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實施感恩教育的好途徑

2021-07-05 00:25:16 字數 3129 閱讀 9343

歐利漢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具有優良的「感恩」傳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動人詩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的經典詞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對「感恩」的認同和崇尚。但人類的教育發展到現代,不斷地受到現代文明的撞擊。

現代經濟的發展給人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改善,但也帶來了很多思想上的問題。儒家學說所提倡的使封建社會維持了數千年的忠、孝思想似乎已被人們所遺忘。現在「抱大的一代」,對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關懷,對朋友的綿綿情誼,對陌生人的善舉,不懂得感恩,更不懂得施恩,這種情況已成為目前突出的社會問題。

感恩,體現乙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關係的正確認識,也是一種責任感的體現。我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應大力弘揚感恩文化,讓感恩教育成為公民重要的必修課。實踐證明,作文教學是實施感恩教育的好途徑。

一、 在作文教學中培養感恩情感是符合素質教育規律的。

國家教委曾在《關於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素質教育要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和學會審美,為培養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奠定基礎。

」現代教育觀認為,作文活動是乙個「人文共進」的過程,即在作文課堂教學中把作文的能力融入做人的生存、享受和發展等生命需求之中,融入做人的知、情、意、行之中,真正達到「為做人而作文,以作文促做人」的目的。同時也是乙個「生命化、生活化和生態化合一」的過程,即在作文教學中把學生作文的題目設定、表達的訓練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並以此引導學生追求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與共同發展,使整個作文教學成為共謀發展而且十分和諧的「生態圈」。

作文的最大特點是用語言這一中介來表達作者的生活和情感,其基本任務是把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促進學生學會做人這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統一起來。而「感恩」情感正是會做人的基本前提,因為乙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深情,充滿愛心,才會和周圍的人和諧相處,才會對自己、對他人和對社會產生責任感。

所以,作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不是技巧訓練,而是培養一種正確的寫作意識。應當引導學生以整體的生命投入生活,關注生活,激發慾望,抒寫自己;讓他們明確寫作是為了記述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情感,培育自己多方面的做人素質;讓他們養成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好習慣。

二、豐富的課本例文能夠培養、陶冶學生的感恩情懷。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體驗,即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內心感受。任何一部作品總是包容著作者對人生、對社會、對歷史、對藝術的態度和看法,可以說,文學最重要的功能就在於以情感人和以情冶人,這也是由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與情意性所決定的。

現行課本例文中,字裡行間蘊含作者「感恩」情懷的優秀作品比比皆是,**的《母親》、朱自清的《背影》、魯迅人《藤野先生》、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舒琪的《我愛我的祖國》等佳作,無不都是作家真情實感的外化和人生的濃縮與寫真。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只要注重感恩情感的陶冶,引導學生回讀這些佳作,進入角色,形象地感受作家的態度和看法,就能讓學生受到感染,產生切身的體會,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及藝術修養,在潛移默化中薰陶了自己的「感恩」情懷。

三、形式多樣的寫作實踐能使學生的感恩情懷得到昇華。

人為文之本,作文既是人的心理和意識素質的外化,又是人的一種特殊的生命行為,是人的知、情、意、行的統一體,是一種多感官同時參與的思維活動。而情感世界是人性、人的素質的最生動最集中的表現。作文始於情,而終於情,不管寫什麼內容,都要求有真情實感、美好的情操,「情動於衷而發於言」。

所以通過形式多樣的專題作文活動,就能陶冶學生的感恩情感。

(一)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置換角色,進行聯想、想象作文。

針對部分學生不了解父母的苦心,不懂得體量父母,不懂得孝敬父母的現實,我出了一道作文題《給孩子的一封信》,並要求學生:①假設你是那位不懂事的孩子的父母,你的孩子在校不聽話、不守紀律、不勤奮學習,你的內心感受如何?②敞開你的心扉,用心去跟孩子談一談,提出自己的希望。

③要符合書信要求。通過這次寫作實踐,同學們都切身感受到做父母的不易,體會到父母平時的用心良苦,心中自然燃起感激父母之情,學生的忠孝情懷得到了昇華。如196班的小張,原來是一位在校不守紀律,在家不懂孝敬父母的同學,老師進行了多次教育,但效果不佳,後來經過這次作文活動,他置換角色,從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終於體會到父母的艱辛,觸動了自己的靈魂,學會了守紀勤奮,孝敬父母。

(二)結合師生間出現的問題布置作文,陶冶學生的尊師情懷。

現實學習生活中,師生間經常會出現一些小磨擦、小衝突,究其原因多為教師在上課時紀律嚴要求,而部分學生不遵守所至。針對這種情況,我布置了題為《嚴和愛》的作文訓練,要求學生寫出:①老師的嚴要求是好事還是壞事,學生有缺點,老師不指出、不教育,好不好?

②如果老師的嚴要求是好事,那它好在**,請舉事例或引道理證明。③如果認為老師的嚴要求不好,請寫出自己的理由並向老師提出自己的願望和要求。通過這次作文活動,同學們都認識到「嚴是愛,溺是害」的道理,都體會了老師「嚴」的用心良苦,由原來對老師的恨,變為對老師的感激,學生的尊師情懷得到了昇華。

(三)結合社會先進事蹟,開展寫作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陶冶學生的公德情操。

在開展學習叢飛先進事蹟的活動中,我布置了題為《讓我們的青春煥發光彩》的作文訓練活動,要求學生思考:①現在社會缺少什麼,呼喚什麼?②對叢飛事蹟,自己做到了多少?

今後該怎樣做?③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請闡明理由。

通過這次作文活動,學生切身體會到什麼是真善美,明白到乙個人只有對身邊的一切充滿愛心,和周圍的人和諧相處,無私奉獻自己,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四)結合時事熱點,開展寫作活動,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懷。

我們祖國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現已取得偉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現在「抱大的一代」卻不懂得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不懂得感謝祖國母親的養育之恩。針對這種情況,我布置了題為《國與家》的作文訓練,要求學生思考:①現在的幸福生活是怎樣來的?

60年前為什麼沒有這樣的生活?②國與家誰輕誰重?兩者的關係是怎樣的?

③我們怎做才能使這種幸福生活延續發展下去?通過這次作文活動,學生深刻認識到只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才能國家富強。只有國家振興富強,才有家庭的幸福生活。

我們只有胸懷感恩之心,盡忠報國,國家才會安寧富強,人民才會安居樂業。

乙個感恩情感豐富的人,能對身邊的一切充滿深情,富有同情心,能與周圍的人和諧共處,能熱愛祖國和人民,熱愛自然環境,也必定對自己和他人具有責任感。只要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融進感恩情感,通過多方培養、陶冶,就能激發青少年對家庭、學校、社會和國家的感恩之情和責任感,我們所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想就會早日實現。

命題日記是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作者 李興立 文學教育 2013年第01期 內容摘要 命題日記就是指教師命日記題目,學生按題目記日記。豐富的生活實踐是寫作取之不竭的源泉。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取決於語文教師的高素質和其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命題日記正是將這二者緊密結合起來,命題日記的題目滲透著教師有目的的寫作訓練意識,命題日記是教...

作文教學的高效教學途徑

作者 覃欽堯 語文教學與研究 綜合天地 2012年第09期 寫作能力是初中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但由於教學環境 教學資源等方面的限制,作文教學對於農村初中教師來說是乙個巨大挑戰,如何進行作文高效教學,通過高效教學來提公升初中生的作文水平,達到課程目標,是每個農村初中語文老師面臨的乙個嚴峻而又亟待解...

生活是小學作文教學的源泉

作者 陳曉梅 讀寫算 2011年第64期 語文課程標準 指出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從對寫作的要求上,強調作文教學要生活化。葉聖陶說 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一句話,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