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蝸牛教學案例與反思

2021-07-08 19:31:40 字數 2338 閱讀 8480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蝸牛》教學案例與反思

富亭小學顧勤峰

蝸牛這種小動物對於我們農村的孩子來說,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在課前我讓孩子們準備了蝸牛。打算利用兩課時的時間觀察蝸牛的構造、爬行、吃食等活動。

但實際上,這些小蝸牛卻給我出了一些問題,讓我臨時改變教學方案,而教學效果卻非常好,至今讓我和孩子們回味無窮。究竟是什麼問題呢?

問題一:小蝸牛怎麼不出來。

孩子們帶來的小蝸牛都呆它的「家」裡不出來,那怎麼讓它出來,不出來就沒辦法觀察,所以孩子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蝸牛上,於是我提出問題,「怎樣讓小蝸牛出來呢?有什麼方法?,孩子們這時提出很多方法:

如「把它放在水裡」「放在濕布上」「用針扎」「放在玻璃片上滴上幾滴水」「在地上磨」,最後討論這些方法行不行,否定了幾個方法,確定把蝸牛放在濕布上或玻璃片上滴水,討論五分鐘後,孩子們邊等待邊加油讓自己組的蝸牛快出來,這樣經過二十分鐘後,蝸牛終於陸續從他的「家」裡爬出來,讓孩子們欣喜若狂,教室裡一片歡呼。

〈反思〉:本打算一開始就讓學生觀察蝸牛,結果蝸牛不出來,如果不讓他們觀察,而看書那麼孩子們就體驗不到實事求是、認真細緻的科學態度,了解不到觀察的過程與方法。我因勢利導,讓孩子們「想辦法」,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思維立即活躍起來,想出很多方法,又經過討論選擇哪種方法可行,又一次讓他們體驗了不傷害小動物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十分鐘的等待與加油,讓老師、孩子們與小蝸牛聯絡在一起,感覺不到時間的的漫長,充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未來的小科學家。

問題二:接下來怎麼辦

既然小蝸牛出來了,那麼接下來該怎麼辦呢?我故意把這個問題留給他們,讓他們考慮怎麼辦,孩子們思考討論後,有的組拿放大鏡觀察身體結構,有的組讓蝸牛進行比賽,有的組拿菜葉讓他吃,有的組讓蝸牛爬細線。教室裡好一片熱鬧,有喊加油的,有記錄的,有串組的,而我呢當然也加入他們的行列,進行指導。

〈反思〉:科學**並非一成不變,教學過程、知識的傳授也要隨機應變,教師只有正確的把握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才能夠最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和自主**的慾望。「接下來怎麼辦」正是讓孩子們在親歷觀察時,引發思考,在觀察比賽等活動中嘗試方法,設計方法,當然,教師也要準備充足的材料,如放大鏡、細線、玻璃片等等,這樣更有利於孩子們進行活動,同時也體會到與小夥伴之間進行合作的力量,而教師正式恰當的成為本次觀察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親密的夥伴,讓兩節課充滿歡樂,充滿**小蝸牛秘密的味道,一改以往教學中「要我學」的教學理念,而成為「我要學」「我要觀察」的教學理念。

問題三:觀察後的收穫

連著兩節課,孩子們還沒有匯報成果就要下課、放學,看著孩子們戀戀不捨,又充滿歡樂,充滿收穫的臉上,我當即決定, 讓孩子們把這兩節課的收穫與感受以日記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下來,並布置回家後繼續觀察小蝸牛,準備在下節課匯報。

〈反思〉:新的課程標準提到科學課不要以上課給為起點,不以下課時為結束,而要將科學穿整個活動生活中,所以我讓孩子回家後繼續觀察,相信他們一定會觀察的,因為他們的興趣已經被充分調動起來,另外還提出用日記或自己喜歡的方式寫感受或收穫,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目標。

下面,我選了兩篇學生日記,供大家欣賞。

日記一:星期三天氣晴 2023年10月10日

今天我們觀察蝸牛。

我牛吃菜葉時,我們用放大鏡觀察了它的嘴,蝸牛它爬著的時候,它好像也不吃東西,你們不知道吧!我們還用一根小細線讓蝸牛爬的,我們還讓蝸牛比賽了呢!他們比賽的時候,我們特別著急,我們的蝸牛是跟楊子卜他們組的蝸牛比賽,比賽一開始,我們組的蝸牛爬得特別慢,到比賽快結束的時候,我們的蝸牛爬快了,超過楊子卜他們組的蝸牛,比賽結束了,我們組的蝸牛的了第一,我們四個都非常高興。

過了一會兒,老師問:「你們組成功了」,我說:「你說得對」,下課了,我們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日記二:星期三天氣晴 2023年10月10日

今天是星期一,在科學課上,我知道了怎樣才能讓蝸牛從殼裡爬出來。

我就一一告訴你們吧,上課時我看見桌子上有許許多多的小蝸牛,當然啦它們是我們親自找來的。老師說:「想辦法讓蝸牛爬出來」,我們組往蝸牛身上倒了幾滴水,過了很長時間,蝸牛才爬出來,我摸了一下蝸牛的粘液,蝸牛的粘液比黏膠還要黏。

在比賽的時候,我和大家一起說加油加油,最後我們組的蝸牛得了第二名。

〈感受〉:從這兩則日記上,我看出孩子們確實非常喜歡這樣的課,並且非常關注蝸牛比賽的成績與過程,而忽視觀察蝸牛的細微部分。所以在今後進行觀察活動時,盡量讓孩子們能清楚的知道觀察目的觀察目標,要讓孩子們帶著問題進行科學有效的觀察。

老師要適時進行講解,這樣孩子們的印象才深刻。當然,我要把學生的這些日記或圖畫、或小製作將細心收藏,當乙個保管員,等孩子們小學畢業時,發給他們,讓他們看看他們的科學經歷。

總之,要上好科學課,教師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能隨機應變,要把時間盡量給學生。在放手讓孩子們活動時,要充當好自己的角色,擺正自己的位置。當然也要注意科學知識的傳授、科學習慣的培養,要勇於對不正確的問題說不,不要被熱鬧的課堂迷失教學的方向,要努力營造一種和諧、平等、積極、上進的課堂氛圍。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蝸牛教學案例與反思

問題三 觀察後的收穫 連著兩節課,孩子們還沒有匯報成果就要下課 放學,看著孩子們戀戀不捨,又充滿歡樂,充滿收穫的臉上,我當即決定,讓孩子們把這兩節課的收穫與感受以日記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下來,並布置回家後繼續觀察小蝸牛,準備在下節課匯報。反思 新的課程標準提到科學課不要以上課給為起點,不以下課時為結束...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第一課我看到了什麼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是活的植物,生長在一定的環境裡,是有生命的物體。過程與方法 初步認識真正的觀察應該是有目的的,制訂觀察的方法和步驟有利於觀察的進行。用各種感官觀察大樹。借助放大鏡 皮尺等簡單的工具對大樹進行觀察和測量。用簡單的詞語記錄觀察的結果...

三年級科學上冊教學反思

陳海川小學課堂,特別是中低年級的課堂,教師往往不敢放手給學生,我也不例外,教師主導 學生主體 其實是 教師主體 學生被動 課堂實效性不高。執教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尋訪小動物 一課,我真沒想到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會那樣見多識廣 思維會那麼活躍 有愛心 會關心且細心。我們不能再將風箏緊緊地篡在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