為什麼?讓孩子們在一邊讀,一邊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明白:先是「我」輸。

原因是我採用常規棋譜走,而人們在電腦中輸入了常規棋譜地走法,所以電腦能敏捷應對,輕鬆取勝。後來是「我」贏,電腦棋手輸。原因是我仔細觀察發現電腦對付常規棋路很有辦法,而對一些突破常規的「怪棋」無可奈何。

於是「我」出怪招,走「怪棋」,電腦就難以應對,只有輸了。5.最後對全文進行總結,啟發孩子們明白道理:

細觀察,勤思考,多動手,就一定會有新的收穫和發現。

《山雀》教學反思

三年級《山雀》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乙個有趣的動物故事,作者用充滿童趣的語言寫「我」堵住樹洞裡的小山雀,而另乙隻山雀站在樹枝上不時地尖叫。「我」想象它是為了救它的朋友而掩護和傳送「資訊」。這是兩隻多麼友好、聰明、有趣的山雀呀!

由於課文篇幅很長,且對話形式多樣,所以課前,我布置學生回去認真預習,把課文讀通、讀熟。在教學課文時,為了能讓學生體會到山雀之間友愛互助的精神,我主要指導學生朗讀對話。我先讓男、女生分角色朗讀,通過朗讀自由山雀和被拘禁山雀的對話,來讓學生從中體會山雀的友好、聰明。

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從中體會了山雀的聰明、可愛,激發了學生對動物的喜愛與保護之情。

《吹泡泡》教學反思

三年級《吹泡泡》是語教版第六冊第一單元裡的一篇課文,作者冰心奶奶回憶自己小時候玩吹泡泡的遊戲,表達了作者對童年時代快樂生活的留戀之情。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能仔細觀察吹泡泡的過程,並能想象吹出來的泡泡像什麼,會飄到**去。學會把事物寫清楚寫具體。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

四、五段。3、學會本課生字詞。教學重點:把吹泡泡的過程按順序說清楚以及想象泡泡樣子像什麼。教學難點:觀察吹泡泡的動作,分解出乙個乙個的動作。

在教學時,學生吹吹說說,興趣較高,練習說話時,我安排了兩次小組活動,互看互吹和連起來說一說,人人都能說起來。在說說泡泡像什麼時,想到了像冰糖葫蘆,櫻桃,一盞盞燈籠,螞蟻,珍珠,等,話說得質量較高。開展練習說吹泡泡的整個過程。

先請幾位小朋友吹泡泡,其餘邊看邊說。接著指名說一說,師生共同評議。最後引導學生觀察想象:

這麼多漂亮的泡泡,它們是怎麼飄的?會飄到**去?幹什麼呢?

說一說你還有什麼更美的想法?在教學的最後讓學生嘗試把吹泡泡的整個過程和剛才說的話連起來說一說.

《平分生命》教學反思

三年級在課堂上只要教師給學生乙個展現自我的平台,就能引發學生對文字的重視與思考,同時使學生充滿智慧型的心靈在與教師、文字的對話中突顯。在教學《平分生命》一課時,當學生解決抽血前貝貝有什麼表現,心裡可能想什麼時,學生依據醫生建議貝貝獻血給妹妹,貝貝「猶豫」、「點了點頭」,說出了貝貝複雜的內心活動,詹盛說:「貝貝可能在想,我輸血給妹妹,會失去生命嗎?

我輸血給妹妹,妹妹會活嗎?如果妹妹能活的話,我寧願把我的血全輸給妹妹,就算我失去了生命,我也要妹妹好好地活下去,快樂地活下去。」 「猶豫」一詞在她娓娓道來中,得到了形象的說明。

我抓住時機,問學生:「你覺得貝貝怎樣?」黃玉林回答:

「貝貝很愛妹妹!」「貝貝想要犧牲自己換來妹妹的生命!」……當提到「抽血時,貝貝安靜、微笑地看著妹妹,心裡會想著什麼」的問題,學生說:

「他不想打擾醫生的工作,微笑寫出了他為妹妹有救而高興。」抽血後,學生認為貝貝的心理活動:「自己快沒命了,所以他說話的聲音會顫抖。

」當學生找出課文中醫生被感動的語句之一「醫生的手心滲出了汗」,學生有不同的看法:「醫生很關愛這一對兄妹,也很敬業,所以做手術時特別用心,本身手心有些熱,一感動就冒出了汗。」學生的語言那麼純真、可愛,也體現了學生對文字的獨特的感受。

三上教學反思

1 魔幻的顏色 我對學生練習調色環節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兩種原色份量的多與少會影響所產生的間色的深淺,學生不是那麼容易調出三種間色的。平時三年級的學生在完成美術繪畫作業時,一般都是用水彩筆塗色,幾乎不使用顏料。我認為想要讓學生進一步的掌握調色的技能和學會運用水粉 水彩顏料繪畫,就有必要在今後的美術活動...

三上數學教學反思

回想9月份,剛踏入xx小學,面向兩個班90多位陌生的孩子時,心裡真的是感到緊張 無措,因為我知道每位學生的背後都有家長們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的殷殷期望,我身上的擔子也更重了。那乙個月,我努力的去記住每個孩子的姓名,努力的去了解 熟悉每個孩子,可這段師生彼此互相熟悉 令我焦頭爛額的過程,也導致了個別孩子...

三上數學反思

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進製的與不進製的計算方法相同。學生在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製的計算方法後,應用這一已有知識探索出進製的計算方法對學生而言已不再是難事。我認為在新課的展開時,應注重的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因此,我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計算的方法。在本節課上,除個別學生外,其他學生都掌握了方法並能正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