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認識 平均分》教學反思

2021-07-09 01:23:27 字數 1167 閱讀 3352

首先,我認為教師應抓住任何乙個能為學生數學學習服務的機會。例如教師利用遊戲的方法,利用分撲克牌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分,讓他們自己總結出同樣多或相同,這樣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節課中我的課題和結論都是用平均分,設計的環節確實很完整。

但是我卻失去了一次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因為,本節課講的就是除法的認識——平均分,假如教師不進行設計裝飾平均分,在學生認識過程中,他們正好可以以平均分為教學的資源。因此,我認識到:

教師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使你的每一項數學活動,都要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不放過任何可以學習的機會。

在教學過程中,當孩子的學習思路與教師原有的教學設計不符時,教師不應牽著孩子的鼻子走。而是應相信學生,理解學生。讓學生在比較中感悟,在辯論中形成表象。

寫在備課上的教案是死的,只有在課堂上動態生成的教案才是活的。

其次,教師在指導,引導,協助學生學習數學時,要善於調配學生活動的步伐,要善於調控數學活動的時間。這樣,才能使你的教師設計發揮更大的作用。例如,在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驗證平均分的過程,教師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多發現一些方法來證明,所以在研究的過程中過於強調讓每個組的學生都想多種方法,因而造成驗證的時間過長,影響了後面的練習題沒時間完成。

教師忽略了學生存在著個別差異,各組學生的已有學習經驗和能力是不同的。有的組只發現了乙個方法,可能其它組就發現了三種方法,這時教師應綜合各組解決問題的程度,適時進行調控,然後在反饋環節中讓學生進行交流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最後,教師一定要起到引導者的作用。例如在學生進行反饋驗證的方法這一環節。教師的引導作用尤為重要,學生的匯報不會按照你的思路進行。

當你叫到乙個學生,他會按照自己思路想說成乙個乙個的分或幾份幾個份的分。這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當好他們的引路人,這樣學生得到的知識都是乙個點,乙個點,再連成線,顯得更完整。

我意識到:為孩子的數學學習服務,時時在教學過程中,想起孩子在求知過程中的需要,想到要保護孩子的求知慾,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就是孩子,但不能拿孩子當小孩子。

在制定教案時,我們只能從常規和思路去思考,去設計。但與現實的教學情境還有很大的距離,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尊重孩子的思考。 為充分地保護孩子的想象力,給孩子以展示自我的機會,學會欣賞孩子,不斷地根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狀況,動態生成出符合學習實際的新的教案。

只有這樣,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真正地學會理解與尊重孩子。也只有這樣的充滿人文的課堂教學環境中,孩子們會綻發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熱情與生命智慧型。

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說課稿

2015 2016學年度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說課稿 說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 平均分 的概念。2 讓學生充分經歷 平均分 的過程,明確 平均分 的含義。初步形成 平均分 的表象。3 引導學生感受 平均分 與實際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的 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說教學重點 1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平均分3教案

泗陽縣臨河鎮小學教案設計教學內容主備人 教學目標 張以軍認識平均分3 使用日期 10月19日 課型共計3教時 新授第3教時 1 繼續經歷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兩種操作方法,通過操作進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質特徵。2 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絡的開放題教學,增強數學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從...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認識除法

冀教版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認識除法 4 教學反思 除法的學習是在學生認識了乘法的含義,學習了1到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來學習的。因為除法的概念比較抽象,因此教材先教學了平均分的認識,讓學生掌握平均分的兩種分法,再讓學生聯絡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除法,體會日常生活裡存在著大量需要用除法運算解決的實際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