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技能與學科整合的實踐研究結題報告

2021-07-04 07:01:54 字數 4962 閱讀 2788

《有效技能與學科整合的實踐研究》課題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有效推進合肥地區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子課題。從立項開始,我們認真做好開題工作,整個實驗過程中邊研究、邊修改、邊發展,2023年10月順利通過中期評估。通過一年多的探索與實踐,真正做到資訊科技用到教學第一線,真正使資訊科技在提高教育質量上發揮了作用,各學科有效教學模式已基本形成,逐步形成了38中的課堂教學特色。

在市、區領導部門的指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課題實驗進展順利,對學校的教學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現將課題總結如下:

一、課題的提出

(一)學校發展的需要

資訊時代對教育提出了挑戰,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學科的專業知識,還必須用全新的教育觀念和理論去重新審視和指導教育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當前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創新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和集體備課模式,是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核心話題,也是促進素質教育的重要中介或紐帶。

學校辦學對於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1%的不合格率就等於100%的失敗!這對於任何乙個家庭來說都是承受不起的。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加之學校教學質量、教師水平和教學設施在合肥市是一流的,我們具備條件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更加關注教學效能,以課堂教學為抓手,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通過本課題研究工作,努力改善教學活動、優化教學模式和集體備課模式,運用教育理論及各種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提公升資訊科技應用於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引導每位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與能力。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忽略傳統教育技能(匯入、提問、組織教學、結課等)的有效性發揮,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進效能、追求效益,最終實現傳統和現代優勢互補、特色發展、整體提公升。

(二)學生健康成長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任何一種教學形式或教學手段,最根本的落腳點是:看它能否提高教學效率,能否增強教學效果。當前深化教學改革的關鍵在於,如何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實踐性與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知識的主動建構者。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搭建學生課堂有效學習的平台,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使自主學習、**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主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教師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題之一,也是教師教育研究的核心課題。通過此課題研究,有利於教師新的理論觀念和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和形成。通過多學科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建立符合當代教育理念、具有現代教育特色、綜合教育效益較高的有效教學模式,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創新教學思路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提公升教師的生命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本課題研究與實踐的理論依據主要有建構主義理論、有意義學習理論等。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活動是學生通過一定的情景,借助教師與同學的幫助,通過協作和會話的方式,達到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認知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引導者;書本知識的掌握和實踐活動都是學習,而通過後者建構的是無法靠他人傳授獲得的。「情境」、「協作」、「會話」、「意義建構」是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四大要素,教師要想充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必須有效地把握教學的各個環節,充分利用資訊科技,創設真實情境,使學生逐步構建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

(二)有意義學習理論

作為一般的教學常規,備課有四備:備課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實際。而且前三備都要落腳在備學生實際上,教師備課只有堅持這一點,課堂的教學才是高效益的,學生的學習才會是生動、有效的,學生的學習才能稱得上有意義學習,而不是機械學習。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理論目標

通過有效技能的研究與實踐,教師了解並掌握資訊科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在應用與創新中掌握教學設計、理論支撐、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資訊科技的一般方法,並創新教學思路和方法,創新教學結構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創造性地以多種方式將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整合,提公升教師的生命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同時,探索出應用資訊科技構建與之相適應的課堂教學模式和集體備課模式。

(二)教學實踐目標

1、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熟練掌握和應用資訊科技是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努力改善教學活動,探索教師有效技能的培訓模式,培養教師資訊檢索、資訊利用、資訊創新的技能,把獲得的資訊應用於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公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最終實現傳統和現代優勢互補,特色發展,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整體提公升教學水平。

2、探索構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和集體備課模式。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並總結資訊化時代,如何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深入**並最終構建有效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和集體備課模式,從而推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探索有效教學模式:每個學科均以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為龍頭,通過研究不斷摸索優化各項教學技能,探索課堂教學中如何利用資訊科技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途徑和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總結有效的教學模式和集體備課模式。

(二)開展特色實踐研究:不同學科根據本學科的特點,開展具有本學科特點的特色研究。如數學組開展利用有效教學技能提高學生計算推理能力的研究,物理、化學、生物組開展利用有效教學技能優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研究等。

(三)充分發揮資訊資源的優勢,實現學校、教師、學生的和諧發展。包括對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有效技能具體要求的研究和對教師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各學科課堂教學實踐的研究。

(四)學校研究本課題並不排斥傳統教學技能的存在,更鼓勵教師就地取材對傳統教學技能進行創新,探索出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技能。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屬於應用性研究,遵循理論先行、科研領路,注重實踐的思想,側重於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改善教師的課堂教學為主,走「實踐—研究—行動—思考—發展—實踐」的行動研究路線。通過採用理論學習、教學實踐、自我積累、專題研討、案例分析、經驗總結和專家諮詢等方法,選擇多角度、多層次、多學科進行研究,確保課題研究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六、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

(一)準備階段(2023年11月—2023年3月)

自2023年11月份承擔課題後,學校健立課題領導機構,成立了領導組,領導組下設了專家指導組、課題實施組,並對課題研究的任務進行了分解,確保人人負其責,個個有任務,事事有人幹,從而為實驗的有效推進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同時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了總課題組下發的專門檔案,及時傳達了總課題組召開的專門會議精神,學習相關理論,體會教育理論對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所產生的深刻影響,真正做到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從源頭上積極抓起,從氛圍上積極渲染,從行動上積極引領,做好實驗前各項準備工作,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做好課題論證工作等。學校請高校教授、名師到學校給課題組教師做專題培訓。

專家們的培訓,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拓展了教師的認知領域,啟發了教師的智慧型和創造性,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二)實驗階段(2023年4月—2023年12月)

1、建立以學科組為單位的學習共同體,開展周周學習研討活動

為了提高課題研究效率,我校獨闢蹊徑,將各教研組實行從周一到周五分天、分時間段學習研討、領導蹲點制度。要求每次集中學習研討兩節課,交流個人一周學習心得,積極研討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教材重難點把握等,通過研討不斷拓寬教師的視野,提高每位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從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資訊科技條件下的教學活動,教師不是資訊的唯一**,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主動獲取資訊,教師由教學的主角轉向學生的合作夥伴與發展的促進者,師生之間也形成了學習共同體。教師與學生互為溝通、互為影響。課堂上,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大大增加,形成了一種開放、廣泛、互動、平等的課堂學習模式,大家相互啟發,集思廣益,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使課堂成為乙個真正的溝通、交流、學習的場所。

2、開展「有效技能」月月展示課活動

為了促進「有效技能」課題向縱深發展,我校每月都要開展一次為期一到兩周的大型研討課活動,一般安排多位教師上課,要求必須有效利用資訊科技,在多**網路教室進行,必須自製多**課件,三校區同時交叉進行,每節課後,各教研組教師進行研討。這一活動已成為我校的一項特色活動,它為年輕教師提供了大量的學習、展示和交流的機會,同時對教師在資訊科技運用方面也起到較強的促進作用。如2023年4月,我校開展了23位初三教師的有效技能複習研討課活動,5月份開展了35位教師的有效技能期中跟蹤課活動,9月份開展了32位新進教師有效技能亮相課活動,10月份開展了26位星級教師有效技能展示課活動,11月份開展了38位骨幹教師有效技能觀摩課活動,12月份開展了37位年輕教師有效技能考核課活動。

這些活動孕育著無限生機,因為它們的蓬勃開展,使38中的課堂展現出無窮的魅力,使38中的教師群體在向新的高度邁進。

3、開展每月一次的課題組校內交流活動

除周周研討外,我校每月都要開展一次全體教師的集體培訓活動,請不同學科的優秀教師談研究心得和體會。我們先後請本校課題研究骨幹教師陳文志、王華、光善慧、孫敦榮、許靜、袁慧麗、馬俊、劉暉等就課題研究的各個方面和全體老師做了交流。每月總結,不斷提高,全體教師在交流中進步,年輕教師在交流中成長。

4、開展多次的校際交流活動

學校經常把課題組成員派出去,通過與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層次的教師交流研討,取長補短,共同進步。2023年暑期我校課題組教師與南韓大山中學和日本東林中學分別開展了兩次友好交流,通過這些交流,我們將國外的優秀教育經驗帶回來,結合我校實際,進行改革創新。我們與上海、長春、吉林等十四所名校形成課題研究協作體,2023年9月我校派李震弘、劉月萍、張焱三位教師去參加課題交流比賽,均獲得全國一等獎。

2023年9月和11月我校先後兩批派教師到江蘇洋思中學和東廬中學學習(共四十多人),另外,我校還在本省、市範圍內與一些學校「結對子」,開展頻繁的交流活動,通過這些校際交流,有效地提高了我校老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5、建立了專題網頁,開通了部落格論壇,製作了教師課題專業成長檔案袋

為了更有力地提高教師的有效技能,在合肥市總課題組的要求下,我校及時開通了「38中科研專頁」部落格論壇,設定乙個開放的交流環境,積極鼓勵教師們交流研究心得,暢談在教學和管理過程中的得與失,反思教學各個環節的成與敗,總結提高教學策略的有效性。

6、採取了「自修——反思」學習方式

為了促進教師更全面、更有效、更長時間、更自主的學習,我校採用多種方式加強教師的自修,將對有效技能課題的研究滲透於教師們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校給每位教師發放一本《資訊科技理論》、《有效技能研究》等書籍供教師自學,暑假、寒假分別給全體教師布置了學習任務,以書面作業的方式呈現,開學以後全校教師分組對假期的學習進行交流。

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

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 研修反思一 在英語教學中應用資訊科技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新英語課程標準 提出要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網路資訊科技等豐富的教學資源,...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性研究結題報告

榆次區郭家堡小學 一 問題的提出 1 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是 語文課程標準 提出的教育理念之一。它的目的是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2 語文學科自身發展的需要 目前的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沒有真正地落實,存在兩...

資訊科技與中職英語教學有效整合的實踐研究

作者 陳苑平 校園英語 下旬 2018年第02期 摘要 隨著資訊科技的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英語調研的重點成為如何借助資訊科技,優化中職英語教學。本文主要從以下運用資訊科技培養中職生商務英語學習專注力 提高中職生英語學習質量和拓展學生中職英語的儲存量三個方面做簡單的闡述。關鍵詞 資訊科技 中職英語 教...